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挥镰刈稻正当时‖罗光永

作者:罗光永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1-17 10:39:40 浏览次数: 【字体:

挥镰刈稻正当时

罗光永

说不清自己为啥那样喜欢农村,为啥只有在农村才能找到脚踏实地的感觉,难道只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吗?近十年,我写了三四十篇散文,大多与故土有关联,与故土上的人有关联。一想到农村,我文思泉涌,有说不完的事、道不完的人。这不,昨天从新荣村回到桂城,夜晚躺在床上,满眼都是成片的稻、成堆的谷,还有在笑声里溢出的喜悦。

昨天所见,该是怎样的一幅动人的景象呢?

“新荣村的稻子熟了,必须去瞧瞧!”抱着这样的执念,一大早,我坐上前往新荣村的汽车。走出狭长的硬头河谷,汽车开始在乡村路上行驶,九弯十八拐地,前俯后仰的颠簸必须有。及山顶下车,四处张望,始觉天地高阔,万物清明,与硬头河谷两山对峙、一涧深流的地貌大相径庭。山顶低缓,梯田四五层,铺陈出浓淡相宜的金黄。

“稻子成熟了!”我来得不早不晚,一切都刚刚好。

奔上田埂,还未来得及与稻子零距离接触,稻香就迎面而来,沁人心脾。中秋前后,我所蛰居的名曰“元坝”的小城桂子齐放,深绿的叶片下,一簇簇黄、一簇簇白,堆金砌玉地,整个小城仿佛一个偌大的香水铺子。桂子的香,是一种带着甜味的馥郁香,多少有些妩媚吧?在我看来,却不及稻香来得清新,来得恬淡。

稻子成熟,一蔸二三十秆,一秆四五十粒籽,平铺在挨挨挤挤的稻秆上,闪烁出金灿灿的光。信手牵过稻穗,托着,沉甸甸的感觉在掌心,更在心底,瓷实得很,谁还相信,这是“苦旱久矣”壬寅年的秋收?

今年是壬寅年,天气乖张,农历六月初至八月底,鲜有降水,太阳不依不饶,从早照到晚,在大半个中国制造高温高热。于是,嘉陵江部分河床裸露,洞庭湖蓄水降至历史最低位,武汉、重庆气温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高,诸多与异常天气相关的报道见诸各大媒体。近六十年罕见的高温与几近为零的降水,让夏秋粮食作物遭了殃。八月中旬,我结束在涪的培训回广,由于疫情绕道南充,经过盐亭,见道旁玉米一片蔫黄,几近绝收,不由悲叹:“天下苦旱久矣!”

稻麦满仓,老百姓的饭碗才能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在风不调雨不顺的年月,欲成就一抹稻麦黄,地利人和显得更为重要。广元多高山深涧地貌,二十余载的退耕还林,千山绿意盎然,万涧四季清流,俨然一个个巨大蓄水池,把上一年的雨水兜住。我老家所在的龙凤场,四面环山,地下水丰沛,头一晚被抽干的河道,翌日一早又涨水半拃。即便是遭遇干旱年月,不用水库引水,也是家家禾稻。这,还不是全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川北大兴水利,村村造塘、社社修堰,十年之功,终使山头斜坡堰塘星罗棋布,雨季蓄水、旱季浇田,硬是把广元这一南方的北方造就成稻米之乡。“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话,在壬寅年,就有了更生动的注解。

稻子熟透,往往遭遇连绵秋雨,收割也得抢时。我站立的田埂下,收割机轰鸣,笔直地去、笔直地回,如此反复,一亩多的稻子便在十来分钟内收割完毕。收割机靠边,黄灿灿的稻粒倾泻出来,落到早已等候的拖拉机车厢里。农业机械化,让农收变得如此快捷!田主人急不可待,从稻流里捞起一把,看颗粒,看成色,喜悦都在咧嘴而笑微微颤动的胡茬里。

偏有怀旧之人,非得留半亩稻子人工收割,说是“要找找过去的感觉”。于是,雪亮的镰刀在手,四方的拌桶下田,那些束之高阁多年的老家伙什重新登堂入室。四人一桶,两镰过处,稻把一顺儿朝内摆放。男人们有的是力气显摆,稻把抡过肩头,然后回抡,重重地砸在拌桶围板上,金瓜子飞溅……

眼前这些“找感觉”的农人,让我看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父母在田间地头劳作的身影。那时刚刚包产到户,为了填饱一家人的肚子,父母鸡鸣而出,戴月而归,刀耕火种,肩挑背磨,以双手和汗水与土地换收获。收稻季节,我姐弟仨也不闲着,跟父母下田,捡把,除草,拾稻穗,小大人一般供父母使唤。一家老少忙乎一年,换来的是肚子半饱。后来高产的杂交水稻问世,农人便毅然决然地抛弃栽种了上千年不增产的常规稻。上世纪90年代初,川北农人的粮仓里有了余粮。

家有余粮,川北人就有了底气,开始向土地要高附加值。在我走上田埂,捧起稻穗的第一时间里,我惊讶地发现,这稻粒小而狭长,颗粒并不饱满,与平常杂交水稻颗粒相比,少了些王者霸气,倒契合了小家碧玉的身段与气质。田主人见我一脸疑惑,上前夸赞:“别小看了这稻子,它可是高科技产物,价格是普通大米的二十倍哩!”

这稻子,的确是高科技产物!新荣村所在的卫子镇与王家镇毗邻,“王家产贡米”,这话美了王家上千年。王家土地肥沃,土壤富硒富锌,所产大米清香馨甜、口感绵软。自古以来,巴蜀人吃喝挑剔,在食材挑选、制作上要求严苛,必须色香味俱全。至于食材所含有益微量元素,古人不知,也无从得知。王家大米到了皇帝的饭碗,也只是“甚是好吃,朕心甚慰”罢了。如今科技发达,对吃有了更高的要求,“得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于是,专家来了,研究室建了,科研基地扩了,农人快步跟上,跟首席专家谈选育,谈基因,昔日的“泥腿子”乐此不疲地玩起了高科技。不是么,在我身后的土台上,新建了一套四合院,古香古色,挂牌曰“王家大米试验基地”。听专家讲,“王家贡米”一号、二号作为“王家贡米”培育的重点品种,有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入太空的美好经历。这试验基地周边的四亩多稻子,就是“太空水稻”第三年试种株系,精贵得很。因为尚在试验选育阶段,所以今年部分株系稻粒较小,且不饱满。待基因稳定后,再规模化种植,建成水稻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届时,“王家”及其出产的贡米就不单单是一个地域概念,更多的是一个高端农业品牌,一个能让老百姓不出村社就能富起来的支柱产业。

专家的话让我豁然开朗。在折返的途中,我看到了一巨幅标语——“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咀嚼,很有味道!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罗光永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