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长三角地理格局与南京六朝古都变迁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8日 10版) 发布时间:2024-12-28 16:37:11 浏览次数: 【字体: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8日 10版)

演讲人:姚亦锋 演讲地点: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明德讲堂 演讲时间:2024年11月


姚亦锋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镇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人文地理、自然环境演变、历史遗产保护等。出版专著《南京古都地理空间与景观过程》等6部,发表论文百篇,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历史文化名城的地理格局研究”。



南京栖霞山顶远眺。姚亦锋摄/光明图片



南京地区现存南朝石刻。姚亦锋摄/光明图片



南京城墙博物馆内的城市模型。新华社发


长三角地理格局变迁

自然地理格局是城市起源的摇篮,也是城市赖以发展的基本骨骼。本次讲座以长三角地理格局的视角对南京六朝古都变迁进行观察,进而对区域历史地理展开探索。

长江是中国地理区域内的巨大河流,它起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淌,最后汇入东海、太平洋,全长近6400公里。长江入海口呈扇形区域,在长江与海洋交汇处因产生顶托作用而形成泥沙积淀,逐渐形成冲积平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挟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长三角区域内,太湖是该地理空间的中心,太湖流域周围的上海、苏州、无锡一带,河流、湖泊遍布,至今仍被称为江南水乡。长三角流域的支流水系与长江密切相关,构成了整体、系统的支流水系网。太湖现有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长三角地区第一大湖泊。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称五湖、笠泽等,自唐朝以后作为鱼米之乡,一直是古代中国的重要粮食供应基地。太湖周边还有一系列大小湖泊,湿地众多。从考古发现来看,太湖沿岸地区的文明起源也很早。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长江下游长三角地区曾经历了巨大的海陆变迁。在距今约一万年前,现在的苏州和上海等地都在海平面以下,现在的南京至镇江是长江当时的入海口,这一时期的长江入海口宽达180公里,这是研究古地理的科学家经地层剖面考古研究判定的。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现在的苏州至无锡这一带作为陆地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太湖也比现今要大很多。当时苏州地区一带出现了一些小的高地,其他地方存在大量湿地沼泽。距今约4000年至3000年前,在长江和太湖的交汇处形成了一道很长的沙堤,位于常熟至苏州一带,将太湖环抱,我们称之为河口古沙咀。距今约2000年至1500年前,现在的上海以及江北南通等地作为陆地出现。距今约1000年,现在的上海崇明岛以及盐城等地作为陆地出现。

从长江下游城市的建城历史来看,古人在这一带建城更倾向于选择当地支流与长江的交汇点。比如江西的湖口,是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口;安徽的安庆,是皖河与长江的交汇点,江苏的镇江和扬州分居长江南北,隔水相望,处于大运河(江南河、邗沟)与长江的交汇之处;江苏的南通,是通扬运河与长江交汇处;上海,不仅有吴淞江、黄浦江与长江交汇,还是长江与东海的交汇口;而南京建城的起点,正是因为这里是秦淮河与长江的交汇点。以上这些位于河流交叉口的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西周时期这里曾经发生过“泰(太)伯奔吴”的故事。《史记》记载,周太王之子泰(太)伯从黄河流域来到太湖流域并建立吴国: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进入春秋时代,吴国一度强盛,人工开凿了两条运河,成功沟通了长江淮河水系。吴国遂以水运为手段,将自身的军事政治力量输送出去,以图争霸于诸侯。这两条运河,一为江北的邗沟,后世成为隋唐大运河的组成部分,另一条为胥河,连通了苏州和南京。不过这一时期的长三角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正如《史记》所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东吴政权对长江三角洲拥有广泛影响。赤壁之战以后东吴政权在江南的统治逐渐稳定下来,在南京地区建城为都,这对整个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隋朝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大运河通过开凿通济渠,同时利用邗沟等原有工程,沟通了洛阳与江南苏州、杭州等地的水路联系。贯通南北的隋唐大运河,对长三角地区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中原人逐渐迁至南方,南方农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南方的粮食开始北运中原,唐朝诗人白居易《忆江南》有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所描绘的唐朝江南,已经不是西汉司马迁笔下偏僻贫穷、荆棘丛生之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南北文化交流也日渐增多。

南宋王朝将杭州作为都城长达一百多年,对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传播到这里的中原文化与当地水系地理相结合,形成了文化的高度发展。

元朝统治时期定都北京,对江南地区的城市建设不多,并对大运河裁弯取直,以此运输江南的粮食到北京,确保北方的粮食供应。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古代人文作品多出现于江南地区。

明朝起初定都南京40多年,这期间对南京进行了大规模城市建设,此外还实施了较大规模的水系交通工程,挖通了江南区域水系,并以此水系交通为基础,支撑起了当时作为都城的南京几十万人口的经济生活。

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由于西方舰船来自远洋,从世界地理格局来看,长江入海口是当时价值很高的地理要点。随着近代上海、镇江、南京、芜湖、九江、武汉等长江沿线城市的发展,西方列强也逐步沿长江沿岸建立租界,把侵略触角伸向中国腹地。民国时期,随着上海工业的发展,沿江地区出现工业城镇,并引起了当地传统文化地理格局的变化,并沿江向腹地发展。

