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17:09:11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平常心 ‖ 古蔺县高峰村有个“药掌柜”

作者:平常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01 15:23:38 浏览次数: 【字体:

征文启事:见《 四川省直机关工委 省扶贫开发局 省地方志办联合开展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 征文活动 

投稿邮箱:tpgjzw@163.com

截稿时间:2020年10月31日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征文 将评选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作品拟结集公开出版。同时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四川省情网、四川机关党建杂志及网站,“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刊发。为扩大传播影响,此次征文的优秀作品,将授权喜马拉雅进行有声化播讲,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方志四川电台及有关广播电台播出。

第一书记下乡“创业”故事之

古蔺县高峰村有个“药掌柜

平常心

“一年三四季,十里不同天”。古蔺县桂花镇(现黄荆镇)高峰村是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定点帮扶的贫困村,贫困程度深,劳动力水平低,经济类农产业比重占全部耕地面积不足6%,当地农民靠传统种养维持生计,守望着青山过贫苦日子。为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2018年以来,成清刚在担任驻村工作队副队长、第一书记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上山下乡、创业兴业,当起了名副其实的“药掌柜”,以中药材产业兴村富民为龙头的发展格局正展现蓬勃生机。

1

因村施策开“处方”,对症下药定准位

找准帮扶工作重点,对症下药才能扶真贫。成清刚一下乡便和贫困户认上了“穷亲戚”,串起了“家门”,拉近距离更能了解到真实情况和贫困群众现实需求,前后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把村组干部和贫困户挨家访了个遍,又与非贫困户、致富带头人拉家常,熟悉村情、社情和民情,准确掌握致贫原因和发展现状。疾病用猛药,慢病用缓药,贫穷之疾非一日之寒,需找准症结才能开对“方子”,他多次带领村干部和村民到产业发展较好的周边乡镇去参观学习,寻求脱贫之策,专程到省中医药管理局“取经”,带回厚厚一本中草药发展规划,再以“药农”身份到成都中药材批发市场“探路”,摸清中药材市场行情。与村两委初步定下发展意向后,又在网上与国内多家做中药材产业的民营企业对接,咨询请教。经多方比对,最终将产业发展方向定位于中药材产业。因自掏腰包搞起了两亩中药材“试验田”,第一书记的“药掌柜”名头也不径而走。

2020年5月开展大排查, 成清刚走访贫困户

2

整合资源配“药引”,产业发展找对路

高峰村植被覆盖率高,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大企业不愿上,小老板不敢来,老百姓不想干,产业发展始终难成规模。好的药方需配好的药引,好的掌柜得有好的“身家”。成清刚主动向省检察院领导汇报高峰村的产业发展思路,很快便争取到200万元专项产业发展资金。有钱好办事,可以办大事,撬动更多资金和技术源源流向高峰村。也正是有了部分资金和优惠政策的扶持,仅1年时间,先后吸引3家公司(合作社)进驻投资兴业,建成总规模近1200亩,包含金银花、天门冬、黄蜀葵花等在内的4处集中连片中药材产业园区,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近50%。同时带动园区周边大户和散户发展肉牛、生猪、乌鸡养殖,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种养循环链条,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年人均增收超600元。分别以公司(合作社)、村集体为主体,农户为支撑的“1+1+1”和“1+1”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已初显成效。

2019年初, 成清刚自租土地试种金银花

3

健康发展去“病根”,排忧解难稳民心

第一书记要当好“药掌门”,既要协调好左邻右舍,还要联通好线上线下,保证产业发展健康稳定。引进企业投资就是要达到群众增收与企业营利的双赢局面,一方面主动协调处理村民与业主之间的矛盾纠纷,化解因土地权属、务工需求、施工影响等引发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帮助解决群众最担忧的农特产品销路这个影响生产积极性和规模生产的“病根”问题。第一书记便当起了撮合村民和业主的“调解员”,前后多次上门与业主和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换意见和想法,还通过组织现场会、群众会、三方代表会等形式,推心置腹、苦心劝和,达成既让群众满意,又让业主认可的合同约定,双方吃下“定心丸”,产业发展便稳中向好。同时又做起了跑腿磨嘴的“推销员”、农特产品网销的“快递员”,与各级帮扶单位沟通协调,线下搭台办“扶贫农产品展”,线上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发布农家产品信息,又主动与专注扶贫产品的四川易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对接网络销售平台,推销农家黑豆、蜂蜜、赶黄草和古树红茶,快递单量稳中有升,线上线下双擎发力,助推产业发展。

2018年底, 成清刚在古蔺县高峰村轿子顶踏勘

经多年不懈努力,高峰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27%已降至2020年的0.14%,群众生活水平已发生彻底改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平常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