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菊花生处是故乡‖周汉兵
菊花生处是故乡
周汉兵
九月秋风爽,九月菊花黄。秋日里,我总惦记着那一抹绚丽的金黄,那是菊花盛开的热烈。
重阳节前后,各式菊花赶趟式地盛开了。公园里,各地的菊花展相继登场。野菊花更是让秋天变得妖艳多姿,山坡上、田埂边、沟谷里,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的野菊花傲然怒放,黄灿灿的花朵密密匝匝簇拥在一起。
“看了十分秋月,重阳更插黄花。”重阳赏菊,在我国历史悠久。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普通百姓,都难抵菊花的诱惑。
对于菊花,我是有着好感的。小时候住在农村,每年春天,我们都会在院坝边、地坎上以及房前屋后的鸡啄地,种上一些菊花,就像种植向日葵一样,这是乡村人的本分。种植菊花,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生活。夏天,农村蚊虫多,中午时光想休息一会儿,这蚊虫就特别令人讨厌。为了驱赶蚊虫,我们就扯上一把鲜生的菊花,放入一个火盆里,制造一些烟雾。这缭绕的烟雾,渗透出缕缕菊花清香,不仅神清气爽,而且蚊虫也不敢造次。秋天把菊花梗晒干,就成了冬日里熏腊肉的重要材料,熏出来的腊肉会长久留下淡淡的清香。
在乡村,最灿烂的还是野菊花。我的老家是柑橘之乡,在我的记忆中,秋冬交替时,家乡到处都有诱人的菊花,山坡田野、柑橘林荫下、房前屋后,随处都有菊花绚烂的身影。每到这个季节,我们总会提着口袋,采摘一些野菊花,晾干后装进枕头里,之后每晚就伴着花香入眠。
菊花黄,菊花香。那段日子,这野菊花就悄悄地开着,它们似乎一点也不在意生存的环境,比起公园里精心呵护的菊花,一点不见娇气。它们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小黄花,泼泼辣辣地开满一大片,这实在是乡村难得的风景。只要有一点点贫瘠的泥土,哪怕是在窄窄的石缝中,野菊花也能一门心思展现最美的身姿,带着野味的芳香和绚丽的色彩,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美丽和坚强。
卑微而不自卑,朴素却又超凡,我欣赏野菊花的秉性。多年来,我始终难舍秋日的野菊花。即便进入城市,每到菊花盛开的季节,也总会到城郊去走走看看。刚入城那几年,我总会在菊花最灿烂的日子里,带着母亲、岳母、妻子一道去赏菊、采菊花,一路相伴,一路欢笑,其乐融融。每次出去,妻子总会精挑细选采摘几株扎成把,把菊梗部分放入背包,拉紧系扣,一大簇菊花便在背上跳动,一路风景,一路芳香。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如今,岳母已逾八十,腿脚已不灵便;母亲年过九旬,身体每况愈下。相携赏菊,逐渐可望而不可即。但这菊花的味道依然时常撩拨着我,让我倍感温馨,也多了几丝惆怅,于是怀念逝去的日子,那情、那景,历历在目,就期盼亲人更好,期盼日子更好。
这段时间偶尔下乡,我会情不自禁走近野菊花遍布的乡野里。刹那间,浓郁的夹杂着淡淡药味的芳香直入心脾,一切烦恼和焦躁悄然遁去。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品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滋味。或者就静静地站在菊花丛边,或者随意找一块石头挨着菊花坐着,这份宁静的乡愁就会扑面而来。端详菊花,想象故乡的样子,曾经的、现在的、将来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汉兵(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南充市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日报》《新民晚报》等报刊)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