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美丽四川】四川:屡经灾难何安然?‖敬茂明

作者:敬茂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12 11:59:28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屡经灾难何安然?

敬茂明

蜀地自古多灾难。“洪水芒芒”曾令芒城、宝墩等史前古城湮灭;发生在山地高原的大地震,让叠溪、汶川、北川等不忍卒读的地名进入民族的伤痛记忆;历史上兵燹战乱之祸,四川饱受摧残。正在经历的这个农历壬寅年,除了山洪暴雨、连发三震,还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高温干旱、盛夏电荒,疫情袭扰,多城静态,给发展民生带来极大损失和影响。

四川千秋又安然。曾有论者比较中国几大平原,认为没有“亢旱之虞、卑湿之苦、水潦之患、霜冻之灾”的成都平原最适宜农耕和人居。回首过往,融汇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又活力澎湃的四川,一直是川人珍视、世人向往的安居乐业之地,川渝分治前四川长期承载中国1/10的人口。在国家重大战略指引下,川渝正在协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曾经的地震灾区仍是繁荣美丽的图景;今年四川发生的灾难性事件也都得到妥善处置,一切渐归于平静。

四川省地图(审图号:川S【2021】00050号,图片来源: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屡经灾难何以仍然安全美丽?答案或在于,如果把这块内陆腹地比作“中华之腹”,四川早已在风雨沧桑中练得浑厚丹田气,塑成金刚不坏身,蕴藏着足以抗衡任何破坏与扰动的超强能量。更重要的是,这些能量不仅赋予四川维系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基因,还将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为现代化中国的发展与安全,灌注绵绵真气,贡献磅礴力量。

四川所具有的惊人能量,大致有六:

一是与灾害抗争之能。

中华民族是在同自然灾害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一代代四川人民始终是以大无畏勇气和卓绝智慧,不断同天灾地害搏斗,才创造并牢牢守住了中华民族这块美好的天府家园。

蜀地自然灾害频仍,一源自地理:川西高原及盆周边缘存在三条活跃而危险的地震带,脆弱山体和海拔落差极易引起山崩、泥石流,形成堰塞湖,放大地震之害;二因为气候:降雨充沛又季节区域不均,故处在极为牢固的扬子地台上且地质结构特殊、没有地震之虞的盆地又多水患旱象。万仞高峡岷江出,天浪挟石危盆陆。治理岷江水患尤其成为古代四川防灾减灾的重中之重。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尚书·禹贡》中就总结了兴于西羌的大禹治水经验。所谓沱,四川话称为“淝水沱”,即从江河正流分洪的水形成的较大水面。成都平原古为一片湿洳浸沃的泽地,正是大禹治岷江、鳖灵凿玉山、秦国蜀郡守李冰组织修建都江堰,采用连环套式、内外江分流方式,向东不断分沱以利排洪。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这一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迹,至今仍发挥着巨大效益。

都江堰(图片来源: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网)

蜀人不识帝皇几,惟奉川主灌口神。最多时全川曾有多达500余座祭祀李冰的川主寺庙;与水旱灾害斗争的精神更是代代相承。《新唐书·地理志》就曾记载四川17座水利工程,现存比较知名的还有彭山通济堰等。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持续大兴水利,丘陵地区“十年九旱”问题极大缓解,水资源调节和防洪、防地灾能力显著提高。

四川境内的几条地震断裂带危险与美景并存。大地震每每带来深重灾难,又随着时光推移形成肥沃的断陷盆地、美丽的高原湖泊、奇绝的峡谷风景。尽管相比盆地人口稀少,仍有数百万藏羌彝汉各族同胞世代生于兹,长于兹,与地震灾害周旋于兹,从不放弃他们依恋的家园,在选址避灾、房屋抗震等方面都有不少独特创造。

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四川防震抗灾能力更加提升。近些年四川成功应对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抢险救援、灾民安置、恢复重建卓有成效;受威胁地区普遍加强建筑设防、地灾避让。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地灾监测、临震预报、应急处置更加精准高效。“人类遭遇的每一次灾难,总是以社会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四川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还会继续,必将换来更加安全更高品质的宜居地。

