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

文化评论

  • 川报记者边钰  郁郁庭院、蜿蜒乡路、摩登都市……当水墨邂逅现代城市,画家把自己生活过、行走过的城市印象融入淡彩水墨中,在笔墨里咏叹出都市水墨的诗情画意。11月9日,“人间山水”——方向水墨作品展在成都画院开幕。  作为中国国家...
  • 肖德美文生扮相。 受访者供图   肖德美去电子科技大学讲学,推广川剧文化。   “流光溢彩,至善至美——肖德美川剧文生表演艺术专场”上,肖德美演出《芙蓉花仙》片段。  戏曲行当“生旦净末丑”,“生”字当头。其中“文生”与“武生...
  • 作者:刘冻《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0日 11版) 火龙张明摄 闹狮曹秀摄 红火陕北 杨宜亮摄 跤王争霸利非摄 家宴淦小可摄 皮影戏 王玉珊摄 朝鲜族农乐舞崔周范摄 晚唱 陶耀华摄 打秋千 闭健辉摄 马术罗森摄 与山川试比高的红色舞狮、在黄土...
  • 作者:默 扉《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9日 09版) 巴金的一生,都在以自己的文学创作热情地参与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然而在他的人生之中,却有一大憾事,他每每谈起都遗憾落泪,那就是在他有生之年,未能有效地帮助他的两个哥哥。他曾提起两...
  • 作者:吕冠南《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4日 13版) “《韩诗》”本是西汉初期儒生韩婴所传布的《诗经》文本,后来伴随着韩婴学术影响的日渐扩大,终于形成一支以韩婴解《诗》为主体、以韩婴后学的发挥为支流的学术流派。《韩诗》学派颇具规...
  • ?作者:周文玖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04日 15版) 《西史东渐与中国史学演进(1840—1927)》赵少峰 著 商务印书馆 中国史学有几千年的历史,遗产异常丰富,传统极其厚重。然而至20世纪初,中国史学的面貌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迅速实现了...
  • 《 人民日报 》( 2019年11月03日 08 版)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品位有高下。好的书法作品,必定有正大气象。让书法彰显正大气象,体现时代精神,已经成为当下书法界的共识。 纵览中国书法史,历代庙堂之迹和摩崖石刻最能体现书法的正大气象。...
  • 叶嘉莹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大家。少承家学,又蒙师教,叶先生一生诗词创作不辍、才情卓著,2008年被授予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被誉为“具有真挚之情思与敏锐之观察力,透视世变,深省人生,感物造端,抒怀寄慨,寓理...
  •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资源。在文化软实力竞争重要性日趋凸显的形势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 作者:周凌峰《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26日 12版) 日晷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唐玄宗天宝初期,做过一些返古的变革,最让人奇怪的是,玄宗将“年”为“载”,大唐王朝也从天宝二年(743年),直接跳入了天宝三载(744年),直至唐肃宗时才又...
首页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尾页 共6395条信息/共640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