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博物馆,触摸中华文明强劲脉搏
编者按
考古博物馆,是集考古发掘、科学研究、文物保护等为一体的专题类博物馆,承担着普及考古知识、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历史研究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调研,先后参观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了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重大考古发现,并不时询问相关研究工作进展。
考古博物馆与一般的文博院馆有何不同?在这里能够看到什么、学到什么、体察到什么?让我们共同寻找答案。
小朋友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参观。侯国杰摄/光明图片
考古成果展现中国气派
讲述人: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 巩文
自1921年仰韶文化发现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走过了百年历程。100多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了丰厚成果。2019年,中国考古博物馆建设正式启动。几年来,中国考古博物馆一直在探索怎样用考古成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经说过:“考古是人民的事业,不是少数专业工作者的事业。人少成不了大气候。我们的任务正是要做好这项把少数变成多数的转化工作。”中国考古博物馆秉持“考古是人民的事业”理念,将经过田野考古科学调查发掘出来的文物从库房里解放出来,将生涩的考古学知识进行创造性转化;积极弘扬灿烂的中华文明、普及科学的文物考古知识,与人民大众共享百年考古学发展积累的考古成果,努力使考古成果惠及民众、服务社会,为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作贡献。
馆内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色。基本陈列以“历史中国 鼎铸文明”为主题,以绵延5000多年而不断裂的中华文明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历程为展陈主线,以中国历史研究院珍藏考古研究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标本精品和专题档案文献精华为主要展品,分为“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五个专题,重点展示从旧石器时代到近代不同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状况。
展览以严谨的学术研究为依据,传递最新的研究成果。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夏商周断代工程、甲骨文、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古代都城、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与体系等,都是几代学者的学术研究积累。同时,专家学者近年来在丝绸之路、南岛语族、海疆问题等领域的学术前沿探索,也在展览中得以体现。
展览还适时嵌入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历史学、考古学方面贡献卓著的十余位学术大师的介绍,致敬他们的学养造诣与学术成就。同时,展览充分吸收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两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展线上予以介绍。
博物馆是特殊的文化场所。贴近人民群众,就需要营造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文化体验。沉浸式体验是我们在展陈策划中努力实现的目标。我们努力使用多种手段,营造恢宏的历史氛围。视频呈现、多媒体互动、场景模拟等方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更加鲜活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考古博物馆的建设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尝试,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举措。作为新时代考古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做好考古研究阐释工作,有义务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生动、全面地呈现出来,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让全世界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历史研究院展出的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刘淮宇摄/光明图片
“考古语言”回溯古都记忆
讲述人:陕西考古博物馆馆长 孙周勇
让文物活起来,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新时代考古学的新使命。繁荣文化遗产事业,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是考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陕西考古博物馆从2012年开始筹建,2022年正式开放,定位为集科研、公众教育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展示考古工作和考古学科发展的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
陕西考古博物馆不只注重展品的艺术之美,更加注重其考古学价值,强调其所在的环境和蕴含的礼仪制度、社会习俗等信息。这里以考古人的视角全景式呈现多学科视野下的古代社会图景,设置了考古学史及考古学基本理论方法、文物保护技术常设陈列,梳理了考古机构、人才队伍和法律法规等发展历程,开辟了青铜、陶瓷、壁画等文物保护成果专项展区,将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古DNA等抽象科技考古手段融入考古发现实例。
陕西考古博物馆对平时难得一见的超大型考古遗迹进行了原状搬迁,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比如对周原遗址贺家铜轮牙车马坑和洞耳壁画墓超大型古代遗迹的搬迁,突破了遗迹本体结构对观展的制约,实现了观展视野最大化,做到了文物保护和观展体验的多赢。
我们对馆外空间也进行了规划和利用,布设了“陶语中国”标本墙等,将唐风园林建筑与馆外展览融为一体,以情景化的方式增强观众体验感。
博物馆坚持学术线与科普线双线并行。数字多媒体及物理互动装置构成的科普线,与考古编年谱系“陕西剖面”所构建的学术主线相辅相成,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观展需求。博物馆尾厅还借助5G网络技术,首次将展示维度从馆内拓展到田野考古现场,实时连线呈现考古工地实景,与观众共享重要考古发现的惊喜瞬间。
