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非遗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张志颖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7日 05 版)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属性,有针对性地发挥其作用。有些非遗项目应按下“暂停键”,有些非遗项目则需因势利导开启“快进”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如何在加强保护与传承的同时,发挥非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值得思考和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为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传承实践成果。在多年保护工作中,按照项目不同属性梳理形成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十大类别。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属性,有针对性地发挥其作用。有些非遗项目应按下“暂停键”,有些非遗项目则需要因势利导开启“快进”模式。
应当暂停人流聚集性非遗项目的集中展示展演等活动。此类项目主要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游艺与杂技类项目的集聚性活动和展示展演等环节。以春节为例,作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节庆纪念日,春节涉及的相关活动内容广泛,是各类集聚性活动集中进行的时期。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传统戏剧有集中展演的习俗,陕西腰鼓、山东快板等非遗项目在展演过程中也容易造成人流聚集,上述非遗项目不符合防疫工作的总体要求,都按下了“暂停键”。在严峻疫情面前,相关活动都已自觉停止,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
暂停不意味停滞,也不代表某些项目的绝对停止。昆曲、京剧等传统演艺类项目可以改变原有的剧院演出形式,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直播。
传承人单独进行的项目传承活动可以进入“快进模式”。在我国,中国书法、篆刻、曲艺类相关项目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此类项目属于个人研习创作类,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抗疫期间,传承人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的方式,进行非遗项目的传承示范,进一步强化了保护研究,提升了项目保护水平。
相关非遗单位和个人也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抗击疫情中。如,中国艺术研究院积极开展与防疫抗疫相关主题的创作,其中涉及国画、书法、篆刻等多种形式,通过新媒体平台得到传播,老少咸宜。吉林省的新编京剧《齐参战抗疫情共渡难关》,福建省的高甲戏《战士终将凯旋》,四川省夹江年画研究所的木版年画系列作品《预防新冠肺炎宣传画》,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剪纸作品《全民抗疫,四季平安》等作品,融合艺术创意,结合疫情防控知识,借助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及时、准确开展了传承展示活动。
传统中医药文化及其相关项目体现治病救人的宗旨,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智慧、中国实践,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的浓缩,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在百姓日常预防方面,除了推荐预防方疗之外,专家还建议室内熏药、艾灸、食疗、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中医方法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鉴于中医药的防治作用,结合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传统中医药相关企业应结合自身优势,启动“快进”模式,积极研发用于治疗和防疫工作中的相关中成药品。
同时,还应运用更加科学的理念,适当加强非遗保护与培训工作的力度;深入分析非遗保护工作的方式方法,加速相关理论研究的步伐;因地制宜地加强非遗培训和传承人才梯队建设,借助远程教育等方式,开展非遗专家学者、传承人授课、非遗项目的传承传播与教育展示等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