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国家高端智库专家谈两会】加强基础研究必须把握好创新趋势的时代特点

作者:王书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发布时间:2023-03-10 09:00:01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王书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加强基础研究”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更明确提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3月7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该议案提到,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这正是新科技革命重大机遇和地缘政治外部挑战加剧的背景下,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实力的重大部署。新形势下的基础研究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对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根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选择,是关系到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国家安全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基础研究投入在研发投入中的比例稳步提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提到,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1倍。目前,我国在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了一批原创成果,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相继建成,但是与世界科技强国在投入规模与结构、人才队伍、领军企业创新、市场活力等方面差距仍然较大,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引领性原创成果与理论重大突破远远不多,还不能充分支撑“卡脖子”技术难题破解,不能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急迫需求,新时期加强基础研究成为党和国家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的战略选择。

  一是数字化驱动的科研范式变革趋势。当前,世界处于以信息化为基础、以智能化为统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信息技术革命十分迅猛,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涌现,并正在快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技术也在加速改变科学发现的速度与方式。重塑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谋划基础研究的重点布局时,既要遵循基础研究周期长、不确定性程度高、人才密集等基本规律,更要深刻把握好新时期在科研创新范式变革、大科学时代学科交叉融合、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等体现当前时代特点的创新趋势。以药物发展为例,AI技术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整合能力在药物研发中凸显出巨大潜力和优势。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将涌现新创新方法,新创新方法将产生新知识体系,新知识体系又将构成新学科体系,数字驱动的科研范式变革正成为时代趋势。再如围绕蛋白质折叠问题的探索,多年来使用核磁共振和X射线晶体学等方法进行反复试验,每个结构可能要花费数年的艰辛工作,但DeepMind创建的AlphaFold系统可以准确预测蛋白质的形状,并实现了蛋白质折叠结构预测92.4%高准确性,AI技术实现了蛋白质结构的快速、准确预测,数字技术正成为科研范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二是大科学时代的学科交叉融合趋势。科学学有一个著名的原理,即科学的突破点往往发生在社会需要和科学内在逻辑的交叉点上。进入21世纪以来,各门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交叉与融合在加速,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大信息、大生命、大物质、大文科等学科群形成多向联动、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不断优化甚至重组既有学科群,持续催生前沿性领域与引领性方向,进而为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与解决途径。如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与物质科学等交叉融合,有望产生类脑学习、生物计算等交叉前沿方向,这也对当前我们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开展有组织科研推进各类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途径和组织方式。

  三是发挥“高水平人才”和“科技型企业”两大创新主体的能动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是重要的科技力量,我国要建成世界重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就离不开高水平人才和一大批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型企业,人才和企业作为最具能动性的创新主体,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另一方面,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尤其是科技领军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是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通道的关键。因此,发挥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能动性、依托领军企业部署关系长远和全局的重大产业、重大工程应用的基础技术,是推动应用导向基础研究和体系化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为此,需要从完善财税金融政策、人才评价体系、知识产权保护等改革入手,加大对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激励,引导更多高水平人才向企业集聚,注重发挥企业在重大应用牵引的基础研究中的作用,营造人人创新、人人创造的制度环境,让高水平人才和高水平企业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生力军。

  四是国家安全需求应成为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了三类基础研究,即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这三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高度体现了党中央对基础研究的体系化部署。

  当前,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立足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与安全,保障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安全是国家战略需求,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和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技术需求,有组织推进国家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安全性主动性的战略方向。

 

  相关链接:

  【国家高端智库专家谈两会】从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理论逻辑

  【国家高端智库专家谈两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科技外交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