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李后强:运用“三大原理”助推都江堰更好发展
运用“三大原理”助推都江堰更好发展
李后强
热烈祝贺“都江堰青城山研究院”成立1周年!在周岁时点看,研究院一年来成果丰硕,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知名度和美誉度很高,成为多地效仿的模版,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突出,值得珍惜和大力支持。
这些年,都江堰克服重重困难,各项工作取得骄人成绩,实属不易,值得敬佩和学习。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域120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2.3%、城市建成区面积48平方公里,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成都平原核心水源涵养地,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世界文化、自然、灌溉工程“三遗之城”,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府旅游名县。近年,都江堰深入推动世界遗产山水文旅新城、生态优先宜居公园新城、产业创新开放宜业新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城、民生幸福智慧治理新城“五大新城”建设,效果显著,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前行。
都江堰水利工程(何勃 摄,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一年再次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致辞时说,“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他引用苏东坡文章说:“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作出了“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四个发力”等重要指示。全面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成都落地生根、见行见效,要以“四个发力”为主攻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进一步提升成都的活力和幸福感,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成都篇章。
2023年7月28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成都市金牛宾馆天府楼大厅,习近平和彭丽媛同国际贵宾在一幅名为《天府之源》的水墨画前合影留念。画中所绘景象正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的各项工作中,要从“新质生产力”和四川建强建好“国家战略腹地”来思考都江堰发展方略,研究破解难题方案。爱因斯坦说过,“所有困难问题的答案都在另外一个层次”。因此,都江堰的答案都在“另外层次”,应该用好“三大原理”。
一是高开放原理。只有大开放才有大发展,只有高开放才有高质量。这是诺贝尔奖得主普利高津“耗散结构”的精髓。孤立系统必然死亡,系统必须与外界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才有生命、才能进化。都江堰必须进行高层次开放,就是党的二十大定义的规则、规制、标准和管理的制度型开放,这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第三次开放。都江堰应在教育、企业、金融等系统率先全面开放。全力打造天府国际会客厅,持续用好大运会“溢出效应”,力争在友城拓展、外事活动、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积极融入“五区共兴”和都市圈,深化与阿坝州在文旅、生态、能源等方面全方位战略合作,加快“都四山地轨道”建设,联动三星堆、三苏祠、成都大熊猫基地等知名景区,共建都市圈精品旅游环线。突出重点片区协同发展,与成都市国有平台公司加强合作,创新推进片区综合开发。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路径,精心谋划区市县结对发展,积极对接青羊区、高新区、天府新区,创新“双向飞地”。
二是再造形原理。都江堰文旅资源转化不足,核心功能显而未彰,入境游客人次不多。都江堰品牌很响亮,但已经老化,对于新生代年轻人没有吸引力,对于Z世代人群没有太大关联度,他们不清楚都江堰的辉煌历史与伟大思想。必须克服“遗产悖论”,针对新型消费人群新的爱好和需求,重新设计都江堰形象,提高青年关联度,增强亲和力。基因不变,内核不改,“外衣穿着”可换。重新化妆打扮,展示新时代新形象。努力促进“快进慢游”的综合交通体系畅通,建好往返“双机场”快速通道与智慧停车场,完善旅游救助配套,旅游免签、免税购物等政策配套,吸引国内外青年游客,争取常住都江堰。
三是库珀对原理。因为超导产生原理,他得了诺贝尔奖。核心思想是对立统一,“化敌为友”,组成统一体,使运动阻力为零。美国科学家里昂·库珀(Leon Cooper)1956年提出了电子在运动过程中通常是两个电子结伴而行的理论:两个电子之间通过交换声子(Phonon,晶格振动的能量子)形成束缚态,正如一对恋人相互交换信物形成恋爱关系一样。同时,这两个电子之间还受到库仑力的排斥力的作用。正是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才使这两个电子彼此挨近而又保持一定距离,组成电子对──库珀对(Cooper Pair)。巴丁、库珀和施里弗三位科学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超导微观理论(BCS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前人发现的各种超导现象,为此,三人分享了197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简单地说,两个自旋为1/2的电子(费米子)以弱耦合形式组成上下自旋的双电子对(玻色子),就是“库珀对”,在一定温度下能克服晶格阻力成为电阻为零的超导体。都江堰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形成沉重债务负担,使得都江堰现在仍在“流血”,财政难以拿出真金白银投入基础设施、公服配套、功能提升、产业引育等方面。都江堰化解债务要用“库珀对原理”,把债务与债权双方统一起来成为“库珀对”,使得发展阻力为零。
山水小城都江堰(何勃 摄,图片来源:四川文旅厅)
成都贯彻落实“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要求,应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自觉担当极核城市责任,为双城经济圈尽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贡献成都力量。都江堰要积极融入“双城记”“都市圈”,在成都都市圈中发挥好激化、活化、催化作用,成为亮点、支点和焦点。在巴蜀文旅走廊建设中主动担当作为,抢抓成渝两地申请设立国家文化和旅游创新改革试验区、成都支持加快开行巴蜀文旅走廊旅游专列等机遇,在与南川、大足、铜梁等城市联合营销、景区互动的基础上,深化产业培育、节赛会展、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打造服务成都、链接全省、辐射川渝的巴蜀文旅走廊综合枢纽。
贯彻落实“四个发力”重要指示,都江堰应该有“四个行动”——
一是落实“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人尽其才行动”。从理解“人”出发,从其现实性上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心、关爱怪才、歪才、奇才,充分利用都江堰独特优势,建立全国甚至世界“人才共享”机制,建设科学家创新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宜居家园、低价租房。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突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打造服务战略腹地建设的创新策源地。都江堰对人口和经济吸附能力不强,近十年人口机械增长率从3.2%下降到1.87%,大学生本地就业率仅为2.4%;土地价值、生态价值、新兴要素价值转化不充分。应培育要素集聚优势,聚焦市场主体敏感要素,着力引育技术创新专家、市场化商业化人才,发挥成都东软学院等资源优势,引进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落实数字经济发展的配套支持政策,做实人才引育、空间载体、成果转化、专业政策支撑。
