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新力量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电影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新力量
作者:黄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黄湛清(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流浪地球2》已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与观众见面,海外票房超过1亿元。该片还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第66届会议边会暨“《流浪地球2》走进联合国”活动中亮相,引发强烈反响。电影《无名》获得海外观众好评,有影迷评价说,该片将忠诚、牺牲等宏大主题,以一种既独特又感人的方式呈现出来,创造出一种既有趣又发人深省的体验。近年来,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捷报频传。
与以前功夫片、武侠片容易受到海外受众追捧不同,如今越来越多主旋律电影走上国际舞台,登陆外国主流院线或国际电影节展,辐射更广阔的观影群体,提高中国电影的“可见性”,还为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和话语体系做出有益尝试,实现了“把自己的故事讲给自家人听”向“把我们的故事讲给全世界听”的转变,让海外受众看懂其所讲述的中国故事、理解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认同其所表现的中国智慧,引领中国电影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跃迁,成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
1.通过类型创新,不断 提高与世界对话的能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存在很大差异。但精彩的故事讲述和精致的视听呈现,应该是海内外观众共同期待的内容要素。盘点在海外引发关注的主旋律电影,大都以自觉的类型意识创新叙事手法,将主流价值观具体化为一个个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中国故事,贴近海外受众的观看习惯。
《长空之王》将军事题材与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叠加,以千钧一发的危机感、命悬一线的紧张感,令观众深感震撼,从而对试飞员的工作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万里归途》则用灾难片的开局、公路片的结构、动作片的桥段组织剧情,让观众的心情随着片中外交官们的境遇上下起伏;《钢铁意志》将谍战、爱情类型的创作意识融入对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讲述中,使影片热血又深情;还有“我和我的”系列三部曲将严肃宏阔的命题嫁接到喜剧、科幻、悬疑等类型上,使海外观众获得多重观赏体验。
类型创作是被世界各国电影创作者和观众广泛接纳的经典叙事方法。成熟的电影类型是由有辨别度的形式风格、清晰完整的剧情结构、因果分明的叙事逻辑等相对稳定的叙事元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结构系统。这种叙事惯例能精准对应某类受众的观赏期待,达到可预期的传播效果,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通用艺术语言。而不同类型的创新融合,又能提供多样化的审美愉悦,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赏口味。因此,创作者对类型创作的娴熟使用以及对多种类型元素的灵活运用,将主流价值的传播诉求、类型美学的创新诉求、观影逻辑的商业诉求有机结合,在中国文化传播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寻找契合点,表现人类共通的情感
主旋律电影要想在海外市场实现有效传播,仅仅靠表现形式的创新拓展远远不够,更要在故事内容和价值理念上赢得海外受众的认同。于是,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创作者有意识地采用共情的艺术手段,通过对社会群体中存在的广泛情感进行精准提炼、艺术加工,引发海内外观众的心灵共鸣,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很多创作者选择从家庭概念出发,以温暖又明亮、励志又隽永的亲情故事,抚慰人心,引发思考,激发人们前进的动力。比如,影片《奇迹·笨小孩》将亲情设置为推动情节的关键元素与价值动因——主人公景浩创业时拼尽全力,不断突破自身局限,不是要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为凑钱给年幼的妹妹治病。从这个角度切入,“奇迹”不再是一个遥远而伟大的概念,而是化为平凡人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凡之举。在道德情感的烘托中,海外观众对“笨小孩”面对逆境始终坚守的品质,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万里归途》则在“旅程”与“归家”的文化母体之下,表现战乱对家园的破坏以及归家之艰难,自然生动地诠释期盼团圆、渴望和平的主流价值理念。
人的喜怒哀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斗成长等议题无关时代背景、国籍地域,始终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最柔软处。这些内容能够跨越民族、国家、文化的障碍,引发海内外观众的共情。因此,主旋律电影要突破文化差异造成的传播壁垒,可以在海内外受众中寻找情感的最大公约数,凝聚广泛的情感共识。
3.从中国智慧到世界话题,在海外受众心中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在找到海外观众普遍接受的叙事模式基础上,要进一步激发海外受众的观影兴趣,使他们主动买票进入电影院观看主旋律电影,还应研究他们的观影心理、思维方式,思考如何将作品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所思所想、观影诉求关联起来。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海外受众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不论是飞速发展的高新科技、现代工业,还是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艺术成果,他们好奇高速发展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状况。
比如,《我和我的祖国》选取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七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从几个身处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年龄阶段的普通人视角切入,表现新中国成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香港回归祖国等重大事件和经典时刻,感受普通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平凡英雄》将社会各界合力救治新疆断臂小男孩的故事搬上大银幕,表现“平凡英雄”们在这场生命接力过程中的爱心传递、守望相助。这些真实鲜活的个体形象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迸发出强大的勇气与智慧,让众多海外观众感受中国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跨文化语境下的电影创作还应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福祉出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努力构建具有共同价值基础、能被广泛接受的叙事体系和话语体系,实现从中国故事向世界话题的转换。例如《流浪地球》系列立足于人类共同面对的突发灾难、环境污染等共性问题,不仅表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重大事件,并同各国一道为解决问题做出努力,还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与中国现代实践,对这些世界性难题贡献具有中国智慧的解决方法,从而在海外受众心中树立起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
总之,一批主旋律电影作品受到海外受众的欢迎,让人们看到了这种电影类型在突破外国人对中国固有的认知局限,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所以,电影人在创作主旋律作品时应融入更多国际视野,探索更多融通中外的新叙事、新表达,展示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在持续努力之下,更多优秀主旋律电影将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焕发光彩,使中国文化走进海外受众的心里。
本文配图均为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21日 15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