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携手影视 “国产科幻热”如何走得更远
编者按
今年年初,电影《流浪地球2》、电视剧版和动画版《三体》等几部重量级科幻作品上映开播,让科幻文学IP再度“出圈”。影视界掀起的这波“科幻热”,映照了中国科技“硬实力”与影视摄制“黑科技”的蓬勃发展。当下的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多地仰望星空、畅想未来,科幻作品恰能起到对“星辰大海”之梦的催化作用。让我们与科幻文学、影视从业者及科幻迷一起,共同探讨中国科幻的发展之路。
用科幻影视讲述中国故事
讲述人:电视剧《三体》总导演 杨磊
我是一个科幻迷,年少时读过很多科幻作品。2006年,当我看到《科幻世界》杂志连载的小说《三体》时,内心充满了震撼。
科幻原本是舶来品,好莱坞科幻电影模式的成功让观众将科幻与大制作、大特效相关联。但实际上,西方科幻的内核,仍是渗透到血液中、镌刻在基因里的价值与文化。而《三体》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背景下,原创了15个思想实验。我认为,中国科幻必须跟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和当下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要用中国人的态度与价值观去表达对未来的看法。《流浪地球》“要带着家去流浪”的设想反映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而《三体》主角们的选择则代表了中国人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精神。我们希望以这部剧强烈地表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让世界更直观地看到这种“中国式解法”。
为了最大化地呈现小说的魅力,我们坚持实景拍摄,为此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让人欣慰的是,观众非常认可这份努力。拍摄期间,我感受到国产影视行业有了扎实和完备的体系。十年前,好的影视特效必须到国外做。如今,很多特效都由我国特效技术总监、一线创作人员、合成师独立完成。剧中人列计算机等很多场景需要精准的本土化表达,只有中华儿女才能再现《三体》的精神内核。
现在,中国科幻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我相信“国产科幻热”不是一种短暂的现象,而是一种基于文化自信的热情,这份热情会一直持续下去。只要我们保持热爱、积极探索,中国科幻一定会越来越好,中国的影视从业者也会一步步建立起中国科幻的文化自信。
近期,北京首钢园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元宇·漫游”——全球科幻开发者大会元宇宙科技概念展面向公众开放。观众在参观展览。杜建坡摄/光明图片
观众在体验VR游戏。杜建坡摄/光明图片
让想象力的种子生根发芽
讲述人:《流浪地球2》制片人、编剧 龚格尔
今年春节,对整个《流浪地球2》团队来说都是令人难忘的。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时,观众给予我们宽容和支持,使得“小破球”得以远航;四年过去,《流浪地球2》迎来了新起点,我们与观众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观众的支持托举起“流浪地球”,我们也和观众一起讨论“流浪地球”将飞向何方。
《流浪地球2》的背后,是创作团队的成长和努力。当60余家视效公司整齐划一地按时交付视效镜头时,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创作团队中每个人对中国科幻倾尽全力的付出,为的是能对得起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期待。
2016年,《流浪地球》刚开始筹备时,制作一部中国科幻电影似乎是个奢求。而如今,越来越多观众支持着不断涌现的科幻作品。最令我感动的是,央企“国家队”为中国科幻坚定助阵,一句“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让我内心汹涌澎湃。我深刻地感受到,强大的中国科技、中国制造、中国方案,正孕育出越来越多对中国科幻抱有信心的观众。正如刘慈欣所说,中国是现在全世界最有未来感的地方。科幻与现实交相辉映的自豪感,属于中国科幻领域的每个工作者。
在《流浪地球2》的路演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中小学生科幻迷,他们心中想象力的种子正在发芽。我想,科幻事业不是五年、十年的事,而是一代又一代人伴随科技发展的长期文艺创作需求。在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我期待有越来越多的优秀科幻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期待原创科幻电影持续大放异彩。我们,与每一位观众同行。
中国科幻需要更多原创表达
讲述人:电子机械设计师、大王星实体特效工作室创始人 王康
2011年,我因穿着自己设计的钢铁侠铠甲上班而走红网络。此后,我毅然从上海一家公司辞职,回到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投入实体影视特效中。
电视剧《三体》是我们进入影视圈的第一个项目。记得那天,当《三体》的美术指导找到我们,想实现V装具的变形和穿戴时,我们十几个人围着会议桌认真讨论,全身心都是对这份事业的激情。我们决定:做,不计成本。
为《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制作机器人MOSS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说实话,接到《流浪地球》团队邀请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将是一部写入中国科幻影史的电影。当时,团队正面临很多发展上的困难,3D打印技术也不像现在这样成熟,但我们最终还是完成了任务。那段时间,我们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跟组,每天平均睡3个小时,很累,也很快乐。
实体特效是电影工业化的重要一环,《流浪地球2》让我们看到了影视衍生品、数字和物理特效等方方面面的进步。我相信,《流浪地球》种下了很多科幻的种子,而且已经发芽了,一定会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