南京“虎踞龙盘”地理格局与古都起源

长江贯穿中国西部到东部,历史上长江南北的差异比黄河南北的差距要大。中国历史上有八大古都,其中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6个都在长江以北,南京和杭州两个在长江以南。从历史来看,古代中国境内统一的强大王朝基本建都于北方,建都南方的古代王朝往往是倚仗长江天险自守的割据王朝。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距离入海口约300公里,处于丘陵地带。长江南岸的宁镇山脉,位于南京和镇江之间,平行于长江岸线,全长100多公里。概括而论,正是由于长江和宁镇山脉的存在,才造就了南京历史上多次的古都建立。南京,因“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的地貌而被称为“虎踞龙盘”。从国家大地理格局来看,古代南京毗邻长江,东南是富饶的太湖流域,西南是皖南经济带,长江北岸则是江淮经济带,由于这一地理要点,南京成为对江南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古代重镇。在古代多次围绕长江展开的攻防作战中,古人逐渐认识到南京作为江南锁钥的重要性。

目前我们确认南京的城市起源于三国东吴时期。不过在此之前,南京的人类活动已经存续了约1000年,当地有村落、城堡、道路以及长江、秦淮河的码头渡口。南京的城市起源不是孤立的,它周围还有扬州、镇江、高淳、马鞍山、芜湖等,形成此起彼伏、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再往前追溯3000多年,南京区域内就已有数百处新石器时期人类聚落。

西周时期“泰(太)伯奔吴”故事发生,为江南地区带来了中原文化,无锡至苏州一带开始出现国家。至春秋时期吴楚争雄,吴国以太湖流域的苏州为中心。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南京地区长江以北的六合陈桥建立了一座军事堡垒——棠邑。楚人在长江和滁河的交叉点上建起军事堡垒,目的是要控制江北支流滁河河口,防范吴国从水路袭扰。棠邑也被一些学者视为中原文明在南京区域内的最早建设。公元前543年,吴国在今长江南岸的高淳固城也建起一座城堡——濑渚邑,地处江边,用于对付楚国。公元前495年,吴国把控制长江的城堡向北迁移至今南京市区内,称之为冶城。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国,控制了南京地区,公元前472年越国在此兴建越城,越城在如今的南京市区内。进入战国时代,楚国灭越后又于公元前333年在南京建金陵邑。

总体来看,春秋战国时期在南京地域先后出现了五座军事堡垒。通过研究这五座城堡在当地的地理设置情况,以及布局演化的轨迹,我们能够发现,虽然各国因为所处位置和视角存在差异而在城堡选址上各有方位偏移,但是在地理上却呈现出越来越集中的趋势。也就是说,对于古代南京地域的战略价值认识,春秋战国各国是逐渐趋于一致的:只要能够控制南京这一地理要点,就能够进而控制长江南岸大面积的区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至摄山(今南京栖霞山)。唐朝许嵩所编《建康实录》载:“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因凿钟阜断金陵长陇以通流,至今呼为秦淮。”这是说秦始皇站在栖霞山观察地势后,为了破坏当地所谓的“王气”而通秦淮河。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位于秦淮河和长江自然交汇处的南京地区地位愈加重要,六朝时期长江可直抵清凉山石头城下,秦淮河入江口也在石头城附近,古人选择在这里建立石头城,正是考虑到这里可以控制以上两处要冲。石头城也是东吴在南京建城的起始地。需要说明的是,如今的长江已经不在此处,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下游出现大片边滩和冲积平原,长江南岸淤积或者部分沙洲合并,秦淮河的入江口逐渐往下游延伸,自唐代以后石头城一带逐渐沉积形成今天的南京地区河西平原。

赤壁之战后,为了守住长江以南,东吴孙权反复考虑都城选址,吴国都城曾游移于武昌(今鄂城)、京口(今镇江)之间,也曾考虑过豫章(今南昌),但最终选定了秣陵(今南京)并改称建业,以实现对长江下游地区的有效控制。公元229年,孙权正式建都建业,南京城市历史就此正式展开。

西晋时期改建业为建邺,后改称建康。东晋时期定都于此。随着中原变乱、士人南迁,中原文化在江南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东晋之后又经过南朝宋齐梁陈更迭,前后大约三百年,南京终成六朝古都。

六朝时期,建康的城市位置基本未再发生变化。古南京城地处连绵起伏的半圆形山峦之中,其城市形态为襟江、抱湖、依山,周围山川险峻,易守难攻,且交通便利,是卓越的天然军事地形。正如南朝诗人谢朓《入朝曲》所描述的那样:“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南北朝时期,南朝沿淮河部署军事防御线,后期陈朝退至沿长江部署军事防御线,南北对峙的军事城镇沿淮河和长江形成,其中最重要的城市就是建康。历朝历代对南京地域的重视,最终带动了长江东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写诗描述当时南京古城风貌:“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可见该城山环水抱,风景宜人。

