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洪雅县汉王寺考

作者:戴先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02 16:25:19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当代资料对汉王寺的记载

(一)洪雅县原汉王乡因境内有汉王寺而得名

据“百度百科”载:“汉王乡,旧乡名,隶属于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地处洪雅县西北部,东与洪雅县中山乡、中保镇为邻,南与槽渔滩接壤,西与雅安市雨城区接壤,北与名山县、丹棱县毗连,行政区域面积70.84平方千米。1949年,设汉王乡;1983年,公社改汉王乡。2019年,撤销汉王乡和中山乡,设立中山镇。汉王乡因境内有汉王寺而得名。”

(二)汉王寺在今中山镇汉王社区

根据2020年5月《洪雅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洪雅县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方案的批复》,原汉王乡的建设村与爱国村合并为汉王社区,故汉王寺在今中山镇汉王社区。

(三)《洪雅县志》对汉王寺的记载

《洪雅县志》1997年版第774页载:“汉王寺在汉王乡场后,距县城20公里,相传始建于公元前174年,系汉高帝少子淮南王刘长谪戌严道时地方为之所建的行宫,后改为祀刘长的祠庙,两千多年来多次更新”。

b92784b974014620a25700146de40e73.Jpeg

《洪雅县志》1997年版第774页

二、有关资料对淮南王刘长的记载

(一)百度百科

据“百度百科”载:“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沛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赵姬。西汉初年诸侯王。力能扛鼎。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邮(严道县,今四川雅安),途中不食而死,谥号厉王。”

“百度百科”载:“刘邦(前256年/前24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二)《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著《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载:

文帝时,淮南王长谋反,“制曰:‘朕不忍置法于王,其与列侯、吏二千石议。’列侯、吏二千石臣婴等四十三人议,皆曰:‘宜论如法。’制曰:‘其赦长死罪,废勿王。’有司奏:‘请处蜀严道邛邮,遣其子、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日三食,给薪菜盐炊食器席蓐。’制曰:‘食长,给肉日五斤,酒二斗。令故美人、材人得幸者十人从居。’于是尽诛所与谋者。乃遣长,载以辎车,令县次传。

爰盎谏曰:‘上素骄淮南王,不为置严相傅,以故至此。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其逢雾露病死,陛下有杀弟之名,奈何!’上曰:‘吾特苦之耳,令复之。’淮南王谓侍者曰:‘谁谓乃公勇者?吾以骄不闻过,故至此。’乃不食而死。县传者不敢发车封。至雍,雍令发之,以死闻。上悲哭,谓爰盎曰:‘吾不从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淮南王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上曰:‘为之奈何?’曰:‘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诸县传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乃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置守冢三十家。

孝文八年,怜淮南王,王有子四人,年皆七八岁,乃封子安为阜陵侯,子勃为安阳侯,子赐为阳周侯,子良为东城侯。”

此段,翻译为白话文为:

文帝时,淮南王长谋反,皇上下诏书说:“我不忍心治厉王的罪,和诸侯及二千石官吏商议一下吧。”诸侯及二千石官吏婴等四十三人商议后都说:“应该依法论处。”皇上下令说:“那么赦免刘长死罪,废除他的王位。”官吏上奏说:“请求皂上流放他到蜀郡的严道县邛地,命令他的孩子及孩子的母亲跟从居住,严道县令可为他们筑盖房屋,每H供餐,供给柴薪、菜盐、炊食器及席褥。”皇上下令说:“供给刘长食物,赐给他每H肉五斤,酒二斗。命令他过去的姬妾受宠幸的十个人一起跟从他居住。”于是斩尽了和刘长阴谋策划的人。遣送刘长,派载重车马送他们,所经各县都配车将他们依次传送。

袁盎向皇上劝谏说:“皇上一向纵容淮南王,不为设严格的丞相、太傅,以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而淮南王性格刚直,如今皇上忽然给他追么大的打击,我恐怕他在路上经不起雾寒露侵而病死,那么陛下就有杀死兄弟的名声,逭该怎么办呀!”皇上说:“我也因此而苦恼呀,我衹是让他自悔,就召回他。”淮南王问侍者说:“谁说你老子我勇敢?我因为骄纵不知自己的过错,结果落得这个下场。”于是不吃饭,饿死了。县裹护送的人不敢打开囚车。到了雍县,雍县县令打开囚车,将淮南王已死之事报告皇上。皇上听说后悲伤哭泣,对袁盎说: “我没听从你的话,结果让淮南王死了”。袁盎说:“淮南王已经如此,没有办法了,请皇上要宽心。”皇上问:“该怎么办呢?”回答说:“衹有斩杀丞相、御史才能向天下谢罪。”皇上随即命令丞相、御史逮捕各县遣送淮南王时不开囚车封条送饭吃的人,都在街上斩首。于是在雍地按照列侯的待遇下葬了淮南王,给他安排三十户守坟的人家。