我想对热爱科幻的朋友说:不是只有参与到科幻电影里才能发光发热。中国科幻不只需要影视大片,同样需要小说、动画、漫画、实验短片等其他形式的作品,我很期待看到这些生机勃勃的原创表达。
1月24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一家影城内,市民在浏览《流浪地球2》海报。孙凯芳摄/光明图片
做科幻世界的“掘金人”
讲述人:《科幻世界》副总编辑 姚海军
2010年11月,我们和刘慈欣在成都西南书城进行《三体3:死神永生》的首发签售。那时,网络媒体刚刚兴起,科技界大V对这本书给予高度评价,科幻突破了原来的圈层。众多科幻迷热情高涨,赶到签售现场排起长队。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在我看来,“地球往事”三部曲的成功是芝麻开花式的,它改变了中国科幻的发展轨迹——科幻曾是小众的类型文学,但《三体》证明:这样的“小众”也会爆发出无法想象的力量。
我做了20多年的科幻“掘金人”,编辑生涯和中国科幻的巨变交织在一起。1999年,我加入《科幻世界》编辑部,做过很多知名科幻作家的责任编辑。我深感,科幻产业需要升级,从图书到影视是一个很自然的发展过程。图书出版为影视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影视开发的成功也会进一步推动图书出版。
什么是好的科幻作品?在我看来,首先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其次,开创性的科学幻想是最核心的价值,如《三体》里“古筝计划”“二向箔”等惊人的想象。最后,作者对当今世界、未来发展的理解与表达构成了科幻小说的“灵魂”。
科幻文学是科技时代的通俗文学。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教育水平、全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科幻有了更坚实的发展根基。将于今年10月举办的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更是中国推动科幻发展、整合科幻资源的绝佳契机。我相信,世界科幻大会一定能产生更强的聚集效应,中国科幻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
始终热爱 便能长远
讲述人:科幻小说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凌晨
1995年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科幻小说作家。是科幻迷群体促使我将一个梦境演绎成一篇小说,并渐渐成为职业科幻作家。我的创作初衷是对未来的关心,正是因为一群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一起坚持,使我始终没有放弃科幻,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好奇、期待和审视。我由此找到了自己对社会的价值,有幸能为中国科幻的成长默默付出。
对我来说,创作科幻小说不仅是为了文学,更是为审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渗透和影响,对科技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思索,始终保持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注。我的创作风格比较写实,喜欢把未来的某个场景拉到读者面前,将未来世界像密码一样藏在故事的背景中,背面敷粉,静水深流。
令我欣喜的是,中国科幻文学这十年来发展很快,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开始关注科幻文学,也有越来越多的新作家和作品涌现。年轻的作者们尝试各种表达方式,以蓬勃的热情将科幻从文学带入各种相关领域:影视、游戏、设计、音乐……但科幻小说依然是一种类型文学,受众面前仍有一道“认知门槛”,如何让科幻小说更接地气,更被读者理解并喜爱,这是中国科幻小说面临的挑战。
今天,科技发展催生出数量可观的科幻迷。他们玩科幻游戏、读科幻小说、看科幻电影,科幻对于他们是热爱,更是生活。我相信,只要热爱,便能坚持,中国科幻的热度便会经久不衰。
观众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科幻大会科幻产业展上体验人工智能数字直播技术。陈晓根摄/光明图片
是科幻迷 也是科普人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 管子卿
读高一时,我接触到了第一部深深影响我的科幻作品——电影《星际穿越》。凭着这份热爱,我课余阅读了一些物理前沿知识的科普资料,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最终选择了物理。
大一时,我接触到了《三体》,但并没有马上着迷。《三体》前期的基调是深沉的,与我所学的简洁优美的经典物理完全不同。但随着课程的深入,我开始理解《三体》中的科学边界组织,尤其在接触量子物理后,我更能接受《三体》里的典型假说。带着这样的认知,我随着主角们一起在未来时空遨游。在这部小说中,能够感受到文明进程的磅礴,每个角色在这股力量面前都十分渺小,却又十分努力地生活着。
作为万千科幻迷中的一员,我赶上了中国科幻的好时代,也赶上了科普自媒体的好时代。今年年初,乘着《流浪地球2》的风口,我写了篇《物理博士生看〈流浪地球2〉是什么体验》,在物理所公众号获得了40万阅读量,大量粉丝聚集在公众号里交流互动。现在,评论区互动的页面篇幅甚至超过了原文,让我很有成就感。
我于2021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读研,并报名加入物理所的科普团队。有时候,为了写科普文中一个百来字的段落,得查阅三四个小时资料;有时候,我写的内容不够严谨,被读者指出了纰漏。在这个过程中,我和读者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最近我正在进行科幻系列访谈节目,比如,邀请《三体》电视剧中的科学顾问来聊聊幕后故事。
科学和科幻是互相成就的,有了过硬的科研实力,科幻小说中的设定和影视剧中的场景才能立起来;有科幻这样的“软实力”,大众会更容易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中国科幻的前途一片光明,我愿继续为大众科普,继续因热爱而科研。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牛梦笛、詹媛、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0日 07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