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2 17:09:11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丙乙底村的羊(贾巴尔且)

作者:贾巴尔且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5-28 14:53:40 浏览次数: 【字体:

e6d32d098683489cbdb52f8196bf4f1a.jpg

丙乙底村的羊

贾巴尔且

眼前这四周被小山环绕、漫山遍野盛开的索玛花,有白色的、紫色的、粉红色的,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一栋栋青瓦白墙的楼房掩映其间,一条很直的水泥路把村子平分为二,并向山上延伸。这是初夏时节,笔者在凉山州金阳县热柯觉乡丙乙底村看到的情景。

放眼望去,山上都被白色的索玛花占领了,就像冬天一样,银装素裹,树木成林,杂草丛生,看不见一块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走到村子里,或小青瓦房,或洋城小楼,且都具有彝族特色,依山傍水,鳞次栉比,让人琳琅满目,赏心悦目。村民房屋宽敞、明亮、卫生,家里的家具也应有尽有,摆放得既美观又大方。丙乙底村就坐落在这样一个地势平缓的“世外桃源”,更像一幅人间绝美的山水画。

丙乙底村,有两个村民小组,242户896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14户542人。地处高寒山区,海拔3200多米,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是一个纯彝族村。只产马铃薯,荞子和燕麦,而且都只能靠老天爷吃饭。随着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和脱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该村因地制宜,靠山吃山,把发展养羊作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发展来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023c15bed334a5ba5e96656847fc6a0.Jpeg

踏进一家村民,一群羊在一根长长的木槽里争着吃什么东西,有奔跑着嬉戏玩耍的羔羊,发出“咩咩咩”叫声,还有争食的大羊,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略估了一下,羊群应该少不了30只。

主人看见我们来了,高兴地招呼我们进屋坐,发烟给我们。他说羊子一个月不喂一两次盐,长得不好不说,一直不喂盐的羊肉也不好吃,煮也煮不烂。羊子想吃盐了,放在山坡上都不会好好的吃草,东奔西跑,因此,每个月都给羊子喂一两次盐。

1c14faab8b854e3b98ccc06921ccfc4f.Jpeg

看见那么干净的院坝被羊踩脏了,主人的老婆有些不好意思地搭讪:只有喂盐的时候才把羊子赶到院坝里,不然平时都关在背后羊圈里的,羊子早出晚归进进出出都不通过院坝,这样卫生才干干净净,这些都是修建房子的时候,政府就帮我们考虑得那么周到了。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养羊不仅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也还是为了农作物长得好,羊肥是所有农家肥料中最好的,比化肥、磷肥那些都好。以前很困难的年代,为了吃饱饭,大家都想办法养着几只羊。常用羊肥的土地,土质松软,不会板结,做出来的农作物也长得很好,特别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想吃无公害的粮食、水果、蔬菜,买蔬菜都喜欢买有虫的。

记得以前他们说高山的人放羊是轮流放的,想着想着,一老年人拿着一件蓝色的披毡,正赶着一群羊路过,他告诉笔者,以前合作社放羊子是几家人一个组,每家轮流着放十天或半月。这样虽节约了不少劳动力,但有的不好好放羊,羊放在坡上的时间短了,吃不饱,也很瘦,发展不好。后来就各家放各家的,大家一早起来就把羊放到山上去了,下午太阳落山了才把羊赶回家,一只只羊吃得肚皮饱饱的,走路都有些蹒跚。喂养起的羊个个都胖嘟嘟的,有的喂养得好的农户,母羊一年产下的羊羔都是双胞胎。

“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哪家喂养的羊子都拿起来卖成钱了,只养不卖,那我们怎么脱贫啊。现在羊子价格贵了,好多人都羡慕我们高山人草场宽好养羊。说句老实话,现在家里来客人,都舍不得宰杀一只羊子吃了哦。”

