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城 与文化相约
9月14日至15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将在北京市东城区举办。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根植于心的文化担当,融入血脉的文化自信,触手可及的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让这里的文化建设成果和文化事业发展不断发挥着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文化生活 触手可及
近年来,东城区将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市生活服务圈,在北京市率先建成覆盖均匀、便捷高效的“十分钟文化圈”,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1平方米。步摇制作、衍纸艺术、茶道雅集、中式插花……周末午后,在胡同小院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令人目不暇接。美后肆时、角楼图书馆、27院儿等集生活美学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新型城市文化空间,让居民不出胡同就能近距离接触文化艺术。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肖向荣看来,书店、剧场、博物馆是城市灵魂的三件宝,它们承载着一个城市的记忆。据悉,东城区利用各类腾退空间拓展文化新场景,40家演出剧场为城市注入艺术活力,37处博物馆带领群众探古寻今,190家实体书店营造书香满城。
“生活在东城区的小朋友,他们的戏剧生活非常丰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说,每个周末,剧院两个剧场都会上演多场高品质、低票价、公益性的儿童剧。在“戏剧东城”的发展理念下,儿童戏剧文化日趋繁荣。肖向荣也回忆起了与东城居民相处的往事,在宫墙殿瓦间触摸历史,在胡同巷陌中寻访传统,他感慨地说:“在东城生活的居民,他们把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融入血脉。”
文化传承 全民参与
漫步东城,传统中轴线纵贯南北,展现独一无二的空间秩序。近年来,东城区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先后完成社稷坛、太庙、皇史宬等一批重点文物腾退,开展钟鼓楼保护修缮和北大红楼周边综合整治,打造永定门北望中轴线景观视廊,让中轴线古都脊梁壮美呈现。
当北京市2011年启动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时,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便开始担任申遗文本编制团队的负责人,他亲眼见证了北京中轴线保护对老城保护、城市更新以及文化传承的作用。
“在中轴线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东城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城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也在不断得到强化。”吕舟以钟鼓楼为例介绍,现在登上钟鼓楼南望,北中轴线风貌尽收眼底。
吕舟认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保护工作的重要方面。他介绍了他在东城的所见所感: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来听讲座、看展览;东城区的老字号不断研发迭代中轴线主题产品;走进中小学,学生们画中轴、谈中轴……近些年东城文化传承的方式日趋多样。
“这恰恰反映了东城区文化建设的新成就。”吕舟总结,在东城,活化利用中轴线已经不拘泥于利用文物空间这一种方式,而是逐渐变成了社会共同参与的事。
文化产业 高速发展
近年来,东城区着力建设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文化产业建设培育出了“文化+”新模式,打通了文化链与价值链。
据东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2年底,东城区“文化+科技”企业全年实现收入212.3亿元,占东城区文化产业收入比重为19.0%,达到“十四五”时期以来最高点。
戏剧创作、文化演出、露台商业、共享办公、文化消费、企业孵化……老旧厂房中生长出的“胡同里的创意工厂”不断升级改造,目前东城区47家文化产业园不仅是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地、优质企业的集聚地,更在逐渐成为城市更新的承载地、生活美学的新高地,引领着城市美好生活。
据介绍,2022年,东城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5.4万人,累计实现收入1117.3亿元,收入总量保持北京市前列。
“东城深厚的文化资源与底蕴是发展文创产业和文创园区的核心优势。”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专家顾问奚大龙分析,东城区构建起“金融加速、贸易扩容、园区提质、项目带动”的文化创新、融合发展新模式,以“文化+”融合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构建起吸引重大文化产业落地发展的强磁场。
在东城区,文化赋能首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比比皆是。专家学者也一致认为,东城区已经迎来新的文化高速发展时期。
(光明日报北京9月11日电)
《光明日报》(2023年09月12日 09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