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在李庄,我们能够收获什么?——读岱峻先生三卷本《发现李庄》断想‖蒋德均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14 15:34:07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李庄,我们能够收获什么?

读岱峻先生三卷本《发现李庄》断想

蒋德均

岱峻先生的新作《发现李庄》(三卷本),煌煌大观,于2023年6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有幸成为较早拜读该书的读者。三卷本《发现李庄》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大量珍贵的图片,全面记录、重现了傅斯年、陶孟和、李济、董作宾、童第周、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吴定良、李霖灿、曾昭燏、游寿、劳榦、罗尔纲等大师学者在李庄期间的学问事功和虽艰辛备尝却依然坚毅乐观的日常生活。

2023年6月27日岱峻在新版《发现李庄》首发式上(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第一卷《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是对战时李庄社会生态和科研院所“全景式”的呈现,本卷主体按迁到李庄的各个机构结构章节,基于对大量一手史料的收集与梳理,以及对于相关学人后人、亲友的第一手访谈资料叙写而成。作者重视田野调查,注重口述史的采集。作品资料全面、考证准确,又注重细节,叙述生动,保有惯常的优雅文笔,颇具历史感与人文温情,具有很强的文学可读性。

第二卷《一张中国大书桌》,是对战时李庄学人的“人物特写”,侧重讲述发生在李庄的学人往事,对傅斯年、李济、陶孟和、梁思成、劳榦、董作宾、梁思永、游寿、曾昭燏、庞薰琹、尹焕章、向达、罗尔纲、王献唐、叶雪安等学者做了细致入微的描摹,让昔日生活宛然眼前,人物性情跃然纸上。书中如实展现了一辈学人在战乱年代扎根山坳的学术追求和家庭生活,把社会生活与学术思想巧妙地勾连起来,呈现出历史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第三卷《一本战时风雅笺》,是作者历时二十余年,辗转海峡两岸、天南地北,搜集整理流寓李庄时这批学人的诗词文赋、往复信函及回忆文章。其中有大量首度面世的学人日记、书信及回忆录,是了解那个时代这些学人不懈研求与内心生活、还原历史不可多得的文本。全书配有珍贵照片,珍贵史料复活历历往事,风流慰藉,歌哭于斯,给读者别样的感动。

新版《发现李庄》(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岱峻与李庄是一世情缘,彼此照亮,互相成全。李庄往事因岱峻的书写而被外界所知,惊艳世界。岱峻因其书写李庄而被学界和读者广为认可。今天名声显赫的李庄,岱峻初版于2004年的非虚构作品《发现李庄》功不可没。岱峻也因对李庄的一往情深,因为李庄,岱峻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由记者成为了作家,由作家成为了学者,也成为了李庄的荣誉市民和代言人。

2023年6月27日,在《发现李庄》(三卷本)首发式读书分享会上,当主持人问我阅读后有何感受或收获时,我结合这些年来做李庄研究、创作长诗《李庄行》的经历与感受,回答了主持人的提问,分享了我的阅读感受:一言以蔽之,美。我以为,在岱峻先生的三卷本《发现李庄》中,我们至少可以获得以下五个方面的收获或美的享受。

2000年岱峻在李庄板栗坳牌坊头(岱峻 供图)

一是收获李庄的山川自然之美。

宜宾是一座具有2200年以上建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名有僰道、戎州、叙府等。因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始称“长江”,故宜宾也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城”或“长江首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长江上游开发最早、历史最悠久的港口城市之一。长江润泽了宜宾的山川田野,养育了勤劳的宜宾人民。宜宾还是著名的南丝绸之路的起点。李庄是一座具有2000年左右历史的古镇,境内有体现明清时期川南民俗风情的古街、古巷、粉墙、青瓦的四合院;有体现古川南建筑特点的庙宇,比如具有很高历史文化欣赏价值的禹王宫、东岳庙、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等“九宫十八庙”。这些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殿堂建筑的特点。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图像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镇内的张家祠堂、罗家祠堂、栗峰山庄、肖家院民居、羊街、席子巷等,风格古朴,此外,还可观赏领略反映川南乡镇民风民俗的婚俗节庆礼数表演活动。

