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说“暑”字

来源:光明网-光明文化 发布时间:2023-09-06 14:00:04 浏览次数: 【字体:
  【雅趣说字】

  作者:金辉

  据报道,今年7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今年我国多地气温突破40℃,新疆吐鲁番最高气温52.2℃,火焰山景区地表温度达80℃。如此高温的日子,真像白居易所云:“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

  人们望眼欲穿,祈盼天降甘露,送来凉爽。因此,处于酷暑难熬之中的人们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想办法消暑。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酷暑严寒,日月运行,自然界之规律。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挥笔感叹酷暑之烦。东汉繁钦写的《暑赋》,谈夏暑之酷烈。《暑赋》云:“林钟纪度,祝融司节。大火飘光,炎气酷烈。沉阳腾射,滞暑散越。区寓郁烟,物焦人渴。煌煌野火,喷薄中原。翕翕盛热,蒸我层轩。温风淟涊,动静增烦……”

  其实,读许慎《说文解字》中的“暑”字,也能读到《暑赋》中的情形,而且从造字过程中可体味古人对暑之表达。

  甲骨文的暑字至今尚未发现,我们能见到最早的暑字是小篆(图①)。小篆的暑字为上下结构,由日+者两元件构成。

说“暑”字

  先说“日”字。甲骨文“日”是个象形字(图②)。不论甲骨文还是小篆的字形,其轮廓为圆形就像天上高悬的太阳,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辉。一看便可明白其义,为“六书”中的象形字。“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类别,分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许慎给“六书”之一的象形字的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简单言之,就是一看便能明白其字义,日字为最典型。

说“暑”字

  再说“者”字。“者”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者的甲骨文(图③),好像木柴着火,火星四溅,犹如在炊煮,即表示生火煮食或者围火言谈的意思。因此,“者”是“煮”和“诸”的本字。也许现代人有点难以理解,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内容日益丰富,“者”字的“生火炊煮”义消失,造字者便加“火”,另造“煮”代替;同样“者”为“围火言谈”义消失后,再加“言”,另造“诸”代替。

说“暑”字

  因此,“暑”为“日+者”,即顶着烈日在饮煮,其酷烈之义甚明。这使人联想到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句子。《说文解文》曰:“暑,热也。从日,者声。”可理解为,暑,天热如煮,天气灼热也。这在酷暑时,海滩上,游泳池里,人满为患,黑压压的一片,如同锅里的水饺在翻煮,也可称是事实的解释。

  古人认为“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顺便说说“寒”字。书法家林剑丹先生曾赠我一幅集句清人的对联:“文达掩通已叹冰乎寒过水;永和传雅可知青者胜于蓝。”多年来,林先生常用战国三晋古文字书写,古雅清秀之极,我十分喜欢。那天,我们谈到了对联中的“寒”字。

  我说,“寒”字不仅古气十足,而且有活灵活现的写实效果,就像是线条描绘,形象地表达寒字的含义。

说“暑”字

  他写的宝盖(即“宀”,读mián,音似“免”),就是房子的意思。屋内的中间站着一个人,四周塞了四棵茅草,令人想起寒风凛冽时,只得用茅草堵窗户,以御寒风,而人的脚还踩在着冰块上,寒意不时袭来。林先生含笑点头,赞同我的解读。其实,林先生笔下的寒字,与甲骨文(图④)、金文、小篆的“寒”字,同源近形。《说文》:“寒,冻也。从人在宀下,以茻薦覆之,下有仌。”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01日 16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