蓝蓝天,白白云,绿绿的草。一位中年妇女在山坡上一边放羊,一边做着针线活。我想起了他们说的以前好多人养起的羊除自己食用外也不会卖,就随便问了一下她。

51d2f306c5864ec782958c8194cd6254.Jpeg

“以前合作社时,大家都贫穷得很,喂养不起羊,那时吃穿都成问题。到土地承包制后,一家人才喂养起几只羊。那时只有有绵羊的人才穿得起披毡和擦尔瓦(用绵羊毛做的),没有绵羊的人很羡慕有绵羊的人,绵羊毛也很珍贵。由于绵羊少,两三年的羊毛集中在一起,才做得起一件披毡或擦尔瓦,有些年一斤绵羊毛都卖到几块钱。那时高寒山区平时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来源,就只有剪羊毛的两个节季才有一点点收入。记得我成年了还没有一套擦尔瓦和披毡,那个年代,大家都穷得叮当响,没棉被,白天披的是擦尔瓦和披毡,晚上盖的也它,有一件擦尔瓦上面套一件披毡很暖和,也是人人羡慕的。而现在想穿什么衣服都有,五花八门,好多年轻人好好的衣服不穿,专门买有洞洞眼眼或有补丁的衣服,擦尔瓦和披毡也渐渐离开人们的视线了。党的富民政策也是越来越好了,只是我们这些老年人老在前面去了,不然以后的日子肯定会更好。”

27148af1a7f7405493bfcefb2f2a0498.Jpeg

78岁的建卡贫困户阿尔史哈,坐在一棵小树下,啪哒啪哒地抽着旱烟,我们聊了好久。当他说起以前艰苦的岁月时,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依然有点沉重,说到现在的好日子,他的脸上又绽放着幸福的笑脸。

“喂,你哪个?我家卖的比其他家还少了,羊子你也看见了的,你如果要,明天内来买,过了有人来买了,我就卖给人家了哈。”

在和我们聊天的俄地作哈突然来了一个电话,他用彝语跟一买主谈起了生意,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掩饰不住分享了他的喜悦。他说买羊子的是另外一个乡的,前天他就看过羊子了,今天打电话来他要5双,每双3800块钱,生意成了。

我们很好奇地问他的羊怎么不称起卖,而一双一双的卖,我们还第一次听说过这样卖羊子的。俄地作哈说,他们又不在市场上卖的,羊子抓起来称,麻烦不说,又把其它羊子也惊吓到了。所以他们哪家都是买主来了,选好了羊,不管大的还是小的,一双一双这样搭配讨价还价起卖的。市场上每斤多少钱,他们都胸有成竹。俄地作哈还说,他家现在只有43只绵羊了,今年已卖了10只32500元,过几天又准备卖12只,再过两三个月又可以多卖一些。卖羊收入10万块钱是不会少,信心百倍。

杨依吉家5年前在他们这个村是算贫困的,一只绵羊也没有,后来他在外面打了两年工,买了30只绵羊给老婆在家里放养起,他继续在外面打工。这两年一年都卖几十只,今年卖了16只,卖了3万多块钱了,现在还有30多只绵羊,再过几个月还要卖掉一些。

贫困户阿尔史热家也是这几年才养羊走上了致富的。他家今年卖了42只,得9万多元。过一个月还要卖9只,卖羊总收入10万多元。现在还有50只,12月份可产羊羔20只左右,明年收入还要多一些。

13d940393e4341b1806ea303439b5de5.Jpeg

丙乙底村家家户户都喂养绵羊,还是十多年前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这个村耕地面积多,家家户户都有几十亩,有的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就有三四十亩,一年补贴就有一万元左右。有了这些钱,村上就专门研究,把种草养畜作为该村的支柱产业发展来抓。通过种草,草场也变大了,村民们就开始发展养羊,特别是这几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在家养羊的人就少了,草场也宽了,羊子的价格越来越好,只增不减。

2a88444d2d774bf08ffe9ac0f765b8fd.Jpeg

山坡上一群群羊群在悠闲自得地低着头吃着青草,好像洒落在草丛里的银珠,草丰羊肥。据说羊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彝族人说,荞耙耙与羊肉汤锅是天下最好的美味佳肴。彝族老人去世了,也会宰杀一只大公羊,然后把羊板子放在死者的嘴前,意为老人去天堂了有好吃的羊肉。以前村民养羊不舍得卖,只有家里来贵客了,做红白喜事才宰杀羊。只攀比哪家有好多好多只羊,结果变不成钱,羊养了好多年,还是那么多,不发展。现在大家比的是哪家卖了好多只羊,卖了多少钱,卖了又买,买了又卖,有的才买起来几天都可以赚几千块钱。吃饭靠羊,穿衣靠羊,孩子读书靠羊,娶媳妇也靠羊,发家致富奔小康更靠羊......

