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威尔逊:西方人带来对乐山的“大发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5-03 21:01:28 浏览次数: 【字体:

威尔逊

西方人带来对乐山的“大发现”

E·H·威尔逊(1876—1930),英国人,20世纪初著名自然学家、植物学家、探险家,被西方人誉为“一位最成功的植物涉猎者”。

1899年至1911年,威尔逊多次到中国西部旅行考察,足迹遍及四川、云南、重庆等地。前后12年里,他收集了4700种植物、65000多份植物标本,将1593份植物种子和168份植物切片带到了西方,被西方人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1929年,他的专著《中国——园林之母》一书出版发行,记录了他长期在中国西部从事植物收集活动的经历。1930年,54岁的威尔逊不幸与妻子遇车祸去世。

江楼危立碧城头,

榻上夷狄不解愁。

古今于积无觅处,

夕阳西下水东流。

民国建元(1911)前后,一位名叫崔翠仙的朝鲜“翰林”来到乐山,作此诗《登嘉州古城楼感怀》,赠给一位名叫许其璋的乐山中医。据说,崔翠仙擅长汉文书法,旅乐期间,乐山城里的人纷纷向其求写书法,故有此作传世。屈指算来,崔翠仙恐怕是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半个世纪中来乐山旅游的唯一有汉诗传世的外国人。

在他之前或之后,不同国籍的外国人纷纷履迹巴蜀西南一隅的乐山,或传教,或探险,或考察,或为其他目的。除传教士外,目今所知最早来到乐山考察旅行的,是有着“丝绸之父”之称的德国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时间在1872年3月。他1868年进入中国,足迹遍布浙江、山东、江苏等10多个省份,对这些地方的山脉、气候、人口、经济、交通、矿藏等进行了深入调查。在他的调查报告中,第一次指出了罗布泊的位置,提出了著名的“黄土成因说”,首创了“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中,又被称为“最后一次大旅行”的记录,线路是“直隶—山西—陕西—四川—沿长江而下”,乐山只不过是此次行程中的一个“驿站”。

1872年3月11日,李希霍芬从成都出发,往西去了雅安、荥经,然后租了架竹筏顺青衣江而下,大约于3月25日中午时分到达乐山。关于嘉定府,李希霍芬记述了白蜡的种植,以及丝绸、棉花等商贸物产。给他印象深刻的是乐山人良好的教养,与其他地方人们那些过激的好奇与围观不同,除了几名小孩外,几乎无人留意他们,更没有人尾随,使得李希霍芬可以安然逛商店。其记述中,乐山城里有许多基督徒,商店里多有基督画像,可见当时乐山的“对外开放”程度已很高,外国人已非嘉州城里人关注的“西洋镜”。

对于乐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致,李希霍芬评价为“一种美丽至极的真正中国式的风景,如同夸张的老钢板雕刻上的画,而这些雕刻画的模型时而就在现实中。大门、寺庙、窟窿、涡卷形屋顶从绿树丛中冒出来,很有味道”“之后便看到河边长长的红色城墙,墙头露出暗色的涡卷形屋顶,岷江对侧矗立着绿色的丘陵,其岩壁是红色的,上面的绿色树丛里还有寺庙”“嘉定府不是大城市,看起来以前更小,因为现有的城墙里面还有一圈老城墙,也用红砂岩石块建成的,城门还保留着”……

李希霍芬在乐山住了一晚,第二天继续顺江下行,路过五通桥,在船上看到“挨着丘陵是众多盐井高高的钻杆,相互之间隔着不远的距离”。他说,这里的盐最白,质量最好,数量众多。可惜他没能登岸去参观,所以遗憾致“久久难以释怀”。去犍为的路上,他望见了“非常美”的“财者山”,那里“曾是太平天国时期许多富人逃难和集聚财宝”的地方,可惜现在只有穷人居住。想来,他是弄混了,把“李蓝起义”强加给了“太平天国起义”。

李希霍芬之后,1877年德国传教士巴伯等到峨眉山考察采集植物标本,也对乐山崖墓产生了兴趣。1887年,加拿大传教士赫斐秋考察了峨眉山寺庙,手绘了圣积寺铜塔、万年寺无梁砖殿、菩萨像等多幅素描。1891年,美国牧师魏吉儿哈特到乐山,写了不少介绍峨眉山风景及庙宇的文章……

1892年7月,乐山迎来了一位外国女性游客。她是英国人阿绮波德·立德。她的丈夫是位英国商人兼冒险家,曾参加过对太平军的作战而被清廷授予从三品官衔,是首位驾驶轮船通过三峡闯进中国西部的外国人。立德夫人随丈夫在中国生活长达20年,几乎走遍中国南方的所有通商口岸,还曾作为妇女“天足运动”发起者而采访过李鸿章,是当时非常活跃的知名外籍作家,出版了《穿蓝色长袍的国度》《熟悉中国》等多部介绍中国的专著。

