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闭门正是开卷时

作者:苗怀明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4日 09版) 发布时间:2020-03-14 12:22:37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苗怀明《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4日 09版)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江苏省社科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 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编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出版)

《红楼梦续书考辨》赵建忠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9年出版)

《续三国演义》(明)酉阳野史 岳麓书社(2014年出版)

袁培基绘《草庐读书图》资料图片

【光明书话】

人间最乐是读书

今年这个春节过得真是揪心,年后本该各忙各的,或去开学上课,或者上班工作,或去开张做买卖,但新型冠状病毒继续肆行,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闲居。

闲居正是读书时,与其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不如打开书卷,利用这个时间充充电,哪怕仅仅是消磨时光也好。其实这个想法并不新鲜,一千多年前就有人想到了,这个人就是曹丕。

说起来历史上真有惊人相似的一幕,曹丕的这个念头正是在瘟疫肆行时产生的。在《三国志》注所引《魏书》中收录了曹丕写给王朗的一封书信: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

疫疠数起,士人凋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

据《魏书》记载,曹丕此时“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集诸儒于肃城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这里所说的“疫疠数起”指的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的那场大瘟疫,当时许多文士因此丧命,建安七子中的五位即徐干、刘桢、陈琳、应玚、王粲在这场瘟疫中丧命,加上此前已去世的孔融、阮瑀,建安七子在这一年全部退出历史舞台,由此不难想见当时疫情严重的程度。

这篇书信篇幅不长,但内涵相当丰富,给人印象深刻,作者面对死亡的那份从容和淡定让人感动。当时瘟疫盛行,不少人为此丧命,有不少人是作者的朋友,此时他还能沉下心来著书立说,谈文论道,乐此不疲,这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并不是对朋友的去世漠然,这是面对无常人生的一种态度和方式,虽然是帝王之身,曹丕并没有逃脱死神的优先权,同样面临着瘟疫的威胁,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身为帝王,曹丕看重的不是权力和财富,而是著书立说,以此追求不朽,在其《典论·论文》中也有类似的说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比起那些将心思用在修仙成道以求长生的帝王来说,曹丕的境界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在追求不朽,到底何为不朽,如何才能做到不朽,曹丕用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话虽不多,但耐人深思。

无论是防疫期间还是平时家居,读书最好是找个没人的地方,一是免得被传染,二是可以静下心来,不受外界干扰。在这方面,古人还是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的。笔者很喜欢黄图珌在《看山阁闲笔》里说的这段话:

窗明几净,开卷便与圣贤对语,天壤间第一快乐事也。然亦有时有处,有情有景,不可不知也。

夫明月当轩,清风拂户,有其时也。山静日长,云深径僻,有其处也。鹤和松间,蛩吟砌畔,有其情也。花笑阑前,鸟啼林外,有其景也。

至若有时有处,有情有景,而后开卷诵读,其快乐又何可胜言哉。

读书是一件苦事,需要勤奋、专心,持之以恒,才能有收获。但这不是读书的全部,否则就没那么多人愿意拿起书本了,这里所讲的是读书的另一面,那就是享受快乐。文章不长,但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文章开宗明义,读书是与历代圣贤的跨时空对话,这是一件天下最为快乐的事情。既然是“天壤间第一快乐事”,那就需要一定的条件。作者将其概括为“有时有处,有情有景”。时是时间,最好是明月当空、清风吹拂的夜晚;处是地点,最好是在山间林里,云深路僻、少有人踪的地方;情是情景,最好是鹤鸣松间,虫吟台畔;景是景象,最好是花开栏前,鸟鸣林外。

如此良辰美景,正适合读书,身处此时此处,此情此景,“开卷诵读”,其中的快乐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如果读书仅仅是一件苦差事,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人乐此不疲。作者用如画之笔,描绘了这种快乐。当然,要找到这样完美读书的条件并非易事,关键在于心态。疫情期间,闷在家里,每天看着不断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字和各类五花八门的新闻,难免有些焦躁。读书也许可以让内心平静下来,至于读书的环境,正所谓心远地自偏,就把自己的家宅想成草庐吧。或者等疫情过去之后,返璞归真,将家宅按照茅庐的样子装修一番。一笑。

读些什么书呢?

疫情隔离期间,每天待在家里,倒是很适合读书,但是,读些什么书呢?就读读闲书吧,闲来读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续书。

小时候听父亲讲故事,总是爱问:“后来呢?”等父亲把所有故事讲完,唐僧师徒取经成功,阿斗乐不思蜀,梁山好汉烟消云散,还是不断在问:“后来呢?”尽管知道父亲被一路追问得很烦,有可能发火,但好奇心还是占了上风。长大之后自己看书,看到最后,掩卷而思,仍忍不住发问:“后来呢?”其实,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疑惑,也是你的疑惑,他的疑惑,可以说是世界上所有读者的疑惑。

