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美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弘扬“非遗”当代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将其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代表性项目名录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等。众多“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今天仍然能够为社会的特色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和谐幸福提供丰富的养料,是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
深挖“非遗”内涵特质,弘扬“非遗”当代价值,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高校美育教学的重要职责。高校美育教学应遵循“立德树人”育人宗旨,坚持“新文科”育人导向,贯彻落实“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非遗”中可利用资源的价值功能,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进行创新,促进高校美育教学育人成效高质量提升。
美育与德育相融合,利用“非遗”培育学生的优秀精神品德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强调,推进教育现代化应更加注重以德为先。这一指示精神要求高校美育教学工作应当更加注重对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优秀品德的塑造和向上向善精神的培养,将美育与德育相融合,以美辅德,以德促美。我国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鲜明的道德价值判断和精神面貌指向。
例如民间文学中的李时珍传说,其中不仅有与中医、中药相关的理论知识,更突出反映了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刚直不阿的处世态度以及坚忍不拔的献身精神;再如凉州贤孝、河州贤孝等曲艺类非遗项目,其表演多是赞美忠臣良将、英雄贤士、妻贤子孝等指向劝善惩恶、喻时劝世、为贤尽孝的教化内容;又如劳动号子这类民间音乐,在一领众和的呼喊和歌唱中,体现出劳动者不畏艰苦的优良品质、勇于拼搏的坚韧意志和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诸如此类审美旨趣的非遗还有很多,这些正能量的弘扬,很好地体现了个体的道德修养和公德大义的崇景。民间规范成俗的道德观、伦理观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护的自律精神,很好地指引了人们的社会行为。其中所蕴含的道德价值与精神价值无论对于个人、群体、国家还是社会,在当下仍然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再如传说类非遗,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口口相传保留下来,流传以后,又经过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经过各自的体悟、回味、咀嚼,故事不断“层累”、叠加,使得传说更加适应时代的审美、道德要求。传说的艺术价值,不仅因为它的故事情节感人,故事讲述合情入理,而是文字的艺术、口述的魅力,巧妙地运用比喻、象征、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意境、情趣魅力不衰,不断地与时俱进。
因此,创新高校美育教学理念,将这些可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美育教学,充分发挥其中积极有益的道德与精神价值功能,既保护传承了非遗项目本身,又是对“立德树人”根本育人宗旨的有力实践。
美育与智育相融合,利用“非遗”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说:“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在探索真知的过程中,创造力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是一种鲜活的、动态发展的文化传统——各种“非遗”技艺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创作方法、风格特点等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参与;学习“非遗”的过程就是实践和体验的过程,复原式学习既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又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在对“非遗”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与时代发展精神的深度融合,并与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探索更多美学表达的可能性;对“非遗”的深层理解和文化体验还可以通过多学科视角,拓展到更多的学科形式去创设情感共鸣环境,指导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和感悟。比如:启发学生用文字、语言、绘画、表演、编创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和分享自己对“非遗”的理解,在促进学生综合性认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意识。
文化是一条河流,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才能流淌不息。作为一种活在民间的“流动的叙事”,它已经上升到文化和艺术的高度,真实地再现民众的生活情趣。当一个传说、故事类非遗上升到艺术高度的时候,它不再是传说、故事的本体,而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活”的文化,一种万古不息的文明传承在延续。“非遗”在美育与智育的融合中能够发挥宝贵的价值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育与体育相融合,利用“非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提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整合资源,探索建立高校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协同发展机制,决定在部分高校试点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美育与体育密切相关,二者相互融合,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将“非遗”中的传统体育和游艺类项目融入高校美育教学,有利于在更高的价值层面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例如传统体育中的武术、跳板、秋千、抖空竹等体育项目,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在动静结合、疾徐有致、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的运动过程中还表现出形态美、动作美、声响美、力量美等强烈的审美意识和鲜明的审美价值。
可以说,体育运动包含丰富多彩的美学趣味,是人们现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审美对象。因此,应当利用宝贵的“非遗”资源在美育中融入体育精神,在体育中彰显美育思想,美育和体育互相融合、相辅相成,推动美育与体育的协调化共同发展,使学生在外修体魄、内修精神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身心的滋养。
美育和劳育相融合,利用“非遗”强化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劳动是人的生命存在和全部社会活动的前提,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的重要性,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自身,只有通过劳动和实干才能创造幸福、实现人生价值。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赞美劳动,甚至本身就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艺术形式,最生动的例子就是劳动号子,各种劳动号子与歌唱者的劳作生活紧密相关,直接呈现劳动场面,音乐铿锵有力,内容具体而真实,传达劳动的价值,彰显劳动的意义,其文化内涵与内在精神既是对本民族文化根源的确认和尊重,也是当代社会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宝贵的“非遗”资源在高校美育教学中融入劳动观念,通过对相关“非遗”内容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彰显“劳动创造美”这一必然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项目来源: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北京音乐类非遗在高校美育中的文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2YTB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