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资治】长征精神巴蜀印记的时代价值与保护传承的思考①——以凉山州长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成效为例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课题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30 14:41:01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3年第5期

长征精神巴蜀印记的时代价值

与保护传承的思考①

——以凉山州长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成效为例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课题组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典型性标志性精神标识,具有深厚历史渊源与现实依据,长征精神继承发展了伟大建党精神,为延安精神形成奠定坚实基础。从横断山到大巴山间的巴山蜀水,即以四川为主体,是长征红色资源富集区,也是长征精神形成的重要载体和区域,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都发生在这个区域内,在巴山蜀水留下的长征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大战役、重要战斗的旧址遗迹,是长征精神的载体和烙印。红军三大主力长征期间在巴蜀区域内转战近20个月,10个市(州)、69个县(区)留下红军将士足迹。长征精神的巴蜀印记可概括为八个最:是红军长征经过地域最广、行程最长、时间最久的区域;是革命战略重心由南向北转移最关键的区域;是党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会议最多的区域;是长征中发生重要战役战斗最多的区域;是红军长征中经历自然条件最为恶劣的区域;是红军长征中开展民族工作最频繁、成效最显著的区域;是为长征提供人力物力最多的区域;是长征中党内斗争最激烈的区域。毛泽东同志所作《七律·长征》提及长征转战的5处地名,其中4句都是巴蜀的名山大川。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长征期间最著名的8个战斗战役,其中5个发生在巴蜀地区,足见巴山蜀水在整个长征史和长征精神凝结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长征精神的巴蜀印记,是伟大长征精神在巴山蜀水的艰苦卓绝革命斗争中的历史烙印和浓墨重彩的篇章,是长征精神生成的重要基础,也是对伟大建党精神在巴山蜀水的继承、发展和进一步升华。研究和挖掘红军长征的巴蜀印记,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丰富伟大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具有重要意义。长征精神在巴山蜀水中铸就了具有独特价值的思想品格、实践品格、意志品格和政治品格,具有特别的时代价值。弘扬长征精神,推动红色基因赓续传承,不仅是回顾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足迹,更要在时代发展脉络中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长征精神,阐述伟大精神崇高而平实的政治品格,把长征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凉山是红军巧渡金沙江后开创新局面的重要红色资源区

1935年5月3日晚至9日,中央红军分别从皎平渡、树洁渡等渡口,胜利渡过金沙江进入凉山州境内,其间中央红军纵横驰骋会理、会东、宁南、普格、德昌、西昌、冕宁、喜德、越西、甘洛10县市,总行程达800多千米,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总行程的6.8%。同时时间跨度较长,从进入凉山至5月28日到安顺场渡大渡河(当时安顺场为凉山州越西县管辖),历时26天,如果算上泸沽分兵奔袭大树堡的红军部队,共计31天。其间发生了“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彝海结盟”等重大历史事件;红军长征在凉山州时不仅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还宣扬了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点亮革命曙光。凉山州在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里不仅孕育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还积淀了以伟大长征精神为魂的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为深入挖掘凉山长征红色资源,更好发挥其时代价值,助推凉山州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大潮具有重大意义。

二、凉山关于长征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取得的成效

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些年,当地党委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长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并针对这项工作积极筹备各项资金,从开始保护以来已投入上千万元,这些投入取得一些良好成效,主要保护的旧址遗迹包括:红军巧渡金沙江的皎平渡渡口及山洞、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碑、毛泽东接见彝族代表处等,也针对许多不可移动的长征文物进行了保护和整治。在保护过程中举办了许多次主题展览,征集长征革命文物153件(套),修复长征革命文物100多件(套)。如:皎平渡渡口及山洞遗址因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修建,该遗址已被淹没,为保护好这一重要革命遗址,四川省文物局受三峡集团和四川省扶贫移民部门委托,启动这一重要革命遗址保护修复工作,目前保护修复工程已经实施完成。会理市委、市政府为加强长征遗址保护利用,打造长征红色旅游线路,提出把皎平渡长征革命遗址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的规划。

为进一步挖掘凉山州长征资源的旧址遗迹和长征印记,充分发挥长征红色资源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进一步传承伟大长征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目前凉山州建设的红军长征主题服务纪念馆有5家,其中2个纪念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个是冕宁县红军长征纪念馆,还有一个是会理市红军长征纪念馆,其他不同的纪念馆都成为各种类型的教育基地。州内有关红军长征主题、红色文化内容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均向公众免费开放,年均接待游客170余万人次。自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启动以来,会理市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2020年,四川省委立足省情,统揽新时代四川党的建设大局,作出统筹“三州两市”联合共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的重大决策。凉山彝海结盟分院(以下简称凉山分院)作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五个分院之一,在总院的精心指导下,整合现有党性教育基地资源,积极探索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的凉山实践。凉山分院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凉山段建设,分院将各主题纪念设施、革命遗址遗迹、特色教学点位和配套设施串点成线,形成“以点穿线、连线成面”的特色培训格局,并根据实际适时新增其他教学线路,精心打造“红军长征+新时代长征”特色教学线路。为充分利用凉山长征红色资源,凉山分院坚持“一盘棋”谋划,以凉山州委党校、西昌市委党校一体化办学为主体,推动“党校+分院”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调研中课题组还了解到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首先,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镇化建设需要,某些长征红色文化遗产遗迹的保护开发未能及时与城乡建设形成良性循环,从而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其次,凉山州境内红色资源众多,但因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相关部门在红色遗产遗迹清理方面存在各自为阵、重复交叉、费时费工的现象,没有一套完整的当地红色遗产遗迹资源名录,缺乏专题数据库支撑,历史资料的收集也显得零散、杂乱。再次,存在为保护而保护的落后观念,影响相关红色遗产遗迹可持续性开发和利用。

三、进一步加强凉山长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几点建议

谋划制定政策,统筹协调长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一是加强领导,提供政策保障。以党委政府规划布局为抓手,建设和发展凉山州长征文旅项目,需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创新文旅发展保障机制,加强对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宏观指导。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建设力度。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对遗留下来的长征革命旧址、纪念地等要留有维修保护经费。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推行“政府+市场”的运作模式,在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闲散资金,积极引导和吸引各类民营企业筹措资金,参与凉山州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建设。

加强综合研究,提出长征红色文物利用对策。突出打造彝海结盟、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礼州会议会址等弘扬长征精神的红色品牌。一是实施保护性措施,有效避免长征文物损毁。在长征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实践中,必须加快长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高度重视长征革命旧址的维修和保护,打造长征革命旧址群,提升长征革命旧址陈列和展览水平,还要加大长征遗址的社会开发度,充分发挥长征革命旧址、遗址、红色基地等优势,增强人民群众对长征红色文化的崇敬和信仰。此外,应加大收集、保护和挖掘长征革命历史文物、文献资料和回忆录的力度,对于长征红色文化的典籍,相关的研究部门和文物保护单位要做好长征红色文化资源的整理工作。二是实施基础性建设,促进长征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牢牢把握好有关长征遗址遗迹的维修保护,文化生态建设或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战略机遇,结合当地县、乡,乃至村的长征红色文化特色,规划和制定出既有利于突出当地的长征文化特色,使当地红色旅游景点规模化、品牌化,又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加快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政策,使长征红色旅游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

注重挖掘培育,打造凉山长征红色文化精品。在抓好长征旧址维修保护和长征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打造的同时,应根据自身的地域特色及资源优势,打造长征红色文化精品,从而起到一定的联动效应,带动区域经济文化乃至凉山州经济文化的发展。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课题组(课题组成员:雷永阔 李锡炎 巫照云 邢永亮 闫萌萌)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