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文化素养成为影视行业的短板
作者: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导)
近期,演员文化素养成为热门话题。部分演员连常用字都不会读写,在综艺节目中算出小学水平的数学题,就被众人奉为学霸。凡此种种,引发媒体关注,遭到网友吐槽。人们呼吁:“文化素养应成为演员的必修课。”实际上,不只是演员,影视行业里编剧、导演、服装、化装、道具、营销等各个工种从业人员都应好好学习,注重文化素养的提升,因为这关涉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业者文化素养问题与木桶效应相关。这个理论说的是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对标协同劳动、集体创作的影视生产,就是说作品质量与所有从业者的文化素养挂钩,不仅演员必须水平在线,其他各工种从业者也不能掉队。一个环节存在短板,就可能使作品留下瑕疵,闹出笑话。
影视剧里的穿帮现象就是木桶效应的典型表现。有的影视作品称呼在世的人其死后才有的谥号;有的给历史人物乱安官职,甚至出现“礼部尚书兼锦衣卫指挥使”等违背史实的内容;还有的让宋代才有的物件出现在以唐朝为背景的故事里,明代以后传入我国的农作物成了汉代人物的日常吃食。如果历史知识冷门深奥,不懂或搞错还可以原谅,那么生活常识匮乏,误导受众,就实属不该。比如,拿一小盘银元宝当成纹银千两,一枪打死八百里开外的敌人,还有“父母已经在我出生前就死了”“手上的掌上明珠”等台词,这些硬伤真是贻笑大方。
总结从业者文化素养不高的原因,大体有三个。第一,行业门槛不高,缺少起码的考核机制。由于工种众多,涉及面广泛,难免失之于宽。诸如化装、道具入门容易,跟师傅干几年就成了“行家里手”。但实际上文化水平还差得很远,且对创作缺乏整体认识,更谈不上艺术追求。第二,很多工种尚未形成具有系统性、稳定性的人才培养机制,现有的培训机构又重技术培养轻文化积累。第三,行业文化学习氛围不够浓。有的从业者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属于技艺,主要靠天赋、练习和体验,而非文化积淀,所以很少学习。还有的人已成名成家,忙于事务性活动,没时间学习。
要扭转这种现状,不只整个行业要团结起来,社会各界都应积极参与,一起为转变社会观念、营造学习氛围、创造教育环境努力。比如教育领域,应建立完善选才培养机制,提升文化课教育考察占比。2021年启动的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改革,在现有的选拔培养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要求,已大力扭转了“重专业轻文化”的不良倾向,逐步阻断了将艺考当成升学捷径的投机做法,修正了各界“艺术生可以文化差”的错误理念。但教育不只包括高中、大学阶段,还有职业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方面,教育部门应面向各领域、各层次的影视从业者开展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构建立体式、全方位、多领域教育矩阵,力求做到人人有技能、人人有学问。
要在全行业掀起学习热潮,除了用教育培训“送”文化,还要在“种”文化上下功夫,即点燃从业者求知欲望,形成浓厚读书氛围。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人们共享开卷之美、阅读之乐,使中华大地书香四溢。但我们不只要在特殊日子倡导读书,还要想办法使阅读在全行业流行起来。一直以来,影视行业都有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传统。著名导演谢晋藏书量惊人,从中外文学到历史政治,几乎涉猎各个门类。他不仅读书、藏书,还与作家来往密切,不少藏书都是作者赠送的。影视化装界泰斗王希钟每次到国外拍戏,都要逛当地书店,随时随地读书充电。可见,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影视从业者应继承这种重视读书学习的优良传统,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化素养从来不局限于学历,也不仅来源于书本。要创作时下笔如有神,还需阅万种人、行万里路。创作者必须走出书斋、片场,走进祖国广袤的大地,将创作触角深入人生、社会、时代的肌理,才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站在宏观的角度看问题。目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在行业内蔚然成风,很多从业者在日常创作之余注重采风积累。一位青年编剧说,几万公里走下来,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创作观都发生了改变。再面对纷繁复杂的素材,我更明白该取舍什么,该渲染什么,观众想了解什么,历史现实在昭示什么,时代社会该传达什么。可见,深扎也是影视工作者文化学习的一种方式。时代的脚步在前进,生活的面貌随之改变,我们需要在不断变化中建立创作与生活、人民的血脉联系,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
总之,文化素养是一个大概念。它不只包括文凭证书证明的文化水平,还包括生活积累、人生阅历、常识认知,有些可以通过读书获得,有些需要从生活中提炼总结。我们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营造影视行业的学习氛围,提升影视人员的文化素养,构建影视领域的文化自信,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影视作品。如此,影视行业才能行稳而致远。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7日 15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