二是落实“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建圈强链行动”。都江堰未经过充分工业化,现代产业能级偏低,实体经济质量不高,传统制造业产值占比超50%,绿色食品等产业链还处于起步期。房地产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17.9%,软件、信息、商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不高。本土上市公司仅1家,民营企业进入成都市100强仅2家,亿元以上纳税企业较少。应努力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推进支柱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和国家级创新平台,公共研发、检测认证等核心基础平台。紧盯数字文旅、智慧康养、数字总部、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加快招引细分领域“链主”企业,组建都江堰数字产业发展公司,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快速形成产业集群优势。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黑龙江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生产力三大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都发生了质变,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推进,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一定要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培优筑强环境友好型制造业,做强天府好水、旅游装备两大绿色优势产业链,抢抓预制菜领域新机遇。提质升级现代服务业,落实服务业赋能融合计划,推动“以楼聚产、以林聚产”,构建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单元,大力发展软件产业,推动信息、金融、物流、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成势。支持生活性服务业适旅化转型升级。
三是落实“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经营乡村行动”。脱贫攻坚后,乡村基础设施都具备了,要用好用活这些设施,努力经营乡村,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公园城市乡村表达,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文化新动能。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坚定扛起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完成耕地恢复等目标任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围绕十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首开区”,建设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争创省星级园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创建,培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行村。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鼓励通过入股、出租、转包、联合经营等方式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提升打造川西林盘,推动资金、人才等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推动农商文旅体医融合发展。激活“青城山景区+时尚度假商业聚落”“融创文旅城+熊猫家园”“灌县古城+旅游特色街区”三大主力商圈消费活力。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做优做强“天府粮仓精灌区”特色功能,积极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深挖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都江堰片区。
四是落实“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绿色发展行动”。坚决践行“两山理念”,坚定扛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坚定不移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保护好“天府之源”,喊响“敬仰李冰父子,保护都江堰灌区”口号,加快建设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守牢生态环境底线,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体现上游水平,推进引大济岷、大熊猫栖息地生态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推动生态价值转化,用好全域920亿元的GEP核算成果,积极开发川西林盘、天府绿道、造林管护等碳减排项目,争取实施“流域治理+片区开发”EOD模式试点,稳妥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水权等资源交易试点。推行低碳循环节约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严格项目招引环评、能评和耕评,严禁新上“两高”项目,探索新型供地模式,加快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攻坚,广泛开展节约行动,倡导绿色简约生活方式。
都江堰宝瓶口(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为落实“推进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要求,都江堰要大力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遗产复活”工程,让世界遗产活起来、火起来,擦亮“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助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推动重点片区能级提升,聚焦城市核心功能,构建“都江堰——玉堂窑——熊猫谷——芒城遗址——青城山”世界遗产文旅主轴,提升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培育“大遗产、大灌区、大青城、大熊猫、大冰雪”五大IP旅游产品矩阵。强化文化弘扬和文物保护,精心规划玉堂窑、芒城遗址等考古遗址公园,深入推进水文化博览馆、都江堰、青城山等博物馆群落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销,办好双遗马拉松、都江堰放水节、“新十二月市”等节赛活动。大力发展具有都江堰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用好天府好水、青城茶艺、川西盆景等亮相大运会的契机,优化产品设计和营销宣传,打造特色文创产品矩阵。
为落实“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要要求,都江堰必须深刻吸取“蜀道集团金阳8·21事件”的惨痛教训,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进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断筑牢都江堰现代化建设的安全屏障。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姚叶红 作 (图片来源:又见都江堰)
“古有大都会,今见都江堰。”都江堰应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工作中走在最前面,积极参与构建向西开放战略高地,深度融入国际竞争新基地,成为“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都江堰”,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都江堰气象”。
(此文系2023年9月21日李后强教授在“都江堰市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后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