走进陕西考古博物馆,既能了解科学严谨的考古研究,又能获得通俗易懂的考古知识。这里有宏大的家国叙事,也有吃茶饮酒的生活日常。在这里可以看到,考古人员从一座墓葬的形制、一件遗物的年代、一块标本的质地和尺寸等最基础、最细碎、最生动的“考古语言”开始,复原出一个远古聚落的风貌、一个盛世都城的繁华,回溯出一个古都的记忆。
湖北考古博物馆展厅现场。资料图片
文物标本书写荆楚华章
讲述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方勤
读大学时,学习考古专业的我曾在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的石家河遗址实习。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考古机构,从此走上了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2013年,我出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所长。
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木兰湖考古整理基地基础上建设的湖北考古博物馆,收藏有湖北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历年发掘的来自200余处遗存的2万余件考古标本。考古博物馆里的有些展品很特别,有时候可能只是一道车辙,但作为考古迹象,它见证着当时的文明发展水平。用文物标本、考古学视角和知识向大众阐释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这是考古博物馆的独有特色和现实意义所在。
湖北考古博物馆里,与200万年前建始人、100万年前郧县人伴生的石器、哺乳动物化石,是人类起源的重要见证;鸡公山遗址出土石器、桅杆坪遗址陶片资料,是人类从洞穴走向平原和万年文化史的见证;城背溪、大溪、屈家岭、石家河文化的陶器、玉器和工具,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这些陶器、玉器、石制工具等文物组合,是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见证,同时也反映了长江中游与中原文明交流融合的过程。
从考古学角度讲,陶器是反映文化因素和文化变迁非常敏感的“指标”。比如,一个陶鬲的鬲足上用刀刻了一道槽作为装饰,这背后蕴含着许多文化信息——它是鄂东黄石大冶一带的地方特色,而与鄂西楚国都城纪南城有较大的文化差异;比如,大冶铜绿山发现了来自楚国都城纪南城的陶器,说明纪南城人与这里有交流。我们一般是以组合方式把这些陶器在考古博物馆中展示出来,比如高柄豆、粗圈足盘、小口广肩罐为组合的陶器,代表中原文化因素出现在肖家屋脊文化之中,反映出中原文化对长江文明的影响。
如何让这些收藏在库房的考古标本“活起来”?十年间,我一直在思考,还做了一些策展工作,比如湖北省博的“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以考古出土文物讲述了名不见经传的曾国历史,获得了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为了让考古文化在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中发挥独特作用,我们从2021年开始策划,举办了“千年文脉——长江文明考古展·湖北”“世纪工程——三峡考古湖北成果展”“长江文明数字展”等展览。在这些展览中,我们运用信息化手段向观众展示了大量数据,运用动漫形式,生动展示了三峡文物抢救过程。“长江文明数字展”挑选了代表上、中、下游的最具长江文明特质的100件文物,突破了地域和文物难齐全等局限,推动了长江文明传播。
今后,我们将更加重视考古博物馆的数字化应用,不断探索考古博物馆的更佳展陈方式,为观众带来更为逼真的沉浸式体验。
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出的周原遗址贺家铜轮牙车马坑。资料图片
“公众考古”坚定文化自信
讲述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山西考古博物馆副馆长 郑媛
在20多年的考古生涯中,我主要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及考古学研究、博物馆管理、公众考古实践研究等工作。作为一名80后,我曾主持山西区域黄河流域文物资源调查、临汾桃园新石器遗址、襄汾小王新石器遗址等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2009年,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发现,大家对考古工作感到好奇与关注的同时,还有很多误解。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考古学的学术意义和当代价值,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从事公众考古工作的初衷。
通过近15年的努力,山西公众考古的舞台越来越宽广,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且深入。在考古发掘现场举办公众开放日已成常态,各类考古公益讲座屡见不鲜。我们主办的“考古汇”微信微博新媒体科普平台也吸引了20万人的关注。2020年4月,山西考古博物馆的挂牌使山西公众考古这项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山西考古博物馆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原文庙,场馆本身就是古建筑群。馆藏主要为山西考古出土文物,展品都是考古科学发掘的重要遗迹遗物。策展人员也是考古科研人员,展览的考古学科色彩浓厚。我们的展陈对象独特,不仅有保护搬迁的史前建筑、窑址、古代水井、墓葬壁画等重要的大型古代遗迹,还有提取的炭化遗物颗粒、器内残留物、冶炼矿渣等微小遗存,以及积累的大量出土文物检测分析、测绘扫描、显微观察等数据资源。馆内正在展出的考古测绘科普展、考古绘图作品展,可以让公众更多地了解考古工作者记录、研究出土文物时所运用的方法手段。
近年来,我们陆续推出“燕姬的嫁妆——垣曲北白鹅考古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考古的温度——‘十三五’考古成果展”、考古出土生肖系列展等展览。其中,“燕姬的嫁妆”专题展览是第一个在馆内举办的考古新发现展览。陈展部在考古专家指导下做出了几套方案,北白鹅考古队仔细、全面地提取了整个墓地的出土文物,科技考古与藏品管理部邀请全国顶尖的科技考古团队,对出土文物中的残留物进行提取和检测。展览和与之配套的学术讲座、社教活动受到广泛关注,收获了诸多荣誉,同时公众考古部也从文物中选取适宜的元素,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
未来,我们将更突出科普性、学术性、互动性,让社会公众从出土的遗迹遗物标本背后,更多地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启发当下,展望未来。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李韵、李洁、张哲浩、张锐、李建斌、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川惠子)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1日 07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