孝文帝八年,皇上可怜淮南王,他还有四个儿子,都有七、八岁,于是封儿子刘安为阜陵侯,刘勃为安阳侯,刘赐为阳周侯,刘良为束城侯。

三、汉王寺原为汉王祠

根据上述《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记载,汉王寺是当时严道县令遵照孝文帝刘恒(前180—前157)旨令,提前为刘长在流放地所建的“家室”(原文为“县为筑盖家室”)。《洪雅县志》尊称为“行宫”,两者完成吻合,是确有其事、并非“相传”。

由于刘长在押解途中绝食而亡,在雍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就被埋葬了,实际没有到达流放地严道县。史书也没有记载严道县修建好的刘长“家室”如何处置。

根据上述《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载:“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置守冢三十家”、封刘长四子为侯,可见孝文帝是重兄弟情义之人。据此,作者认为历史真相应该是:严道县令上奏朝庭如何处置已经建好的“家室”,孝文帝旨示改为祭祀刘长的祠庙,即“汉王祠”。这应是“汉王祠”的来历。

四、汉王祠更名为汉王寺的原因和时间

(一)汉王寺后来的确是“寺”、非“祠”

《洪雅县志》1997年版第774页载:“汉王寺在汉王乡场后……两千多年来多次更新。清代更建后,有两殿,大殿和后殿。民国15年(1926)年改作汉王乡小学校,解放后仍为汉王乡学校。1979年扩建中学时拆毁大殿,今存后殿,面东偏南,单体三合院,正房5开间,两厢房均等3开间,建筑面积492.3平方米,总占地面积856平方米,构架为穿逗式,回廊柱础为狮子石雕,厢房柱础为子母猴雕,梁上粉书‘皇清嘉庆八年属癸亥(1805)孟冬下浣四日更建观音大殿主持僧本玉’。殿内佛像已毁去,改作教师宿舍。1985年6月15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梁上粉书‘皇清嘉庆八年属癸亥(1805)孟冬下浣四日更建观音大殿主持僧本玉’”,明确载明此建筑为“观音大殿”,由“主持僧本玉”更建。可见,今汉王寺的确是“寺”,而非“祠”。

(二)“汉王祠”由祠改寺,可能源于南齐建武三年(496)置齐乐郡之后。

理由为:

汉王祠建成之后,西汉至蜀汉期间(前174年—263年),皇帝均为汉高祖刘邦后裔,不可能同意“由祠改寺”。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由于汉献帝系“禅让”与曹丕,且(曹)魏管辖严道县是在蜀汉灭亡之后,只有2-3年时间,也不大可能“由祠改寺”。

咸熙二年(265年)的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曹魏灭亡。此后,汉王祠应该不再有人祭守。

不久,“(西晋)永嘉(307-311)后,李雄据蜀,夷獠入”,严道县也是为夷獠聚居,汉王祠应是荒废。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设荥经县,管辖原严道治所附近的地域。《荥经县志》民国版卷一疆域志历史三载:“(西晋)永嘉(307—311)后,李雄据蜀,夷獠入,荒废,历宋齐梁无县,唯推土豪一人为堡主,……西魏废帝二年(553)平蜀,招集民夷于芦山置始阳县,兼严道地”。

06c4591356134a7da9bb93669e5fb45c.Png

《荥经县志》民国版卷一疆域志历史三

《丹棱县志》2017年版第4页载:“南齐建武3年(496)置齐乐郡,领齐乐县(今丹棱县、洪雅县及眉山县(今东坡区)西南一部分),郡县同治,治所在今丹棱县城东北10公里(今属东坡区)”。当时,齐乐郡仅领齐乐一县。

2dd3dd44b9e4496e97934528e046a4c2.Jpeg

《丹棱县志》2017年版第4页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并兴盛起来,汉王祠由于地处大道,遗址或在此期间、或在此之后,被建成汉王寺。自此,汉王寺历经多次荒废、重建而延续至今。