除李庄古镇外,在它的附近,著名的旅游景点和风景名胜地还有:世界地质公园石海洞乡、中国最美森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蜀南竹海、西部大峡谷温泉、明清时期川南民居活化石夕佳山、世界之谜僰人悬棺、中国白酒之都五粮液、海峡两岸认同的哪吒故里、千年文脉圣地流杯池、国家历史文化古镇横江古镇、龙华古镇以及中国第二大人造城市森林公园翠屏山、享有“北青城、南真武”的著名道家建筑群等。

这些自然山川、风景名胜,在《发现李庄》(三卷本)中的不同章节,均有笔墨不同的描绘与再现。其呈现方式主要有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而更多的时候是两者的兼容并用。对千年古镇李庄的描写,我以为精彩之处多多,比如第一卷《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第一章《大地山河一担装,去后方》中的第三节《船泊李庄》,对李庄历史、地理、风物、土产等有过言简意赅而又生动有力的描写。酷爱旅游的人们可从这煌煌三卷本著作中,感知宜宾尤其是李庄的山川自然之美。

2004年岱峻(右)与李济之子李光谟在李庄长江边(岱峻 供图)

二是收获李庄的民情风俗之淳。

李庄是万里长江边上一个千年小镇,因抗战时文化学术机构西迁,衣冠南渡,因缘际会成了一座文化抗战的学术城,是与成都、重庆、昆明齐名的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当年,这些教育文化科研机构内迁,李庄以区区三千人的小小村庄,大义凛然,大气磅礴,向走投无路濒临绝境的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十六字电令:“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于是,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卓绝的1940年,在一个落木萧萧江水茫茫的季节,在一个五谷成熟农事收获的季节,距宜宾中心城区约20公里长江上游南岸的千年古镇李庄,迎来了一大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分别是来自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社会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以及中国营造学社等教育科研学术单位的学者学子及其家属。在李庄,他们终于安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继续他们不倦的研求,直至1946年秋才陆续离开李庄,前后历时六年。

内迁李庄的学者们与当地民众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将菩萨搬出去,请学者住进来”。李庄的士绅乡民以博大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和质朴淳厚的情感,接纳了自己的同胞,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和知识的火种,终得以保存与延续,而大师学者不废研求、科研报国,莘莘学子弦诵不辍、薪传火播。岱峻在三卷本《发现李庄》中,以大量未曾面世的诗文、日记、书信,经严谨考证、巧妙叙述以及大量田园考察、人物采访,得以全景式再现与重构当年的历史场景。李庄这座千年古镇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信件和电报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即可及时准确递达。从前的木鱼声、诵经声,变成了大学的读书声、讲课声。李庄从此由一个默默无闻的江边小镇,走进国人甚至国际有关人士的视野,成为中外闻名的、具有独特精神特质与文化符号意义的中国李庄,成为“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三是收获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气节。

1940年秋,来自国立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社会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以及中国营造学社等教育科研学术单位的学者和学子,终于在李庄——一个据说连军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地方,安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继续他们不倦的研求和艰苦的探索。这些怀抱科学救国、学术报国、教育报国崇高理想的学者和学子们,在贫病交加、饥寒交迫中,依然潜心治学、全心向学,坚持文化抗战,一批重要的开创性、奠基性的学术成果诞生了,一批令人景仰、光芒四射的学术大师成长起来了。须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是日本敌伪势力争取的对象。中国传统士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为五斗米折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中国传统士人的气节操守,深深地植根于他们心中,在国难时刻,他们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高贵的民族气节。比如大家熟悉的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当时他们的美国朋友费正清夫妇邀请梁思成到美国讲学,林徽因到美国治病,梁、林回信说,我的祖国正在受难,我们不能离开她。假如必须死在刺刀和炸弹下,我们也要死在自己祖国的土地上。当好友费慰梅到李庄访问、探视贫病交加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聊天时问道,假如日本人打到四川,你们怎么办?林徽因平静地说,前面不是长江吗?在岱峻的三卷本《发现李庄》中,作者在第一卷《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第七章《月亮田的营造学社》以及第二卷《一张中国大书桌》的《李庄的“太太客厅”》等篇章中,都有过详略不一的介绍和描写。作者以历史和文献为基础,实地考察、人物采访为补充,书信往来为印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场景,再现了历史细节,读之让人感慨唏嘘,泪眼婆娑,泣血椎心,摧肝裂肺……

