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坛】李后强:公共治理的“沐川样本”

作者:李后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24 14:19:17 浏览次数: 【字体:

公共治理的“沐川样本”

李后强

2004年,我曾来沐川调研教育扶贫,考察了几个乡村,与当时县委主要领导研究发展战略,交流很畅,收获很大。这里的黄姜、白姜、苦笋、甩菜、绿豆、乌骨鸡、金银花等,味道很好,至今记忆犹新。近20年后再次来到美丽而富有个性的沐川,十分愉悦!

2023年9月23日,李后强教授在双城经济圈公共治理研究院“星空会”上的发言(作者供图)

在沐川县进行公共治理试验,是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的探索,因为这里的县情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能形成可复制性和可迁移性的案例。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四川建强建好国家战略大后方看,沐川的探索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和示范性。

沐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长江上游岷江、大渡河、金沙江之间的三角地带,是颐养之城,绿色之城,醉氧之城。全县面积14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8万余人。沐川平均海拔高度397米,是一块“四面环山,两河水绕”的冲积平地,森林覆盖率达78%左右,被誉为“天然氧吧”和“绿色明珠”,是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全国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沐川县领导总结县域资源禀赋优势为“空气富氧、土壤富硒、水体富锶、地下富矿”。沐川县天然富硒土壤达105.5万亩,在乌蒙山片区38个县中面积最大、硒含量最高,为打造“中国硒都”提供了坚实支撑。沐川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紫茶之乡”“中国魔芋之乡”,并且“沐川魔芋”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竹子、紫茶、魔芋”享誉全国,加工产品远销海外。沐川地处双城经济圈,背靠成都都市圈,距成都240公里、乐山100公里,G213线、G348线贯穿全境,“乐宜”高速公路倚境而过,“仁沐新”高速公路、“五沐”快速公路建成通车,“乐西”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是四川连接云南,乐山进出大小凉山的重要通道和交通节点。沐川是国家战略大后方的组成区,都市圈的协同区,必将成为“未来产业”培育的基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良田,大型企业投资的热土。

秀美灵动的沐川县城(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学术界认为,公共治理是由开放的公共管理与广泛的公众参与二者整合而成的公域之治模式,具有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依据多样化、治理方式多种化等典型特征。民意是公共治理的“优质资源”。群众的意见建议,民声民怨,必须及时掌握。公共治理的关键在信息畅通、准确、全面,核心在主体平等、依法、担责,前提是方式要多元、民主、协同。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绿色化技术在地方公共治理领域大有可为,前程无量。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易诚智讯联合研究院和双城经济圈公共治理研究院对此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取得了国内领先成果,值得关注。

2023年9月李后强教授在沐川县调研留影(作者供图)

沐川县具有区位不好生态好,山河不新观念新,海拔不高站位高,县城不大能量大,产业不优产品优,财力不强活力强等特点。近年在公共治理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县综治中心成立于2019年4月,设指挥大厅和研判中心。其中研判中心平台涵盖视频融合共享平台、应急综合指挥平台、综治智慧化应用系统平台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系统平台,对接市综治视频会议系统、市心连心视频会议系统和县、乡镇综治视频会议系统。指挥大厅接入公安、水务、交通、教育、气象等视频系统,实现应急指挥智能化,科学化。内容涵盖“四个一”,具体为:

搭建“一个平台”。建立“县级公共治理指挥调度中心”,把各业务系统平台数据资源进行嵌入整合,实现上报下传数据资源共享。

组建“一支队伍”。将全县公共治理相关部门及各支队伍进行整合,统管联动,强化基层治理力量。

织密“一张网格”。按“县—乡统网、社区划网、上下联网”的层级关系,把社区组织、巡查处置队伍、小区院落物管等融入智慧调度中心平台,实现全面覆盖管理。

完善“一套机制”。以“事件”为导向,各管理层级依托指挥调度中心实现“网上办公、一键处置”。平台运行区分“监督、指挥、处置” 3个版块和7个环节,形成工作体系闭环。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数据融合分析,推动基层治理高效化、精准化、智能化。

充满绿色希望的沐川(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沐川县新一代公共治理平台”是以管理创新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整合各方资源,逐步建成集社会服务、公共治理、应急处置、应急指挥调度为一体的公共治理创新体系。该项目以电子政务外网和安全专用网络、无线网络为通道,通过开发部署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公共治理服务软件,促进城市“人、地、物、情、事、组织及公共设施”管理信息化,提升了社会公共治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沐川县公共治理中心实现了“五个化”目标:

一是基础设施耦合化,统筹全网资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各类资源,建设全县统一的协同耦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民服务高效便捷,提高了百姓满意度。

二是公共治理精准化,实现快速响应。把业务梳理成为“日常”和“应急”两部分。日常业务基于网格化治理理念,实现基础数据有效更新,着力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应急业务基于多灾种监测预警、公共治理基础数据和结构化预案的协同联动,快速精准解决预警、现场控制、救援、转移、安置等一系列应急领域的“堵、难、慢”问题。

三是社会防控立体化,确保触角全覆盖。创新社会治理防控手段,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利用,构建线上线下防控全覆盖格局。

四是业务工作平台化,促进数据协同。建设全县统一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协同视频资源、地理信息资源和政务服务资源,完善全县公共治理基础数据库和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库,实现工作条线协调和数据协同。

五是指挥调度一体化,辅助政府决策。通过公共治理平台建设,将全县各部门、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联动起来,实现指挥调度一体化,有效支撑“日常”业务运行和“应急”业务及时响应的整合需求。

沐川竹海(沐川县委宣传部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沐川通过公共治理中心建设,做到信息掌握及时、管理规范、预防处置快捷,使整个业务环节更加灵敏、畅通、高效,推动基层“智慧治理”与“智慧应急”迈上了新台阶。沐川县做法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下协同、左右协调,以大保障措施消除“黑天鹅”事件,以高科技手段防控“灰犀牛”风险,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构建共建共商共治共享的大格局,初步形成了“沐川样本”“沐川经验”,在结合中央提出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进行充实完善提升后,可在四川甚至全国推广。

(此文系2023年9月22日李后强教授在沐川县调研和9月23日在双城经济圈公共治理研究院“星空会”上的发言摘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后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