此为作者推论,可能有误。

五、汉王祠所在地,西汉时名称为邛邮

《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载刘长遣送地不是严道县治所在地(今荥经县城内),而是“蜀严道邛邮”。《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张晏注曰:“严道,蜀郡县也。邛,邮置名也。”张晏,三国时期魏国中山人,字子博,著有《汉书音释》。

邮是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作者认为,“严道邛邮”是指严道县一个名叫邛邮的驿站,汉王祠所在地在当时叫邛邮。

六、汉王祠考证的史学意义

(一)汉王祠的存在,足以证明:西汉时,蜀郡(治所今成都)到严道县(治所今荥经县城内)的官道,经过今洪雅县中山镇汉王社区,并在此地设邛邮。

从地图上看,从成都到荥经的直线,与总岗山(东侧)—长秋山(西侧)走向吻合。

总岗—长秋山脉,是今成都市辖新津区、邛崃市、蒲江县和雅安市辖名山区、雨城区与眉山市辖彭山区、东坡区、丹棱县、洪雅县九县的天然分界山脉。

成都到严道的古道,作者谓之成(都)严(道)古路,因受总岗山影响,不是沿总岗山山脊直线前行,而是经过总岗山东侧的汉王社区。

隋仁寿四年(604年)置雅州(治所在今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复置严道县,治所同雅州州治,在今荥经县城设荥经水口戍,隶属严道县,“荥经”一名始见。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析严道县设荣经县,隶属雅州。因荣经县属雅州下辖,县治到成都的官道才改走今雅安、名山、邛崃、新津、双流,作者谓之成(都)荥(经)新路。从地图上看,从荥经县城到成都市区的成荥新路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

因此,在古代,民间商人仍然多走成严古路,该路的走向为今荥经、(洪雅县)汉王、(丹棱县)张场、蒲江、新津、双流、成都,相对成荥新路实际上要少约一百里路程。原因是:古代交通完全靠人力、畜力,旅行尽量走直线、捷径,以便省力、省时。排除铁路、公路等近现代出现的交通方式,从成都到荥经如只能步行,今人必然和古人一样选走此线路。

成严古路在唐宋时期,繁荣达到顶峰,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主通道,具有国际意义,是一条国际大通道,另见作者的《蒲江县域南方丝绸之路考》。

民国时期,由于成(都)邛(崃)雅(安)荥(经)公路的先后修建,汽车逐渐普及,成严古路失去原有价值,成都到蒲江段老路基本上被修建为国道、省道、县道,蒲江至荥经段老路部分被修建为县道、乡道、村道,部分消失在山野之中,唯有石板、石阶尚可辩认。

(二)“汉王祠”的存在,解释了清嘉庆《洪雅县志》载“县西南皆为严道县地”的原因:因为蜀郡到严道县的官路,要经过上述地区,沿路地域属严道县管辖。

西汉严道县管辖的地域相当广,包括今雅安市的雨城(部分)区、名山区、荥经县,也包括今眉山市的洪雅县、丹棱县、东坡区三区县的西部沿长秋山-总岗山东侧的部分地区。

其中,属今眉山市的汉严道县辖地演变,主要有两次:一次是“洪丹分县”(作者简称),《洪雅县志》1997年版第45页载:“周武帝保定二年(562)始置洪雅县,治地在今丹棱县城厢镇(今齐乐镇),属嘉州。……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改洪雅县为丹棱县(即今之丹棱),于洪雅镇(今洪川镇)置洪雅县”;第二次是,“眉划丹地”(作者简称),《丹棱县志》2017年版第6页载:“清康康熙6年(1667),眉州知州将丹棱原辖东馆、盘鳌二镇划归眉山县(今东坡区)所属。”

(三)秦汉时严道邛邮的居民是邛人

《邛崃县志》1993年版第75页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灭蜀后,……修筑成都、郫、临邛三城,临邛城址在今邛崃临邛镇(今邛崃市临邛街镇)。

b6c0f50b49b949eea5d11ae732c8ea10.Jpeg

《邛崃县志》1993年版第75页

作者认为:秦灭蜀之前,成都、郫、临邛三城所在地居民均为古蜀人。“临邛”之名,义即临近邛人聚居地之城。邛人是我国西南地区古代(先秦至?代)的少数民族,异于古蜀人。从地理上看,临邛城往西、往南居住的居民应是邛人。

汉王祠所在地叫邛邮,作者认为此邮驿名“邛”,原因是当时居民主要是邛人。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