关于这位立德夫人倡导妇女放足的事,乐山人钟琦(1818—1904)《凭花馆琐笔》中亦有记录。立德夫人在《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一书中,自豪地宣称自己是首位到乐山城的欧洲女人,“在我去之前,乐山的街道上没有走过穿欧洲服装的女人”“这里的景色真是太美了!城墙里面到处都是苍翠茂密的树木和绿色的花园,外面则有雕刻在悬崖上的巨大佛像、古老高塔、小巧亭子。在三条河交汇的地方,周围都是红色的砂石山,唯独江心有一座葱郁的小岛”“总之,景色宜人的乐山一带,的确是休闲的好去处”。乐山崖墓、峨眉山双福场镇、犍乐盐场等,也给立德夫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进入20世纪后,来到乐山可考的外国专业人士明显多起来。1903年10月,威尔逊首次到达乐山,深入峨眉山、大瓦山等地,历时两月之久,采集了月季、蔷薇杜鹃、茶花、报春花等多种植物标本。此次,他将峨眉仙山的高山杜鹃、珙桐等珍稀植物带到了西方。1908年,他再次来到乐山。值得一提的,威尔逊拍摄了大量照片,成为今天乐山人寻古发幽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

20世纪前10年,多位日本人来到乐山。1902年11月10日,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从成都出发,陆行经双流、新津、彭山、眉山到青神,然后乘船来到嘉州,次日便赴峨眉山。上山下山历时6天,他评价伏虎寺“堪称规模最大者之一,只是多少令人有点惊异”,但“建筑却无精致可言”。从清音阁往上,“越往山顶行去,越发现近在咫尺。山谷下方已是深不见底,只听见空谷溪流的淙淙水声。层林尽染,漫山草木如锦一般。风光如此秀丽,即便神来之笔,亦难传其韵”。登上接引殿,“苍茫云海间,如海上波涛,白云翻滚汹涌,看上去却又别样轻盈而飘忽。万尺以上的峨眉高峰,无不从云海中竞相探首,有如浩瀚大海中的一座座岛屿,每座山峰都风姿万千、风情无限”“幸哉,笔者此时置身于此,人间天上,净土一方”。登上金顶,“眺望四方,景色实在是壮丽无比。下界凡间皆遮蔽在云海之下,一片茫茫皆不见”……其游记对峨眉山寺庙建筑的格局、材料、形制、装饰、绘像等,皆详细作出了一位建筑史家的检讨和总结。

乐山高标山道观(1908年威尔逊摄)

1905年7月17日至8月5日,四川高等学堂的日文教师也到乐山旅行考察,其对乐山各地景致人文的记述均收录进了专著《巴蜀旧影》。山川早水在凌云寺看到了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元末明初千峰大师“肉身塔”:“庵堂中央有一个瓢形土龛,木乃伊安坐于此内。龛之上部正面打开有直径五六寸之圆孔,由此孔,只能看到涂有金箔之木乃伊整个面部。”

1907年7月15日,又一位日本人中野孤山来到乐山旅游考察,他是成都补习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教习。其《游蜀杂俎》这样记述:“(嘉定)府城设有城门,为数颇多。像蜀都这样方圆三十里、人口通常在八十万左右的城市才有的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而面积连十分之一都不到的嘉定府却设有二十道城门。……面江的门就有十四道,码头之繁华可见一斑”“港内常有上千条船只停泊,形成一个码头城市”“乐山主要出产绢织物。不过其主要收益依靠船舶的进出、货物的集散”。

对于峨眉山白蜡,中野孤山用了3000多字的篇幅详细记述蜡树种植、蜡虫养殖、白蜡生产、出口数量、价格(100斤60—70两)及省外饲养地等,这些无疑是研究峨眉山白蜡史的珍贵材料。

对万年寺的香火盛况,中野孤山写得绘声绘色:“门内门外、寺内庭前挤满香客,热闹非凡,寺内和尚敲铜锣鼓击铙钹,吹竹笛诵经文,在庭内整队游行,在门外对天放炮以添景气。咚咚咚、锵锵锵、嘀嘀嘀、哒哒哒……”

总之,《游蜀杂俎》给乐山保存了极为丰富且有史料价值的“时代信息”。但有资料说,中野孤山的乐山之旅动机“不纯”,有间谍嫌疑。无独有偶的是,1910年5月,拥生八月、月田厚志两名日本人到夹江后,竟然“闹”起失踪了。嘉定府接到“过境护送”的指令,但是找不到这两人了。最后,嘉定府回复洋务局,查无此人,怕是中途去它地了。这两日本人到底干啥去了?结果如何?都已不得而知。

1909年,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来乐山考察。

1907年和1910年之间,由多隆少校、鲁巴吉大尉、胡勒莱尔中尉等人组成的法国军人探险队,深入云南、四川等彝藏禁区进行所谓的“科学探险考察”,后来形成专著《彝藏禁区行》,其中有大量关于乐山的记述。

1914年5月到7月间,法国考古学者色伽兰、基尔贝特·法占等人组成四川考古队,深入乐山,也留下了大量记述。

1921年至1934年,著名汉学家葛维汉在川共开展7次田野调查,曾到乐山搜集了大量自然标本、历史文物,并留下诸多珍贵照片。

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位以汉学研究者身份来到乐山的外国人是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瑞典人马悦然,时间是1949年初。他在峨眉山报国寺居住了5个月之久,随报国寺主持果玲大师学习汉语,重点研究峨眉方言调查。果玲每天给他上两个小时的课,教他《四书》《唐诗三百首》等。其间,马悦然发现了峨眉方言中的入声字现象,“‘四’跟‘十’是同音字,声调特别高。峨眉人说‘四十’有一点像蝉鸣的声音”。这些,都记入了马悦然的《另一种乡愁》一书。

这些外国人无论来乐山干什么,乐山人民当时都不同程度友好地接纳了他们。他们也以撰述的形式,让世界较早知道了乐山,知道了峨眉仙山和乐山大佛。同时,也为乐山留下了宝贵的文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