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17:09:11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许兵 ‖ 为有源头活水来 干溪拉达村民饮用上山泉水

作者:许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1-26 23:03:53 浏览次数: 【字体: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直机关工委 省扶贫开发局 省地方志办联合开展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 征文活动》

投稿邮箱: tpgjzw@163.com

截稿时间:2020年10月31日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征文将评选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作品拟结集公开出版。同时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四川省情网、四川机关党建杂志及网站,“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刊发。为扩大传播影响,此次征文的优秀作品,将授权喜马拉雅进行有声化播讲,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方志四川电台及有关广播电台播出。

为有源头活水来

干溪拉达村民饮用上山泉水

许 兵

2015年12月8日,在马边彝族自治县偏远的高卓营乡干溪拉达村,顶着毛毛细雨,该村精准扶贫工作组长阿别木巫打开水龙头,干净、清洁的自来水就哗哗流淌,彻底解决了干溪拉达村五组14户68个村民饮水难题。

打开水龙头,流出山泉水

过去的日子:屋檐水就是生活水

干溪拉达村位于马边河上游,距县城45公里。该村有耕地面积2350亩,荒山荒地面积10000亩,共有5个组,350户1390人,属纯彝族聚居村。自然条件差,气候恶劣,海拔高度在750——1350米。而五组14户人家生产生活条件尤为艰苦,山高坡陡,村民以务农为主,人均包谷产量才455公斤,包谷粑、洋芋是主食。有句俗话这样说:“走到沙坪(小地名)就是好汉”,意思是说条件差,就是走路去五组也困难。

水窖修建以前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工作组长阿别木巫、第一书记阿支曲正在户户走工作时,当了“好汉”,徒步近2个小时走到了这个组。看到铺着塑料口袋的竹子管道从屋檐上引水到小水池;村民使用屋檐水洗菜、做饭、烧菜;用洗菜后的水洗衣、洗脚;喂养牲畜。“第一眼就让我感到震惊,还有这样的事情,让我根本不敢想象”。阿支曲正回忆说,“当我看到一滴一滴的屋檐水滴进小水池时,那水滴就像打在我心坎上一样”。

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村民的最大愿望就是引水修水窖:“喝着这样的水,经常生病不说;连娃娃的喜玛(彝语妻子)都找不到”。

找水源:渴了、饿了就吃水杉果

彝族乡亲的期盼就是工作组努力的方向。了解情况后,工作组寻访老同志了解该组水源情况,找向导,一起寻访水源地点。

寻找水源地的时候,年轻的第一书记在向导的带领下,穿着雨靴,拄着竹棍,带着干粮,向着老高山上的原始森林前进。

“你是不知道我们走了好远,早上出门,晚上天快黑了才回到组上”。阿支曲正说,“不亲自走一次,不放心呀。要争取项目支持,你连哪里引水,哪里修建蓄水池,需要多少米水管、水泥,基本的情况都不了解,能行吗?”

“干粮吃完了,饿了,就是红彤彤的水杉果;渴了,找不到山泉水,也是红彤彤的水杉果。水杉果,酸中带甜,纯天然的”曲正敦厚的声音说。“终于找到了流量稳定的水源,立即装瓶子,回去找水务、防疫部门检测矿物质和微生物。”

“我没有想到城里来的第一书记这么能吃苦”,向导、中年猎人曲别阿亮赞扬说:“不容易,我们这里野生动物多,人烟稀少,就连我一个人进原始森林都感到害怕”。

项目落地:村民和工作组同修水窖

得知是合格水源后,工作组和乡上深入研究,拟定了修建方案,多渠道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还有这样的事情,民政局的领导看到村民使用屋檐水的图片后,立即表态:项目资金他们出了!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我们用水方便,我们肯定要出力,我们也想过上富裕的生活”,村民阿由尔机说,“你看,就连木主席(工作组组长,县政协副主席)也在帮我们拉水管。”

修建水窖现场

工程进展很快,11月中旬动工,12月8日,喜讯传来,总投资投劳近20万的工程完工了,轻轻一扭水龙头,白花花的山泉水就流进了村民的厨房。

“下一步,我们还要动员村民把自来水管道深埋进地里,防止冬天时冰冻灾害;要选出村民来,管理、疏通引水渠,检测、清理水窖,让清洁的自来水长流”曲正书记说。

“扶贫攻坚在路上,仅做这些还不够”阿别木巫喝着水龙头流出的山泉水表态,“农网改造、彝家新寨建设、退耕还林、教育帮扶、修路、养羊子,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工作到位了,这些项目落地了,干溪拉达村的日子肯定会红火,越来越“瓦几瓦”(彝族“甜蜜,好”的意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许兵(马边县委组织部)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