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生长的村庄

来源:光明网-光明文化 发布时间:2023-08-30 14:00:02 浏览次数: 【字体:
  【留住乡愁】

  作者:王延军(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教育局责任督学、张掖市作协会员)

  故乡在人心中,常常具象到一座村庄。

  出武威西门,向西南行60余里,渐入祁连山口。此时,河流是向导。沿西营河河谷溯源而上,便到了家乡地界。

  在藏语中,西营河意为长长的河。它是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石羊河水系的重要支流,滋养着“凉州七里十万家”,使得“人烟扑地桑柘稠”。这条河由水关河、宁昌河汇聚而成。而两河间的大山绵延至此竟戛然而止,远望酷似犁铧尖,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作铧尖。

生长的村庄

胡兴强摄/光明图片

  铧尖距武威百余里,居民原多为藏族。这里山大沟深,人烟稀少,各家散居于山口、山弯和河滩处。20世纪60年代,山外人沿河流徙,人渐聚多,过起了半农半牧的生活。

  人们沿着水渠平地起房,修几间“一坡水”土坯房,窗小屋暗,屋里盘一方土炕,铺条毛毡,厨房内砌个土炉子,摆上面箱、案板,就算是个家了。各家前无院后无场,四面敞开。房后垒上猪圈、厕所,再堆些柴草。房前水渠旁,一排高大的白杨树为拴马提供了便利。

  水渠和山根间为田地,开荒种地成了头等大事。父辈们在河滩上挖石整地、修渠引水,劳作不息。同时,放牧也要顾上。到了20世纪80年代,赶上大包干,各家种地放羊劲头足,有点积蓄后,便盘算着盖起独门独院的房子。

  于是,村子开始了生长。按集体规划,水渠移修到山坡根,留下一条土路,沿路两边修房。虽还是土坯房,但下挖地基,用石头、水泥和砂浆筑牢,地基之上的七八十公分用石头、水泥砌墙,石头按形状勾勒出花纹,墙上青砖压边,粉以白灰,再给椽子头钉上风檐板,用红油漆刷门窗,各家前有院后有场,倒也窗明几净、美观大方。

  岁月悄然流逝,村庄也拔节向上,由最初的十多户人家变成了七八十户。村里又一次修房,从打麦场一直修到靠近林场处,一座座砖木结构起脊的新房,煞是好看。又过了几年,平房已不能满足乡人需求,二层小楼开始拔地而起,院子入口安装轻巧的铁门扇,屋外抹上平整的水泥地,屋里则瓷砖铺地、PVC吊顶。家家户户还添置了摩托车,年轻人油门一轰就去了牧业点,再也不见昔日人背马驮的旧身影。

  日历翻到2010年前后,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喜庆日子,一条穿越祁连山、通往青海的公路开通了。平坦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一根根崭新的路灯随之拔地而起。自那以后,各家屋顶开始铺上各色彩钢,垃圾也有固定的堆放点,定时有专车清运。村里新修的房屋更加宽敞明亮,还装有节能高效的取暖设备,屋内院外装修时尚,堪称乡间别墅。不少人家门口还停放着皮卡车和小汽车——去浪凉州城,竟如同去左邻右舍家串门一样方便。

  如今,一条高速公路正沿河谷穿山跨河地修建,离村子几公里外的九条岭被开发成乡村生态旅游新去处,已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庄又有了新的发展维度……哦,生长的村庄!你既牵动着游子思乡的魂,也传递出时代发展的强音。

生长的村庄

欣赏更多“留住乡愁”全媒体作品,请扫描二维码关注。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26日 09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