为了满足读者的这种愿望,古今中外的作家只好不断撰写续集,无论是柯南道尔写福尔摩斯探案,还是电影导演拍星球大战,都是如此。相比之下,中国读者似乎好奇心更重一些,从层出不穷的大量续书可以看出这一点,无论是续书的总量,还是续书在整个小说作品中所占的比重,都是西方小说无法相比的。

据统计,在《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所著录的1164部小说中,续书达150部以上,约占全部小说总量的13%,由此不难想象中国古代小说续书创作的盛况。可以夸张点说,一部中国小说史,就是一部小说续书史。中国古代艺术成就高、流传广泛的小说作品部部都有续书,无一例外,形成了一个有趣的众星捧月现象。

这里简要列举一下古代小说名著的续书:

《三国演义》续书:《后三国石珠演义》《三国志后传》《三国因》《新三国志》《新三国》。

《水浒传》续书:《水浒后传》《后水浒传》《荡寇志》《新水浒》《古本水浒》《残水浒》《水浒拾遗》《水浒新传》《水浒外传》。

《西游记》续书:《续西游记》《西游补》《后西游记》

《金瓶梅》续书:《金屋梦》《新金瓶梅》。

至于《红楼梦》,那可要单独说道说道啦。围绕这部经典名著创作的续书如果连当下的这些也算上,据赵建忠教授统计,已经达到200部了,可谓中外小说史上的奇观,如今光研究这一现象的专著都出了好几本了。这里列举一些《红楼梦》续书的名字:《后红楼梦》《续红楼梦》《补红楼梦》《新红楼梦》《红楼复梦》《红楼梦补》《红楼梦后》《红楼梦续》等等。

中国古代小说续书的接续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书一续,另一种是一书连续。所谓一书一续就是一部续书完成之后,下一部续书另起炉灶,与前一部续书内容无关,而一书连续则是后一部书接着前一部续书,不断续下去,内容前后关系,类似于短跑比赛中的接力。

四大名著及《金瓶梅》的续书主要是一书一续,如果就这类续书的数量而言,《红楼梦》无疑是最多的,这是中国纪录,也是世界纪录。至于该如何评价、是不是值得骄傲欢呼,另当别论。

但如果要论一书连续的小说续书数量,可就数不着这些名著了,无论是《红楼梦》还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它们的续书通常都是一续而已,基本没有接力赛一样对续书进行二续、三续的,更不用说四续五续了。

对小说能一直马拉松一般续下去的,要让位给那些故事性更强、更有读者缘的流行小说。到底可以续到多少呢?把这些续书放在一起,仿佛在看一场小说续书大赛。

第一部候选小说是清代最早融公案、侠义为一体的新型小说《施公案》。《施公案》可以续到多少呢?可以到十续,加起来一共528回,后来不少书坊将其合称《施公案全传》刊印。一部小说,接连续到十续,这绝对是一个文学史上的奇迹,用句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已经可以秒杀四大名著,秒杀所有国外小说了。

这是不是续书的极限呢?当然不是。可以这么说,如果去参加环球小说续书之最锦标赛的话,《施公案》只是获得了报名资格,报名与获奖毕竟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果它想进入复赛的话,首先要面对自己身后同样为公案侠义小说的《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系俞樾根据《三侠五义》稍做改编而来,能有多少续书?不就是《小五义》和《续小五义》这两部吗?当然不是,这两部续书市面上卖的到处都是,这是比较常见的,笔者这里要说的是不常见的。遗憾的是,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对决,因为实力相差实在悬殊。《七侠五义》究竟能续到多少?二十四续!这是根据相关记载而来的,笔者只见到了二十续,这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二十四续,全部加起来多达一千多回,这个成绩足以把《施公案》甩出一条街去,让其黯然退场。

但好戏还在后面。如果要进行半决赛的话,《七侠五义》只能到此止步,因为它遇到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对手,那就是也属公案侠义小说的《彭公案》。正集之后,各路作者开展了《彭公案》续书大赛,一路高歌猛进,纷纷赶超《施公案》《七侠五义》,到底飙到多少?至少三十三续!这还只是笔者目前所见到的最大数字,至于还有没有更多,尚待考实。就按三十三续来说吧,这已经足以让天下小说家望而却步了。

但最后的续书冠军,还不是《彭公案》,而是《济公传》。明清时期,专门写济公的小说有好几部,《济公传》是其中的一部。《济公传》能续到多少?四十续!总共1755回,六百万字!这就是中外小说续书拉力赛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至于说能否达到后无来者,恐怕是,但话不能说得太死。

写续书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经常被人讥讽为狗尾续貂,不过续书整体水平不高也是一个事实。就艺术水准而言,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应该是写得最好的,很多人读过,但没有意识到它是续书,承接曹雪芹的前八十回而来。写得好些的还有陈忱的《水浒后传》和董说的《西游补》,都是有寄托之作,非泛泛续书者可比。此外,《小五义》《续小五义》还可以翻翻,至于其他续书,一般读者就没必要读了,写得很烂,读也读不进去,就把这个艰苦的任务交给那些专业研究者吧。

(作者:苗怀明,系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