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国同行】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进路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这75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75年,也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事业蒸蒸日上的75年。我们党抓党的建设,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不断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经验和成功做法,并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实践要求加以创新。历经百余年,伴随党的发展壮大,中共党史党建学不断繁荣发展。
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定位和功能作用
中共党史党建学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以党的理论、党的领导、党的自身建设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现实性、科学性等学科特点,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发挥作用。
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正式设立,适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建设、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和重要举措。
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的正式设立,既是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重视党史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要求,更是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把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创设有利于发挥学科优势,帮助广大师生在学思践悟中明是非、知荣辱、立志向、修言行,领悟“国之大者”、心怀“国之大者”。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要充分发挥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优势,用大历史观正确观察历史,把握好发展大势和总体趋势。
中共党史党建学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政党理论为研究中共党史党建提供了基本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解决现实问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将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等各方面的理论均纳入其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提出了“无产者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的伟大任务,并为党的纲领、章程、路线、策略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重视对自身历史和建设的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史学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史党建理论。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并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围绕执政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重从思想建党、严肃党的作风等多个方面对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邓小平同志论述了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性意义,并以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在指导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原则,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以党的自我革命为思想内核,以坚持人民至上为根本立场,创造性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等重大政治论断。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刻阐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党史党建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
系统回顾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建设历程,1926年,蔡和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演讲。1933年,中央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开办,课程设置中包含了中共党史相关内容。延安革命根据地时期,有计划地开设“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课程。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设了“中国革命史”等课程。这些为中共党史党建以学科形式的正式创立、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3年,教育部发布《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首次提出中共党史学科,并将其设置为政治学的一个二级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明确提出在政治学设置“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二级学科。
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极大推动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在2014年公布的学科目录中,“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更名为“党的建设与中共党史”。2017年,“党的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二级学科。分属不同一级学科的“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在发展中逐步走向融合。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学科目录的征求意见稿提出增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正式将“中共党史党建学”列为法学门类的一级学科,标志着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发展进路
一是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本身就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因此,应当从全面领导、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的使命要求出发,立足于我们党“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地位和性质,将中共党史党建学作为一个重要学科加强建设。
二是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导向。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共党史党建学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自身建设规律的学科,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发展定位,不断增强自主性、系统性、专业性,不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三是以加强政策制度支持为保障。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组织体制、组织机制和学科平台作保障。在全国层面,国务院学位办等主管部门需要尽快制定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基本标准、准入标准和高起点布局。在高校层面,要加快成立研究机构,切实把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四是以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发展为目标。中共党建党史学科建设要面向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问题、面向党的百年历史和党的建设规律,科学运用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优化学科布局。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既要注重内涵发展,集中力量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党的领导、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党的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又要在外延发展上下功夫,处理好同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边界界定和交叉融合等问题。
五是以打造专业师资队伍为支撑。学科发展关键在师资力量,要有效整合中共党史党建师资力量,有效吸纳相近学科具有党史党建研究基础的既有人才,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同时,要紧紧围绕资政育人目标,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发挥中共党史党建学育人育才优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张预立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阅读:
【与祖国同行】新型城镇化学科群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稳步前行
【与祖国同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推动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