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黄康 ‖ 青春闪耀扶贫路 不负韶华谱华章
征文启事:见《 四川省直机关工委 省扶贫开发局 省地方志办联合开展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 征文活动 》 投稿邮箱:tpgjzw@163.com 截稿时间:2020年10月31日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征文 将评选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作品拟结集公开出版。同时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四川省情网、四川机关党建杂志及网站,“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刊发。为扩大传播影响,此次征文的优秀作品,将授权喜马拉雅进行有声化播讲,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方志四川电台及有关广播电台播出。 |
青春闪耀扶贫路
不负韶华谱华章
黄 康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总书记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发出了动员令、号召令,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定当时刻听从党的指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先进模范为榜样,攻坚克难、努力奉献,在脱贫攻坚道路上敢于作为,无愧于群众热切期待,无愧于组织培养、信任和重托。回首驻村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归纳了四点经验感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初到彝族山寨,看到在大山中生活的彝族贫困群众生存状态艰难,贫困人口基数大,乡村经济、基础设施、生活卫生、风俗习惯等都存在各种问题,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在城市生活的九零后年轻人,面对眼前巨大的条件反差,我深感贫困彝族群众们对脱贫致富的热切期盼。此情此景,深受震撼,倍感肩上责任重大。为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增强自身责任心、使命感和自信心,在带队领导、当地乡党委政府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及时与驻村工作队沟通对接,熟悉工作内容。一方面从入户调查着手,认家门、听诉求,收集整理入户工作资料,有的放矢,挂图作战,定措施、细方案、促进度、抓关键;另一方面加强宣传,增强帮扶对象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经常入户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和省体育局系统领导对基层老百姓的重视、关心和付出,开展实用技能培训,相继组织举办了村民运动会、红歌赛等,丰富了乡村文体生活。就这样,我从一名正装革履在办公室敲打键盘的机关工作人员成长为一名背心加身,行走在田间地头的“村干部”,村民们都戏称省城来了一位“眼镜村干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初到基层,认为基层工作简单至极,甚至置疑乡镇干部能力水平,对乡镇领导安排的工作心里面或多或少还有抵触情绪。看到别人工作就想指手画脚,工作浮于表面,遇到群众反映问题却不知何处着手、如何沟通。随着现实打击,自己才渐渐认识到不足。后来在工作中我逐步发现,基层工作中只要涉及如低保、评残、土地确权等群众利益性问题,就一定要召开村民大会,统一多数群众思想。基层工作的关键在于团结大多数群众,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这是推动基层工作、维护基层稳定的不二法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19年下半年,在迎接脱贫攻坚摘帽检查验收关键时刻,全体驻村工作同志一起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作风,在村上连续工作120余天,没有节假日,也没人回家探亲。白天入户帮扶,晚上整理资料。服从安排,任劳任怨,帮助村上完善了多年来的资料欠账。有时,大家一起连续好几天通宵达旦加班,实在困了就地打个盹,饿了就烤个土豆充饥。为扎实推动2019年度省体育局对口帮扶项目的开展,我坚持每周前往施工地不少于3次,多方协调资金缺口,因地制宜修改建设参数,对于不符合规范的建设工程及时进行限期整改。最终在省体育局系统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特门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委会、村幼儿园、文体广场、村组道路、安装路灯、垃圾存放点、农用蓄水池等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一个摆脱千百年贫困、环境优美、保障完善、逐步走向小康生活的美丽新彝村呈现在眼前。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截至2019年12月底,特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2000多元提高到人均年收入4000元,全面超越雷波县平均年收入3750元脱贫标准。先后完成87户彝家新寨改造建设,每一位贫困户都有了自己的安全住房,贫困彝族同胞终于彻底结束了世代住土坯房、人畜同屋、席地而睡的历史。我全程参与整理全村的脱贫摘帽验收资料,不仅顺利地通过省上专家组评审,拿了满分100分,而且因为工作精细、规范、质量高,受到了省上专家组和县、乡领导的表扬。通过这次完整地参与国家重大系统工程迎检验收工作,收获颇丰,影响至深至远,为我的人生写下了永久的青春回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黄 康(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