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让原创成为主流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4-03-30 14:00:05 浏览次数: 【字体:
  【影视锐评】

  作者:彭成(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随着改编自韩国电影《季春奶奶》的电影《灿烂的她》上映,改编自日本电影《百元之恋》的电影《热辣滚烫》票房突破34亿元,翻拍海外IP的影视作品以及影视界热衷于翻拍海外IP的创作趋势再次引发大众热议。

  “翻拍海外IP”,可谓近年来影视创作的一个关键词。《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改编自西班牙电影《篮球冠军》;《二手杰作》改编自美国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超能一家人》翻拍俄罗斯电影《超能力家庭》……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登上院线的翻拍海外IP作品已有十多部,且涵盖不同题材类型。

  创作者为何对翻拍海外IP如此青睐?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相较于开发周期长、结果难以预测的原创,以及已为很多人熟知的国产IP,部分创作者更倾向于改编经过市场检验,票房和口碑较好,故事情节相对成熟,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又有一定神秘度和新鲜感的海外IP,这样创作效率相对较高,投资风险相对较低。不仅如此,翻拍海外IP,还可以激发观众围绕翻拍作品与原作相比删减或增加了哪些人物情节,为何这样处理等问题展开讨论,从而借助原作的知名度扩大翻拍作品的文化空间和影响范围。

  但是,翻拍并非影视创作的终南捷径。海外IP诞生于与中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拥有独特、自洽的文化逻辑。如果只是照搬照抄,在改编过程中不能秉持原创精神,从根本上观察中国人的生活,站在中国观众的立场去思考,以独特的艺术巧思弥合文化差异,作品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近年来,翻拍海外IP作品的口碑评分大多低于原作,在及格线上下徘徊。比如悬疑片《瞒天过海》关键剧情的走向、特定节点反转的设定,以及结局与原作如出一辙,故事发展已被熟悉原作剧情的观众预测到,惊险刺激程度大大减弱。电视剧《深夜食堂》将原作中日本的居酒屋文化生硬插入中国故事里,让熟悉路边摊、大排档的中国观众产生违和感。电影《人潮汹涌》里冷面杀手与群众演员互换身份的故事,也因剧情设定过于离奇,脱离中国社会实际,难以引发观众的深层情感共鸣。

  翻拍之作翻车的例子多了,就给观众留下一种印象——翻拍海外IP就是“炒冷饭”,代表主创团队原创能力匮乏、创作诚意不足。近年来,每当有翻拍片登陆影院,就会激起舆论关于翻拍是不是“东施效颦”的讨论。2023年年底,某制片公司官宣将要翻拍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争论。不少网友甚至展开二创比赛,各地版本的“花束般的恋爱”故事次第涌现。搞笑之外,足见观众对于“翻拍海外IP”的唱衰心理和诚心拷问。所以,影视市场上,片方主动将翻拍作为营销话题的情况越来越少。比起借力原作的知名度,他们更在意观众对主创能力和诚意的看法。一边是创作上对翻拍海外原创IP的趋之若鹜,另一边是宣传上对翻拍海外原创IP的遮遮掩掩,业界的矛盾心态可见一斑。

  当翻拍形成一种创作风潮,就容易导致行业原创意识缺失,原创能力萎缩。一个国家影视业的健康发展,始终要依靠原创精品不断涌现的强力支撑。尽管海外IP具有一定商业价值,也不宜一味依赖、过度开发。中国要想成为影视强国,就要提高原创能力,弘扬原创精神。一方面,有关部门可出台相关促进政策,鼓励原创。比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原创作品的制作推广。对参与原创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优惠。对优秀的原创作品及其创作者进行表彰奖励。设立原创影视基地,为创作者提供优质的创作环境和资源,包括设备、场地、资金、技术支持等,降低创作成本,提高创作效率。加大对原创作品的市场推广力度,包括影院、电视台、网络平台、影视节展等渠道。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交流,引进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技术,推动本土原创与世界接轨。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影视创作人才,强化“剧本为王”。高校、教育机构可与影视公司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资源,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原创事业。加强剧本创作培训,培养优秀编剧人才,通过剧组实践活动,传授剧本写作实战技巧。提高编剧环节的投入,激发编剧创造力。

  俗话说,“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让影视创作充满原创动力、焕发生命活力,与其绞尽脑汁一再站在外国IP的肩膀上止步不前,不如扎根中国火热的现实生活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之中,从策划、制作、播出,每个环节都拿出创新的态度,创造的勇气,共同努力创作出更多新的优秀作品,让原创精神成为创作主流,这样才能为影视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上破浪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光明日报》(2024年03月27日 15版)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