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央日报》对重庆谈判所持的态度(下)‖胡平原
《中央日报》对重庆谈判所持的态度
(下)
胡平原
重庆谈判后《中央日报》的态度
1945年10月10日,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双方代表,在重庆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告一段落,毛泽东主席于10月11日胜利返回延安。
10月12日,《双十协定》全文在重庆各报发表,大多排在显著位置,而《中央日报》仍按原来的编辑方针处理,编排在国内要闻版中的次要位置,不作为头条新闻发布,但是破例地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政府与中共的会谈》。这篇社论是陶希圣执笔,对《会谈纪要》内容加以歪曲,重唱“军令政令统一”的老调,胡说什么‘解决问题故贵迅速,尤贵彻底,以完成军令政令的统一,消灭团结的障碍’,为国民党下一步破坏《双十协定》,发动反革命内战,制造反革命舆论。
毛泽东主席在重庆谈判其间,曾将1936年2月写的《沁园春·雪》一词书赠柳亚子先生。这首千古绝唱的词在重庆传出后,当时重庆的进步报纸争相转载,在山城引起巨大轰动。蒋介石知道后,暴跳如雷,派人找来“文胆”陈布雷,对他说:“我看毛泽东的词有帝王思想,他想复古,想效法唐宗宋祖,称王称霸。”并要求陈布雷:“你赶紧组织一批文人,写文章以评论毛泽东诗词的名义,批判毛泽东的‘帝王思想’,要让全国人民知道,毛泽东来重庆不是来和谈的,而是为称帝而来的。”
面对此事,《中央日报》特别组织了一批御用文人,以唱和为名,打出“反帝王思想”的旗号,肆意歪曲和恶毒攻击毛主席。《中央日报》决定由主笔兼副刊编辑王新命负责组稿,预约反动文人许君武等写稿。结果稿源不足,来稿太少,直到王新命1945年11月下旬调往南京《中央日报》主笔室工作,临行前才交出一篇以“东鲁词人”署名写的反动词章,于同年12月4日在《中央日报》副刊上用大字头条刊出。原来约定的稿件,以后也很少交来,原定计划逐告流产。这时,《中央日报》才建议由重庆《扫荡报》负担这一任务。
《扫荡报》(原名《和平日报》)是国民党军方报纸,《中央日报》收到稿件时,交《扫荡报》集中发表。结果是一句空话,《中央日报》并无稿件所交,《扫荡报》才通过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关系,纠合反动文人易君左之流写了20来首反动词章,在《扫荡报》发表出来。
《扫荡报》还联合美蒋反动派的走狗、天主教反动头子于斌办的《益世报》,用假“读者投书”等方式,抛出了一批反动诗词,肆意歪曲诗词,无端恶意诽谤。其最终目的——想遴选一首能在意境和气势方面超越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
“蚍蜉撼树谈何易”?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大气磅礴,平仄工整,琅琅上口,词句优美,脍炙人口!国民党文痞之流的和词与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简直是天壤之别,乃至今天也无人能比。
重庆谈判后,国民党《中央日报》社,在主笔编辑聚餐会上总结了这一阶段的工作。总主笔陶希圣说:“重庆谈判期间,我们报纸的宣传工作似乎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其实是有成绩的。这次谈判我们本来是打被动之仗,只要没有出乱子,没有替共产党扩大影响,就算不错了,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成绩。”
社长胡健中却说:“我还是那句老话,我们要注意领导这个时代。前两天我向立夫先生(CC系特务头子陈立夫)谈这个问题,立夫先生说:‘我们有多少人?共产党有多少人?我们占好宽的地盘,共产党占好多的地盘?政治斗争靠实力,不要只看共产党吹得凶!’我上面这番话立夫先生听不进去,就不好深谈了。我们只是领导了一大群人,可是没有领导这个时代,这是很危险的。”
坚决与人民为敌的国民党反动派,他们在人民群众中极端孤立,也根本不可能领导这个时代。蒋介石在重庆谈判中尽管耍尽各种鬼蜮伎俩,但始终被革命前进的历史车轮蹍得粉身碎骨。这就是历史公正的裁判:国民党蒋介石逃窜台湾,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重庆谈判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庆谈判的举行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承认了各民主党派的会议,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重庆谈判作为战后中国的重大政治事件,把国共两党的合作推进到了一个崭新高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战后中国的政治走向和政治格局,同时也为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新华日报》刊载国共重庆谈判签订的《双十协定》原件
重庆谈判的政治闹剧本质和它注定破产的历史结局,尽管几乎毫无正面意义可言,但它毕竟公开提出和论列的三条原则,即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党派平等合法化,却是中国从1911年到1945年间政治教训的真实总结。应当承认,自从孙中山所提“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来,自从抗战以来,重庆谈判中两党公开倡言和认同的“三化”,是对中国几十年深重灾难的沉痛反思,是中国社会对两党两军的自然要求,是中国真正走向和平、民主和现代化的必备前提,也是中国结束战争、流血,避免专制独裁极权复辟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统一,并以现代伟大国家的风范和品质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基础。
(全文完)
(参考资料:《重庆文史资料》;《四川文史资料选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胡平原(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重庆市中共党史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纪实文学学会会员,重庆市巴南区委党史研究室《口述巴南党史》编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