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家书的重量‖徐钥

作者:徐 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03 12:19:48 浏览次数: 【字体:

家书的重量

徐 钥

如果单从实际重量来看,一张纸,捏在手里轻飘飘的,是没什么重量的。但是,如果不只是实际重量呢?我们都知道,一种东西若是被赋予了某种意义,成为了情感寄托,那它的重量,不仅是称重机器上显示的冰冷的数字,更是情感的重量。

若是那张纸,上面是有文字的,上面的文字彰显着这是一封家书呢?若是这封家书,还来自不和平的年代呢?古时便有诗道出了它的珍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或长或短,薄薄的纸上的文字,或端正或豪迈,或清秀或飘逸,风格有所不同,但一致的是字里行间满是真情流露。这样的纸,这样的家书,充满着特殊意义,仅是一封,便让人动容,更别提由多封家书组成的一本书了。当看到那本《品读红色家书》时,仅仅是看到封面,还未翻开,我的内心便有些沉甸甸的、说不清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只觉得很复杂,也许是光是这短短几字便让我隐约感受到了历史的庄重感,随之而来的是对前辈的敬意,对家书内容的好奇……

翻开,密密麻麻的字,总归是一个情字,但一个情字又怎可概括?对祖国的情,对爱人儿女的情,对父母的情……浓浓的情,说不尽的情……

他们对祖国的付出,让我想起了那句质朴的话“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陈觉在写给妻子赵云霄的信中提到“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想,先辈们基本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吧,所以如此坚定地走下去……我慢慢地翻下去,读了不少先辈的信。在我读到他们的信时,感受到的都是无悔,为祖国和人民牺牲无悔,为信念付出无悔。

当然,先辈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除了对信仰的虔诚,我从信中自然也能体会到他们对家的爱。在信中,他们诉说自己的思念和爱意,讲自己的经历,讲讲家里的事,宽慰家里人保重身体,询问家里的近况,也讲讲自己的近况。若是写给子女的,还带着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也许是因为在宜宾学习,而先辈赵一曼正是宜宾人,所以当我读到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信时,更加感受到了触动。信中写着“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以及另一封的那句“我的孩子自己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写下这两封信时,她正在从哈尔滨被押往珠河的火车上,即将就义。在生命的末尾,她仍然挂念着祖国,挂念着孩子。

一本《品读红色家书》读下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先辈们家书的细致和朴实,触动着人的心房。纸张被手指轻飘飘地翻动,但心却重重落下,里面的家书承载了太多意义,上面附着当时那个年代的特有痕迹,是情感羁绊与寄托,也是精神指引。

END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徐 钥(宜宾学院文艺学部2021级4班汉语言文学专业,蒋德均书剑创意写作工坊成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