四是收获深厚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与祖国在一起,与民族共患难,是梁思成、林徽因等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特质、家国情怀。科学救国、学术报国、教育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他们严谨治学、潜心研究的强大动力。毫无疑问,李庄抗战文化深深地蕴藏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珍视。这种精神自然应该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和丰富资源。除梁、林外,到李庄的大多学者都有留学海外的学术背景和海外关系,他们本可以远离战争,享受优渥的生活环境与优越的科研条件,但战端一开,他们不是逃避,而是谢绝亲友挽留,坚拒优越待遇,排除重重险阻,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层层阻难,毅然决然回到战火纷飞正在受难的祖国,以各种方式投身于保家卫国。比如李济,比如梁思永,比如周均时,比如丁文渊,比如童第周,比如李方桂,比如曾昭燏,比如夏鼐,比如吴金鼎等。而且这种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在这批大师学者的日常生活与教学科研中,以他们的学有所长报效祖国、服务抗战。战时中国的测绘科学重镇——中国地理研究所大地测量组,其代表性人物夏坚白、王之卓、叶雪安、陈永龄、方俊等,不仅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测绘人才;不仅他们成为了我国测绘科学的先驱和学科奠基人,而且培养的学生大多成为了海峡两岸测绘科学的权威和泰斗,继续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岱峻的三卷本《发现李庄》第一卷《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第九章,有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式的介绍与描写。

五是收获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强大的文化基因。

抗战时期,大批学人,从灯火阑珊的大都市,逃难到穷乡僻壤的小乡村,生活落差极大,缺医少药、缺粮断炊、空气潮湿……疾病、贫穷、悲伤没有击倒李庄的学者们,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守学术象牙塔,甘于清贫、坚守志业,淡泊名利地做学问、搞研究。每个学者都怀揣着自己的学术梦想,梦想吸引着他们在寂寞的学术人生中默默坚守,顽强前行,不断攀登。离开都市,颠沛流离,没有了曾经安宁的生活环境和优裕的生活条件,坚持留在抗战大后方,怀着“文化不灭则其国不亡”的坚定信念,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投身中华文化的整理、研究、发展和传播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文化抗战,使得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得以保存、赓续和发展。这些学者们深知,一朝一代的政权更替并不可怕,比王朝更替更为可怕的是中华文化的消亡与泯灭。他们在国难当头、亡国灭种的危亡之际,自觉担负起了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在艰难困顿、颠沛流离中坚守节操,坚持文化抗战。当我们读到岱峻的三卷本《发现李庄》对中国现代考古之父李济一家的悲惨遭遇,以及中国现代考古学奠基人梁思永的带病坚持科研时;当我们读到“孤独的强者”中国社会学奠基人陶孟和痛失爱妻的伤心,以及史学大师劳榦无钱给母亲治病而痛失母亲后哭干眼泪哭哑嗓子时;当我们读到曾傲视王侯的傅斯年而今为了山沟里“史语所”书生们的果腹,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来请求关照时……我的心在痛,我的泪在流。今天,岁月虽不静好,相较之下,我们还有什么坎坷不能翻越,还有什么困难不可克服!

作者简介

蒋德均,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古代文化、地方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写作》《商务与政务写作》主讲教授。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以及纪念馆展陈策划与撰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册,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刊发作品和文章。作品选作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材。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等学术著作6部,文化随笔集10部,《文生抒情哲理诗选》《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等诗集2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册,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文章入选全国高考语文阅读材料和党政领导干部学习材料。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图源:封面新闻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