dafd639d22f1487fb949a92ce8100cd4.Jpeg

丙乙底村地处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百草坡内,保护区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景观优美,民族特色浓郁,宁静的蓝天、白云,辽阔湿地风光,神奇的燕子洞、瀑布和石姑娘山,索玛花走廊,奇山秀景,“世界最大熔岩漏斗型天坑群”、十万亩索玛花、30万亩百草坡、神奇美妙的波洛云海等,不同季节都有不同的看点,让人大饱眼富,吸引了许多游客。特别是近年来,这个村的羊群不断发展,被各地摄影家发现了,是一个很好的拍羊片的好地方,每年冬天和春天雨季还没来临前,跟着早出晚归的羊群拍羊片,成为摄影家们新发现的摄影基地。他们还叫村民们把羊好好地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协会,让摄影家们好好地拍摄,再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羊片拍出名了,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可以增加村民收入。但还是被勤劳朴实的村民婉言谢绝。

f1de8c960a044f48b78394f1a7c1a898.Jpeg

村民说:没有羊和脱贫攻坚,没有政府给他们修房子,他们不可能住上这种漂漂亮亮的楼房,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以前听他们说过,城市里的人,住的房子有好几间,连厕所都修在家里面,当时他们在想,这不可能吧,那不是臭得很了吗?后来到县城亲戚家,才看见这种房子,当时好多人还用不来卫生间里面的水,主人只能一一教他们怎么使用。而现在村民自己家也和城里的人一样住上了这种好房子,习总书记卡沙沙(“卡沙沙”彝语意为感谢),共产党瓦几瓦(瓦几瓦彝语意为很棒很好)!

d04e97a458a34738b86e39c1e5a676b4.Jpeg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今天生意好,忙不过来了,让你们久等了,你们慢慢享用......”俄地洛则笑容满面地向我们解释着,从她的脸上,看得出今天她家的生意又是很好。

看见俄地洛则很忙,她的父亲主动给我们介绍了俄地洛则是他的女儿,在北京彝族餐馆打工5年多,工资还不错。但她听我们说这些年老家脱贫攻坚建房修路,各种基础设施都搞得热火朝天,旅游也开始火起来了,她就赶回来了。除她自己开起了一个彝族餐馆,还和另外一个人合伙开了一个餐馆,生意红红火火。

6004c96e33174a219fe9511576e87562.Jpeg

丙乙底村村干部介绍:以前靠老天爷吃饭,每年都食不裹腹,衣不蔽体,自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脱贫攻坚这些好政策,各种基础设施得到夯实,有了电农民不再砍树烧火煮饭,丙乙底村变种植农作物为植树造林、种草养畜,靠山吃山,走上了一条家家户户喂养羊子发展支柱产业之路,现在全村除常年在外打工和搬迁的外,其余住在村上的家家户户都养羊子,全村四大牲畜存栏数达3456头(只),村民养羊子,发“羊”财,奔小康。

2018年,丙乙底村退出了贫困村。

回去的路上,夕阳西下,阳光穿过云层落在草原和羊群身上,一位老人用蓑衣将一只刚产下的小羊羔温暖的包裹住,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作者简介

贾巴尔且,彝族,四川凉山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委会四川委员会理事,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供职于中共金阳县委宣传部。作品散见《人民日报·海外版》《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四川文学》《文学月刊》《西部作家》《羊城晚报》《华西都市报》《洛阳晚报》《当代作家》《少年月刊》《领导科学》《作文通讯》《四川散文》等报刊杂志。出版文学集《日照金阳》。散文《风光旖旎百草坡》被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少儿出版社收入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篇目),小小说《关键来电》被收入《四川小小说》十周年优秀作品专集》,小小说《我不当建档立卡贫困户》被收入《中国2018年微型小说精选》。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