二是千河奔载之能。

从古蜀水万里泽华夏,而今电济天下亮东方,皆因为天府大地上滔滔不绝的万古江河。我国有18个“千河之省”;但“凝水流津,漉集成川”的四川尤享大名,1400多条大小江河“洪涛溶洗,千湲万谷,合流逆折”,持续滋养着长江、黄河中下游广阔地区。巨大径流和举世罕见落差,更让四川蕴藏了极其丰富的优质水能资源。

经过几十年的投资建设,四川成为我国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最大基地。至今累计外送水电逾万亿千瓦时,能源供给、减排贡献多多。今夏四川遭遇前所未有的汛期缺电,引发了人们的一些担忧;但事实上这只是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最少降雨、最高电力负荷三大极端情况叠加的异常表现。江河流不尽,水能永不绝,异态不会成为常态。

当然,汛期异常缺电也折射出新时代四川发展民生用电需求攀升,外送与留川的矛盾有所显现。但从可预见的供需趋势变化看,四川有能力平衡好这对矛盾,巩固清洁能源大省优势。特别是四川沿水电梯级开发流域,还极具水风光综合能源开发潜力。据有关规划,仅雅砻江流域除开发水电站22座、装机3000万千瓦时外,还将建设大致装机规模相当的风电和光伏电站。80个风电场和25个光电场发出的电力,可全部消纳用于抽水蓄能,接近再造一条雅砻江。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航拍全景(韦维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今年俄乌战争加剧欧洲能源困境,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问题更为全球关注。在国家高度关切、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四川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近期动作频频,水风光综合能源开发、源网荷储体系建设、外省电力入川等均可望在不长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碳规则变化和我国实施“双碳”战略背景下,由江河奔腾转化而来的充足电力,已经并更加成为吸引高端产业抢滩入川的强大磁力。

三是万物并育之能。

大自然恩赐四川的是极其神奇的土地:横跨五大地貌单元,包括六个气候梯度,这使得多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得以充分发育。千百万年来,在这个博大温润的怀抱里“穴宅奇兽,窠宿异禽”“孔翠群翔,犀象竞驰。白雉朝鸲,猩猩夜啼。金马骋光而绝景,碧鸡倏忽而曜仪。”珙桐、苏铁、红豆沙等珍稀植物在这里顽强生长,四川共拥有高等植物种类14470种,占全国1/3以上。

物换星移,沧桑变幻,今天的四川仍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生物基因宝库,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据科学研究,有动物活化石之称的国宝大熊猫,已在四川生存繁衍800万年以上。“呦呦鹿鸣,食里野之苹。”在其他地方已然消失的动人场景,在若尔盖大草原仍然可见。

大自然有着惊人的创造力和破坏力,又有着强大的自我修复力,大美四川也因此永葆丰姿和魅力。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几年前曾发生地震。经过以自然修复为主的科学重建,部分损毁的诺日朗瀑布以更加亮丽的景象呈现在人面前。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四川将始终走在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前列,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地位将更加持久安全巩固。

四是文脉创续之能。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中华文明多源一体,三星堆、金沙遗址、战国早期船棺等考古发现,一次次展示了四川这一独立而悠久的重要始源、独特的文化模式。伴随不同历史阶段“五方杂处”的移民文化而不断传承又不断更新,集多元复合文化于一体的巴蜀文化始终挺立在中国文化主潮流前沿。

汉代文翁开全国地方官办学校风气之先,以文化蜀功莫大焉。以君臣忠义和鞠躬尽瘁精神为核心的三国文化影响深远。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各领域,人杰辈出的四川为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古至今,四川产生了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苏轼、郭沫若、巴金等文化巨人,在汉赋、唐诗、宋词、史学、蜀学、易学等方面都处于全国前列。

文翁画像(梅凯 作,四川省方志馆藏)

科技文明“天数在蜀”。在天文历学、工程技术、医学药学等方面四川都有许多非凡的发明创造。落下闳参与创制的《太初历》在天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写出《数书九章》的秦九韶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中世纪数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水利工程、井盐钻井、织锦制茶、天然气利用等生产技术,四川都走在古代中国乃至世界前列。

四川既是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普贤文化”发祥地、佛教石刻艺术之乡和禅游之地。宋代陈抟所传的八卦图是道教的标志。古代川人既胸怀天下以儒举仕进,又以道注风骨、释去彷徨,养成达观通透的精神气质。