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公元1138年,南宋都城从南京迁至杭州。此后历经朝代更迭,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并在当地建造规模宏大的城墙。无论从都城面积、人口数量还是繁华程度看,明朝对南京地区的城市建设都超过了以往各朝。此时的南京城墙规划依顺自然山脉和水系,将历代建于自然地理险要之处的城垣尽行利用。当时南京地域内建有历代城池数十座,大体都被括入明朝南京都城之内。之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南京成为留都。公元1644年明朝灭亡后,南明政权在南京建立,直到后来为清所灭。

纵观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及其后的历史,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认识:古代在南京建都者多处于变乱之际,往往依靠长江建立割据王朝,偏安江南,唯一例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历史上的这些割据王朝多短命,国势纤弱。同时,六朝古都南京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多才子佳人,即便不是王朝都城之时,也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有重要影响。

六朝时期南京园林

六朝时期,南京地区的园林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六朝园林不追求华丽、多彩,以恬静、淡雅、脱俗、飘逸之风著称。建康都城依山而建、襟江抱湖,含蓄隽永、寓意深长。

六朝时期南京地区园林众多。从史料文献上看,东吴时期有芳林苑、落星苑、桂林苑;东晋时期,钟山南麓青溪之东辟有贵族别墅住宅区,而园林则多聚集,有华林园、芳林苑;刘宋时有覆舟山的乐游苑、玄武湖东岸的青林苑和玄武湖北岸的上林苑;萧齐时有青溪畔的娄湖苑、新林苑,钟山脚下的博望苑以及长江边的灵邱苑、江潭苑、芳东苑和元圃等;陈朝统治时期对毁于侯景之乱的萧梁皇家宫苑加以修葺和扩建,有兰新苑、江潭苑,于秦淮河南岸则有建兴苑、玄圃苑、延春苑。整个南朝时期,建康城内外私宅园林达30处之多。

六朝园林中,规模最大且著名者为华林园和乐游苑。

华林园位于玄武湖南岸,在今天的南京市政府至鸡鸣寺一带,东晋时期建设有流杯渠、听泉堂。《世说新语》载,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顾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简文帝在华林园中漫步,他认为静下心来欣赏眼前连绵不断的树木和河流,便可使身心愉悦。此园虽然是六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但六朝时追求自然真性,于平淡中含蕴着高雅情调,与秦汉时期皇家园林相比,具有独特的人文灵气。如果说汉朝上林苑是在阳光照耀下,以气象取胜,那么华林园则是在浓荫庇护中,以韵味见长。

乐游苑是玄武湖和紫金山脉的山水交汇点,也是钟山风景区的核心精华点,站在小山顶可以鸟瞰玄武湖、眺望紫金山,自然辽阔而又诗意悠悠。晋代在山南建有芍药园,南朝宋代筑观景台,苑内起正阳、林光等殿,有论佛谈玄之建筑龙光寺等,还有游乐建筑甘露亭、瑶台、阆风亭等。南朝著名科学家祖冲之曾在这里做过科学实验和演示。

玄武湖畔的六朝皇家园林持续约300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皇家园林。紫金山和玄武湖构成了六朝时期南京地区皇家园林中最美景观。玄武湖南岸有园林和宫苑、湖中有仙岛、北岸有猎苑。南朝刘宋时期在玄武湖内堆筑三座岛屿,名为蓬莱、瀛洲、方丈,寓指大海上的三座神山。后经时代变迁,三座岛屿演变为现在所见的玄武湖内梁洲、翠洲、樱洲三岛,至今尚存铜钩井、郭璞墩等遗迹。《南史》载,昭明太子“性爱山水,于玄圃穿筑,更立亭馆,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尝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咏左思招隐诗云:‘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此事即发生于玄武湖。

六朝时期园林虽然多毁于战火,但是其在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这里我试举现今常见的一则园林景观为例——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中特有的圆形“月门”,通常被视为一个文化景观符号,象征着通往另一个不同的文化境界,它即起源于南京六朝园林。唐代《南部烟花记》中就记载了最早的园林“月门”修建故事:

陈后主为张贵妃丽华造桂宫于光昭殿后,作圆门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庭中空洞无他物,惟植一桂树,树下置药杵臼,使丽华恒驯一白兔。丽华被素袿裳,梳凌云髻,插白通草苏孕子,靸玉华飞头履,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帝每入宴乐,呼丽华为张嫦娥。

公元589年,隋灭陈。隋文帝出于防范江南割据的考虑,下令将建康城彻底摧毁。六朝时期的建康城,作为融合自然风景和人工规划的典范,存续大约300年,诞生了诸多具有中国古代特色审美的山水诗、山水散文、山水画、山水园林等。谢灵运《山居赋》等山水诗是这个时期讴歌自然美的代表作,美学论著则有刘勰《文心雕龙》、萧统《昭明文选》、钟嵘《诗品》、谢赫《画品》、王微《叙画》等,都出自六朝建康城内。

来源: 《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28日 10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