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茶余饭后话说“卷”‖洪林

作者:洪 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1-07 15:28:20 浏览次数: 【字体:

茶余饭后话说“卷”

洪 林

一、卷卷学习

年初,儿子在家里一边上网课,一边备战考研。

见他悬梁刺股挑灯夜读的样子,我有些不忍,“只要尽力了就好!”“现在卷得很,不抓紧不行!”

“卷得很?啥子卷得很?”之前没有听说过“卷”,我感到有点意外。

“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了,分数也越来越高。我的同学好多寒假都没有回家,留在学校看书!”

“哪样好考,你就报哪样嘛!”作为过来人,我知道,学历有时候并不等于能力,但学历是敲门砖。

“都不好考,竞争大得很!报考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我报专硕,实在不行,明年时间充裕些,我就报学硕。一战不行,我就准备二战三战!”儿子的决心很大。既然他愿意“卷”,就让他去“卷”吧。

其实,教育的“卷”由来已久。

不输在起跑线,所以娃娃打小就报各式各样的兴趣班。不输在生源线,因此学校毕业季会推出各种第一,诸如高考总人数第一、重本上线率第一、学生成活率第一……于是,家长开始“卷”名师名校,开始“卷”学区房。

该“卷”的,不该“卷”的,大家都在“卷,自己难免也要“卷”一番。似乎,不“卷”就对不起孩子,不“卷”就低人一等、矮人一头。

既然要“卷”,就要找准方向。

孩子的成长,兴趣是第一老师,“卷”兴趣,扬长避短,方得始终。盲目的“卷”,只会泯灭孩子的天性,百害无一利。任何“卷”都要关注孩子健康快乐的身心发展。

“卷”还要适度。古人做得好,裁衣要量体,只要不是“皇帝的新装”,就应该一寸一尺、一刀一剪、一针一线地去做。拔苗助长,终究是违背了生长规律。

所以说,无论学校、家庭还是个人,“卷”学习是无可厚非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将来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只要方向对了,尺度把握好了,卷卷又何妨?

二、卷卷工作

要说时尚,办公室今年最火的一个词,莫过于“卷”了。

“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咋个办嘛?”同事易哥忧心忡忡地说。

“卷?啥子是卷?”我故作不解。

易哥开始坏笑了,“卷”都不知道?!跟你举个例。

有家人养了两条狗,一黄一黑。狗本来的职责就是看家护院的。有一天,黄狗居然学会了1+1=2,主人很高兴,奖励了它一根骨头。黄狗美滋滋地叼着骨头,跑到黑狗跟前炫耀。这时,黑狗不乐意了,暗下决心,要学会1+2=3。黑狗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终于赢得了主人的奖励。黄狗看到黑狗获奖了,就想方设法学会了用前爪开锁。过了一段时间,黑狗又学会了开灯。久而久之,两条狗掌握了很多原本不属于它们的技能,但骨头,还是那些骨头。

这个就是“卷”,明白了吧?听到易哥的解释,我们几个都忍不住笑了。

其实,“卷”在工作中随处可见。

为了让大家了解你的工作动态,发一张工作图在群里,无可厚非。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立即跟发一条工作信息出来。这时,我就不开心了,赶紧挖一个工作亮点。随后,你又爆出一个工作特色……在你一张他一条我一个的跟发中,个人做的工作慢慢显露出来了。你不跟,说明你没干工作或说工作没干好。

于是,我们总要想办法把手头的工作落实落细,总要想办法把手头的工作做出亮点。而要做出特色和亮点,你就不得不挤出时间抓紧学习,多了解政策,勤学些技能。过一段时间,你会突然发现,你不再是原来的你了,你一下子变得更优秀起来。

说实话,不管“卷”与不“卷”,多掌握一项技能,终究有多掌握一项技能的好处。有时,为了生存,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卷卷又何妨?

三、卷卷生活

有人说,无所事事的人才会抱着手机爬楼刷朋友圈。也有人说,寂寞空虚的人才会盯着抖音小视频傻笑不已。

其实,在生活节奏加快、获取各种信息更便捷的新媒体时代,朋友圈也罢,抖音小视频也好,都从不同视角,反映着普通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喜怒哀乐。这是生活本该拥有的色调,“卷”出来就对了。

君不见,美甲了,不管手指大如松还是小似葱,拍图为证;买新衣服了,无论是否合身,总要站在镜子前露半张脸;摆大餐了,客人未吃,朋友圈先吃;旅游了,把无限风光装进照片,写进文字……更有甚者,老人生病了,晒;小孩磕碰了,晒;升职加薪了,晒;心情不好了,晒……你方唱罢我登台,一波又一波,从不知疲倦。

晒美图、晒视频、晒心情,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应有尽有,无奇不有。

也许,他们想告诉你,“你看,我很开心哦!”“这件衣服漂亮吧!你也来一件?”“你好久才会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些美图、这些小视频、这些心情,终于俘获了爬楼刷圈、傻笑看视频的心。于是,你也有了这样的打算,美甲、买新衣服、吃大餐、去旅游……最后,爆满朋友圈,用实实在在的存在感同样去俘获另一波爬楼刷圈、傻笑看视频的心。

我们的生活,就这样“卷”起来了。不过,此“卷”非彼“卷”。悲伤的心情期待有人回应安慰,幸福的日子希望有人共同分享。一切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卷卷又何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洪 林(中学高级教师,创业咨询师,就业指导师,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泸州市评论家协会会员。喜欢文学,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散文、诗歌50余万字)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