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立冬之声‖罗学娅

作者:罗学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07 11:57:34 浏览次数: 【字体:

立冬之声

罗学娅

小时候,我和许多生长在厂矿的孩子一样,对农时节气知之甚少。但对立冬,却有着许多听觉的感知,因此认为立冬是一个有声音的节气。

童年印象中,立冬是外婆的声音。那天如果天晴,外婆会带着我们到屋外去晒太阳,教我们念:“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还说:“收太阳过冬。晒了立冬的太阳,身上暖和了,一个冬天都就暖和了。”

如果立冬那天是个老阴天,外婆又会教我们念:“立冬晴,一冬冷,立冬阴,一冬温。”反正我们也不太懂,跟着外婆念,鹦鹉学舌,不管是晴还是阴,都是立冬的声音。

中学毕业,下乡当了知青,立冬就成了生产队长的声音。一年四季,队长都是按农时节气来安排农活,促使我在非常有限的书本里,去了解节气知识,知道了“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是一年四季中冬季之始,每年都在公历11月7日左右。那一天,太阳黄经到达225度,北半球的地表热量越来越来少,即使是在此之前储存了一定的热量,随着立冬的太阳黄经行径,气温也会越来越低,直指严寒。“立冬”,叩开了冬季之门,翻开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向人们解读“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于是,在队长敲钟后的吼声中,田间地头的农活相对少了许多,社员们开始收藏秋天收获的粮食,储存过冬的物品,男人们收拾、修理春耕夏收的农具,姑娘大嫂们,则集聚在堂屋绩麻线、纳鞋底,有说有笑,嘻嘻哈哈,混响出丰富多彩的立冬之声。

恢复考试制度后,我考进了卫校,立冬成了同学们背诵汤头歌的声音。那天,正好上中医课,为加深我们对念汤头歌的印象,老师特别给我们讲了《祛寒娇耳汤》的故事:

相传,东汉末年,在长沙做太守的医圣张仲景,告老归乡,恰逢立冬之日。白河边上,寒风刺骨,他看见很多无家可归的人们,面黄肌瘦,衣不遮体,两只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十分难受,精心研制出一个温中祛寒的食疗方子,即《祛寒娇耳汤》。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煎制蔬菜、蘑菇、辣椒及祛寒提热的草药,用面皮将炖熟后的羊肉包成的耳朵的模样,叫着“娇耳”,煮好后,连汤带食,免费送给耳朵冻伤的穷人,每人一碗汤,2个“娇耳”。喝了药汤,吃了“娇耳”的人们,感觉浑身发暖,两耳生热,渐渐的,耳朵冻伤就好了。

从此,人们竞相模仿制作“娇耳”,一方面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另一方面是信奉“吃什么补什么”的老话。渐渐地,把“娇耳”叫成了“饺子”,也就有了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我们那批同学,大多来自农村,个个听得津津有味,都想把这个汤头歌唱会,传给身边耳朵容易长冻疮的人们。所以,熄灯了,蚊帐里还不时发出汤头歌的背诵声:“生姜肉桂大茴香,当归附子青蜀椒,羊肉熬汤做娇耳,温中祛寒效果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在已很难看见耳朵长冻疮的人了。但在立冬之日,家人团聚,煮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欢声笑语,觥筹交错,这不正是“立冬”发出的幸福之声吗?

立冬暖,一冬暖,壬寅年的冬天,定会是一个温暖的冬天。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学娅(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