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体现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人民要论)
内容提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这一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捍卫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立场和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百年变局之下,全球休戚相关,人类命运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对外工作必须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这一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东方智慧在国际关系理论上的创造性、创新性表达,把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我们要深入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深刻领悟其引领时代的思想伟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科学预测了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人类发展走向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中国古人善于从万物相互联系出发去看待世界,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积淀成为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为公、协和万邦等文化基因,深入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大势和演变规律,全面审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为解答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时代课题。有的国家和政党被当今国际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和矛盾所迷惑,无法看清世界形势的本质和趋势;有的国家和政党从一己私利出发,无视世界互联互通的大势,企图搞分裂对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具有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负责的态度,深刻洞察国与国之间利益交汇、命运交织、休戚与共的状态和趋势,把全人类作为一个命运与共的大家庭,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应该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应对人类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的鲜明体现,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和天下情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发展方向的科学洞察和对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怀。
从“五位一体”总体框架到“五个世界”总目标,再到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目标、实现路径、普遍遵循、基本支撑、战略引领、实践平台等“四梁八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视野不断拓展、思想内涵不断深化,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载入中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成为中国对世界、对历史的坚定承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的前途命运与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中国式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也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架起了桥梁、明确了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各国共同捍卫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秩序观
秩序观反映的是对世界格局和运行规律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对未来国际秩序的主张和愿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近代以来,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到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从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到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这些国际关系演变积累的公认原则,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始终坚持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国与国关系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致力于走出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在全球治理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主张国际规则由各国共同书写、共同维护,世界上的事要各国商量着办,不能允许谁的“胳膊粗”就听谁的。主权平等、相互尊重、公道正义、真正的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秩序观,摒弃了弱肉强食、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超越了“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陈旧狭隘观念和对立对抗思维,突破了强调实力政治的现实主义、国际制度的自由主义和体现西方价值偏好的建构主义等传统国际政治思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捍卫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立场。
当前,现行国际秩序面临多重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抬头,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某些国家企图以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取代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达到遏制他国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的目的,国际体系变革正处在关键节点上。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这两大主张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性。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大势,也是历史进步的方向。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强调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并确保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和具有建设性,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重要路径。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由之路。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强调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并支持各国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携手推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这两大主张契合大多数国家和各国民众的普遍诉求,为国际社会从变乱交织走向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人民的价值共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看法和态度。人类文明在差异化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内核,这是将不同文明、国家、民族连接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深层驱动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尤其需要凝聚各国人民的价值共识、汇聚各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遵循,为各国人民团结合作奠定价值基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全人类共同价值既弘扬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共同价值,也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在价值实现路径上的特殊性、差异性,体现了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价值追求。
和平与发展是各国的共同事业,公平与正义是各国的共同理想,民主与自由是各国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贯通个人、国家、世界多个层面,蕴含着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和价值实现的共通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深刻的价值理念创新,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超越了所谓“普世价值”的狭隘历史局限,揭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邃的价值内涵,是对什么是真正的共同价值的鲜明回答,为国际社会实现最广泛团结提供了牢固的价值纽带,为人类文明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是要把哪一家的价值观奉为一尊,而是倡导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充分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既让本国文明生机盎然,也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努力构建不同文明在同一时空环境下交流互鉴的全新格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执笔:吴晓丹、张伟鹏)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12日 09 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