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剧展现当代社会生活新貌
作者:张智华、王瑞彬(分别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助教)
随着时代发展,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元,从结构、分工到观念,实现了全方位的现代化转型。这些变化直观地反映在近年的家庭剧创作中:《小满生活》从一对夫妻决定换房后发生的故事入手,传达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的生活理念;《熟年》透过一家三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现实困境,思考成年人需要面对的诸如婚姻、养老、职场等问题……这些家庭剧如同人民精神面貌和时代精神气质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多样的社会表情、多种社会关系,蕴藏着当代语境下人与自我及他人的相处问题、人与家庭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及其背后所隐含的现代思想与传统观念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因此,从家庭的现代化转型角度分析近年来家庭剧的艺术特色和价值取向,将为动态把握家庭剧创作轨迹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现状提供独特视角。
家庭结构:
从大同小异到丰富多样
学界普遍将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改变作为现代化家庭的重要判定标准。这些年,基于城乡间流动人口数量庞大、人口老龄化等原因,中国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家庭规模有所缩小,由已婚夫妇和未婚子女两代组成的核心家庭,替代了由父母、一对已婚子女及其它家属组成的主干家庭,成为中国社会主流。“一人户”“二人户”占比大幅提升,独居青年、空巢老人等特殊家庭形式成为社会需要关注的重点。
电视剧《八零九零》剧照 资料图片
家庭结构的改变,反映在家庭剧创作上,表现为诸如《小满生活》《大考》等以核心家庭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家庭剧大量涌现,以及聚焦“一人户”的《故乡,别来无恙》、聚焦堂姐弟关系的《龙城》等表现特殊家庭形式的电视剧出现。这些作品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中国家庭形态,并从“要不要生二胎”“父母怎么养老”等与现实息息相关的话题切入生活肌理,构建社会问题的讨论场域,从而激发大众对家庭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诸如亲子关系、夫妻感情、代际沟通等挑战进行理性思考。
家庭结构的改变影响着人们的家庭观念。创作者以敏锐眼光捕捉到这种社会思潮,在取材上与时俱进,不再拘泥于描写传统的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对你的爱很美》《以家人之名》《八零九零》分别呈现“一女两爸”“两爸三娃”“两个年轻人和一群老人”的特殊家庭模式,表现在生活中相互陪伴,或具有养育之情的家人故事,激发观众对“血缘和养育之情孰重孰轻”等话题的讨论,诠释“血缘无法定义亲情,但爱可以”的主题。这不仅创新了家庭剧的叙事形态,还深化了大众对家庭的理解,描绘出一幅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
社会分工:
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
女性形象撑起了家庭剧的“半边天”。随着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女性就业、创业,活跃于各行各业,参与越来越重要的社会分工,也在家庭事务管理上拥有更多话语权。相应地,家庭剧的人物塑造也发生了深刻改变。以往一段时间里,家庭剧大多以男性角色为主导,女性角色以男性角色的从属或男性凝视下的“他者”形象出现。近年来涌现的家庭剧创作则跳出这种女性形象塑造标签化的窠臼,正视女性坚忍不拔、能谋善断、独立自强的个性魅力,自觉回应“荧屏需要什么样的女性角色”的创作之问。《心居》中的顾清俞、《熟年》中的张春梅等一批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脱颖而出。她们勇于探索家庭身份以外的人生可能性,无论在家庭中,还是职场上,都拥有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
电视剧《对你的爱很美》剧照 资料图片
近年来,男女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很多家庭打破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开始按照实际情况分配家务劳动。《乔家的儿女》里的乔二强、《少年派2》里的林大为,武能做饭、打扫屋子,文能辅导孩子功课。《对你的爱很美》中的王大山,《完美伴侣》里的孙磊,更是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被网友戏称为“家庭煮夫”。家庭剧创作让越来越多男性角色参与家务劳动,这种人物设置正视男性对家庭事务的价值和贡献,表现女性和男性作为一个家庭共同体,在平等地位基础上相互扶持,共同为社会、家庭、生活努力奋斗的故事,对营造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做出有益尝试。
创作观念:
从聚焦矛盾到发现美好
进入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成为剧集宣发的重要阵地,一部剧的话题越多,越有可能引发观众热议和舆论关注,成为出圈爆款。有一段时间,部分创作者为提高话题度,把“一地鸡毛”当成创作关键词,刻意设置各种极致的戏剧矛盾和畸形的家庭关系,放大第三者插足、婆媳不和等家庭问题,一味渲染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这种对家庭危机的过度演绎、对社会问题的夸大描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众对家庭、社会的认知,容易造成他们道德观念和生活认知的偏差。近年来,创作者意识到这一问题,纷纷秉持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使家庭剧走出了“家斗剧”的泥淖,实现从凭空地想象生活向深刻地挖掘生活,从铺陈一地鸡毛向品味人间烟火,从聚焦尖锐矛盾或表现虚幻表象,向关注温暖现实、思考人生意义的转型。
电视剧《父辈的荣耀》剧照 资料图片
《我们的日子》以三个家庭两辈人为缩影,展现家庭这个紧密的小团体,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能为人们提供坚实后盾的重要作用。《小满生活》里中年夫妻面临要二胎而房子不够住、要换房而买房钱不够等实际困难,始终彼此理解、相互扶持,一起承担来自外界的压力。还有《龙城》《熟年》等,家庭成员之间虽有龃龉碰撞,却也懂得沟通交流,彼此关爱照顾,成为对方的加油站和避风港。这些作品呈现矛盾时会努力寻找化解矛盾的良方,彰显影视创作对家庭生活乃至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注温暖现实,还要善于使用丰富的生活细节和独特的艺术巧思直面矛盾、分析问题、化解冲突。《父辈的荣耀》中,梁凤勤推动三道沟林场全面停伐、申报国家公园的工作,给养父顾长山这位老林业工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剧中没有过多地描写顾长山对梁凤勤的不理解和梁凤勤对顾长山的劝说,而是以顾长山接待小学生参观林场的剧情,使矛盾刃迎缕解。当顾长山自豪地向孩子们介绍伐木工作时,孩子们不但不崇拜他,反而说他是“光头强”,破坏环境。这让顾长山陷入沉思,慢慢意识到伐木对子孙后代生活的危害,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在当下时代的重要意义。创作者用这种看似琐碎的“闲笔”,编织叙事纹理,缝合故事情节,把家庭与时代、小人物与大历史联系起来,回应人们普遍关切的问题、存在的困惑,进而提供价值引导与精神引领。
电视剧《大考》剧照 资料图片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在这种“个体信号强”的时代里,家庭剧在维系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乃至社会氛围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创作者应认识到,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家庭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不仅是食于斯、饮于斯、歇于斯之地,也是血脉、亲情、人伦、精神归属的集合体,承载着“你从哪来”“你是谁”“你存在的意义”“你到哪里去”等人生命题的答案。从这个角度切入创作,真实讲述家庭故事,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努力使“糟糕的个性化”变成丰盈饱满、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形象,将“琐碎的小情感”升华为人间大爱,把社会历史嵌进世态人情的脉络里,将生活悲欢放到时代风云的幕布上,这应是未来家庭剧创作应该坚守的根本方向。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20日 15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