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类和平贡献中国智慧——“国际儒学论坛·2019”综述
作者:胡静《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15日 11版)
由中国人民大学、韩国崔钟贤学术院等主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19”日前在山东曲阜举行。论坛主题为“儒家思想与人类和平”。来自海内外的15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24篇。在两天的会议中,除大会外,共进行了24场分组会议。和谐、和睦、和平,是儒家的基本理念;致中和、和而不同,是儒家的基本态度;保合太和、天下平,是儒家的根本追求。21世纪,儒家思想继续为人类和平提供东方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和”的观念在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它伴随着文明发轫而生,在《周易》《尚书》中已出现“协和万邦”“保合太和”的丰富意蕴,并由儒家创始人孔子正式搭建起贵和、崇和、尚和的文化谱系,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特质。
概念分析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路径。在论及儒家“和”思想时,学者们尤为关注对和同关系的辩证。四川师范大学黄开国教授和辅仁大学潘小慧教授分析了我国历史上的几次和同之辨: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晏婴的“和如羹焉”以及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指出“和”是最能彰显和平、反对战争的核心且积极的概念,“和而不同”则是最为重要的实践原则。从体系源流对“和”的概念进行考证也为学者所重视。安徽大学解光宇教授以“大一统”思想为切入点梳理了自黄帝“万国和”、尧“协和万邦”、孔孟荀再到当今时代的和平统一观念;澳大利亚麦克理大学陈慧教授也回顾了三代文明与早期儒家的文化传承。
学术概念必须与人类产生互动,进而与社会生活相关联,才能具有社会价值。《礼记·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说,正是通过内圣外王之道来实现“以和为贵”思想观念向“人类和平”社会理念的转向。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从“良知”的角度来考察儒家和平观念实现的可能性,指出儒家坚信“良知”是存在的,人心和善是一切的基础;人类和平、天下太平的关键正是对于良知的坚信与守护。韩国延世大学李光虎教授亦表示,儒家的人类和平思想以共同体之善为根基,这一共同体之善的实现又以儒家的性善说为源泉。
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在《儒学与天下和平》的主旨报告中总结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对天下和平的永恒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心声。儒家思想中蕴藏的“和”的观念,熔铸成中华民族崇尚大同、热爱和平的民族心态和价值追求,生生不息、大化流行。
孕育于战乱频仍的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自诞生起就饱含着和平的基因。孔子仁学的“去兵”倡导、孟子“春秋无义战”对战争的鞭挞、《礼记》“天下大同”理想对战争的消解,乃至并起的道、墨、法、名诸家的偃兵息战、非攻兼爱学说……聚焦和平并从理论高度探寻实现和平的方案,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的学术传统。
论坛上,中外学者充分挖掘儒家尊重他者、和合共处,互学互鉴、多元协商,化解战争、追求和平的思想资源,为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及民族、国家、文明之间的并存发展提供了理论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从《春秋》经传看儒家论战争与和平,提出热爱和平并不意味着否定战争,正义原则才是最根本性的原则。中国政法大学林存光教授认为,孔子师徒在有关各自志向的交流中,都不外表达了一种人与人友善相交、国与国和平相处乃至内修己德而外安民生的和平主义理想。日本爱媛大学邢东风教授梳理了孟子以民本为基础、兼及内政外交的仁政和平主义,评价其为继承孔子思想的儒家正统。东海大学蔡家和教授研究了孔孟到阳明“一体之仁”对人类和平的贡献,认为依此思考现代国际、人际间的问题,当能于和平、文明之进程上作出贡献。
多元与一元的冲突,和谐共生与竞争博弈的对峙,是和平与战争背后潜藏的文化因素,诸多学者从形而上的角度对其展开了深层探究。韩国成均馆大学崔英辰教授对比了宗教多元主义与理一分殊说,指出儒学具有“一”和“多”的两面性,追求平衡是儒学的最终目标。韩国朝鲜大学李哲承教授认为,儒家和谐哲学对于在多元文化时代由排他性竞争意识所引发的对“异”的排斥,和试图将特殊性归属为先验普遍性的盲目同一化意识所引发的问题,可以积极加以应对。
儒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愈来愈强的影响力、感召力。从学理层面对历久弥新的儒家思想予以观照和反思,加强儒学与世界文明的互动互鉴,必将为维系世界和平秩序提供理论助益。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局部冲突、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不断涌现,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儒学对于人类和平的现实意义也日益彰显。将“日新”的儒学置于当代世界政治文化语境之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破解人类共通的和平密码,是当代儒学研究的时代使命。
其一,要推动儒学“活起来”,用自信的心态拥抱儒家文明,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教授在论及文化自知与文化自信时指出,有德之国度如北辰灿然居中,这是儒家文明在世界中的文化坐标。学者们对儒家“和”思想进行创新阐发,或立足于君子美德、政德修养与世界大同来诠解孟子“与人为善”的现代意蕴,或梳理古代家规族约中由家庭至宗族再至乡邻乃至天下的和睦之序,或从礼制到古典儒学的义利观中得出对于现代经济活动和谐成功的启示,使其文化光芒充分绽放。
其二,要推动儒学“走出去”,在文明对话中实现中国人文话语体系的全球化构建,解决儒家和平思想传播中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平衡难题。华东师范大学陈赟教授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反省,认为儒家的和平构思为人类世界提供了西方文明外的另一种新的可能。
其三,要推动儒学“强起来”,从儒家思想中汲取化解和平困局的古老智慧,为世界持久和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思想文化支撑。韩国西江大学尹炳男教授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首先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北京交通大学孔德立教授辨析了协和万邦、民胞物与的儒学传统之于当代中国的价值,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及新的欧亚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背后正是儒学传统的力量。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上进而提出“人类文明共同体”理念,强调儒学正可以为面向未来的单数的人类共同文明构建贡献重要价值观。这一切,正是儒家思想助推人类和平的当代实践。
“国际儒学论坛”创办于2004年,迄今已连续举办14届。论坛主题鲜明,探寻和研究儒家思想的真谛,深刻挖掘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现已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儒学盛会。
(作者:胡静)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