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清明特辑】青山不老吟清明‖王满堂

作者:王满堂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05 14:17:45 浏览次数: 【字体:

青山不老

吟清明

王满堂

春城何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由上古的“墓祭”,到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寒食节,进而演变为固定的清明祭祖、郊游踏青等活动,至今已传承数千年。

清明节,正处于仲春与季春交接之际。这时,草长莺飞,姹紫嫣红,江山如此多娇。精神焕发的人们,情动于中而借于行,纷纷举烛希望,满怀激情地行走在一年里最为关键的大好春光里。

其实,四川盆地的春天,似乎来得较早些。立春前后,便有铁木海棠、小木李花这类知春早的花木在园林、小区、行道旁……迫不及待地绽放开来。而春之讯的蓬勃与遍告,百花百草也不甘落后,它们你追我赶地萌芽开花。还没到春分,便踊踊跃跃着只争那“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于郊原一望,樱桃星星眼,桃花灼灼红,梨花、李花胜似雪……而此时紫燕双飞勤筑巢,暖沙鸳鸯比翼飞——是处春情胜春景!

春天复苏了大地,也复苏了人们的心。你看,踏青犹事春潮涌,紧把春心逐浪高。你听,行游欢聚中,皆所言所语琐琐碎,又句句皆是桃李花。特别是在临近清明之际,饮水不忘挖井人,青山一系故人心。慎终追远,亲情挂怀,念念不忘。

川南民间习俗,清明节上坟,有前十天,后十天都适当、适时的说法。而“清明何处不生烟,郊外微风送纸钱”,也是这类境况的描绘与描写。

笔者一大家也与乡情习俗同拍,之前,便已在为扫墓作前期准备。

3月31日一大早,突然接到远在北京的外侄女来的电话,讲述她夜里梦到去给外公外婆上坟的情景。她讲,因工作太忙,已好多年没去为外公外婆扫墓了。歉疚加日有所思,晚来竟得一梦。梦境中,青山绵亘,草色铺翠。悠悠行走间,远远看见两坟如丘。得知,那就是外公外婆的坟茔了。但她低头间,似见星星点点的白色颗粒物隐现于草丛……梦到此,一下将她惊醒过来。感觉做到这样的梦,也许是外公外婆给他捎来的一份牵挂。但是,因工作实在太忙,分身不开,请求我这个做幺舅的,一定要在她外公外婆坟茔前为她们多烧纸,多祷告,以表一家人的孝心、孝举……

外侄女的亲情、孝心,让我欣慰而感动。但我告诉她,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在响应“文明祭扫”倡议:坟前不动烟火,代之以鲜花……到时,我一定在你外公外婆墓前多磕头、多祷告……

放下电话,蓦然想到,尽孝,也可以将孝念、孝心、孝举一视同仁的。在因了种种特殊情况,实在不能去现场行孝举之时,孝念不也就等同于孝举了吗!

老一辈的人,由于接受民俗民风的熏染较重,常把亲情、怀旧念念于心。惟恐“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的生疏情绪在下一代蔓延。然而,当外侄女的述梦,以及将她的孝念恳恳传达于我后,那些担忧完全就属于“白担心”“空忧虑”的了。

是的,香火之传,血脉为继。其实,无论男女,又何尝不是传承中人!只要我们蕴藉孝善之心,善先动而孝即行。那么,青山不老,江河万古,人世的代继,清明以及其他节日的祭祀等,也就绵远而流长了。

“梨花风起正清明”,准备好,踏青郊原,逶迤行至先辈、故人的青冢前,将我们的孝心孝举一并于祭祀的礼仪中表达吧。

END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满堂(宜宾市作家协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