四川虽是“四塞之地”,却包容而不狭隘,开放而不封闭。在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一次次“天下已乱蜀未乱”和抗日战争中,中国最杰出的文化名流、科技精英纷至沓来,使四川一次次成为传承保护中华文明的“诺亚方舟”。

“文宗自古传巴蜀,锦江春色与天长。”当今世界,人类已进入信息文明时代。自然世界无边的神奇、文化世界无尽的神秘、心灵世界的无穷神妙交相辉映,仍让四川散发着迷醉世界的独特魅力。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伟大进程中,四川必将更加自信坚定向未来,谱写更加精彩的文化发展新篇章。

五是“金盆”繁盛之能。

四川盆地具有极大经济潜力,在长期发展中展现出强大韧性,对国家经济实力和区域带动贡献巨大,可谓中国发展的重要“金盆”。

在传统农业时代,四川农耕发达,工商业和城市经济也很早兴起。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时期即“穿广都盐井”,首创了开凿盐井取盐的工业。早在公元前2000年中晚期,四川丝绸织造就达到成熟水平。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锦护臂表明,当时“寸锦寸金”的蜀锦已经或由皇帝赏赐或经丝绸之路贸易至少远达当时西域。盛唐时成都与扬州并为长江流域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宋代时成都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锦局部(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四川曾因战乱人口急剧锐减、经济极度残破,但在大规模移民后逐步得到恢复。特别是宋元时期,四川军民长期抗金抗蒙。半个世纪战乱和蒙古铁蹄屠川后,人口从南宋的1200多万到1282年仅剩60万。元末明初移民50万,到明万历年间人口估算恢复到900万。但明清之交“成都所属州县,人烟断绝千里。”四川再度锐减到250万。清廷不得不实行“填四川”的移民政策,湖广等外来移民总数达100多万。到清朝灭亡前夕,四川人口达到5285万,成为第一大省。

在工业化发展时代,交通不便的内陆四川起步较晚、发展滞后,但通过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后奋起直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加快崛起,即便遭受汶川大地震重创仍逆势而进,继续保持西部经济龙头地位。经济总量约占西部12个省区市总和的1/5到1/4。

进入新时代以来,四川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台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加快成势,四川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位势不断提升,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形势下区域发展竞争,已经全面进入以都市圈和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竞争,进入到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竞争,进入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才资源深度协同的竞争。而在这三个维度上,四川都已具备相当的优势和极大潜力。

特别是在一系列叠加战略推动下,四川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创造活力不断迸发,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交通地理发生根本改变,在国家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的西部综合枢纽功能更加显现和提升;乘着国家战略的东风,正加快成为改革的新高地、开放的新前沿。

“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尽管今年四川遇到多重困难,仍然全力拼经济搞建设,上半年实现快于全国的增长。疫情防控速战速决,运用“防疫泡泡”模式组织企业闭环生产,因超预期因素导致的短期工业增长下滑小于预期。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腹地和回旋余地,四川经济必将拼出最好结果,成为更好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

六是缮兵备武之能。

“得蜀则得楚,得楚则天下得。”从秦并巴蜀开始,水通荆楚又民物丰殷的四川就一次次成为全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根据地。据此江山成一统,御敌平乱首功蜀,四川的特殊战略价值持续得到验证和显现。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采用司马错的意见决定伐蜀。“既得蜀,益强富厚”的秦国正是以巴蜀的兵甲财赋,浮江伐楚,统一六国。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后世西汉、魏晋、北周、隋朝、赵宋也都在占领四川后全面发起统一战争。唐朝为平息安史之乱,益州财赋占到中央财政收入大半,玄宗曾避兵锋于蜀。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作为大后方贡献了最多兵源、巨大牺牲,承担了战时政府三成以上的财政支出和粮食,“每年粮政兵役所负担之数量,均属甲于各省。”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上刊发《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高度评价“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的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无数优秀四川子弟踊跃参加人民军队,无仗不与,无边不防,无功不立。作为国家“三线建设”核心区域,四川坚决服从国家需要,建立起了新的长城,在研制尖端武器、锻造大国重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大国博弈深化加剧,祖国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建设巩固战略大后方,支撑国家战略需要,四川任重于山。四川自身的环境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也将更加加强,不会有任何闪失。大美安全的四川定当充分凝聚并高效释放出更加磅礴持久的能量,为伟大华夏作出贡献。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敬茂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