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读书日特辑】与书为伴共年华‖唐雪元

作者:唐雪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23 14:12:37 浏览次数: 【字体:

与书为伴共年华

唐雪元

温暖四月,春色迷人,书香醉人,正值阅读季。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这首励志诗 ,意在勉励人们珍惜时间,刻苦读书,可谓语重心长。他三岁时丧父,家道开始中落。但是母亲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监督学习。难能可贵的是,颜真卿没有辜负母亲期望,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最终学业有成,二十四岁考取进士,在长久不懈的学习中,成为一名著名书法家、诗人,一位德高望重的名臣。

读书的经典故事很多。如宋太祖赵匡胤,大家对他的印象一般是马上皇帝,赳赳武夫,一条杆棒齐身,打下四百军州。可鲜为人知的是,赵匡胤其实很爱读书,常手不释卷。他在跟随后周皇帝柴荣平定江淮时,有人向柴荣告密说,赵匡胤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物品,都是搜刮来的金银财宝。柴荣听了大怒,立刻派人前去检查,却发现车中装载的只有几千卷书籍。柴荣不解地问他:“你是武将出身,要这些书有什么用呢?”赵匡胤回答道:“我没有好的计谋奉献给陛下,深感惭愧,只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

久久为功,赵匡胤后来也留下了一首气魄宏大的诗《咏日》: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还有,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人家出身,没有上过正规学堂,他曾为地主放牛、当过和尚。可是,如果他不是靠着刻苦自学,提高自己的学识,怎能当得了皇帝,怎能写下《示僧》这样杀气腾腾的诗呢?——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怎能写下《赠刘伯温》这样温情脉脉的诗呢?——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灭汉显英谟。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玉炉。事业堪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先生叱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

笔者小时候,与其他农户相比,要说略有不同的话,是家中比别人家多了点图书。我家的图书新旧混杂,甚至残缺不全、少头无尾,有的用马粪纸印刷,旧得像饱经沧桑的老人。如果将其简单归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文学艺术类。一本1956年版的《短篇小说集》,半部《水浒传》,一本竖排版的《鸡毛信》,还有《隋唐传》《西游记》等连环画。二是教科书工具书类,多为一些新旧语文课本。三是政治文化类。主要有《毛泽东选集》红四卷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厚厚的,像一块砖。

图书或是用东西与别人交换而来,或向亲友同学讨要的,还有极少的一部分是花钱买来的,每一本图书都来之不易。它们的散失则是悄无声息的,究竟是别人借了未还,被老鼠磨牙了虫蛀了,还是被当作废品处理了?不得而知。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我终于攒够了一大摞图书,并请表哥做了个小书箱,把图书视作珍宝一般,轻易不再外借。记得那年中秋夜,吃罢月饼,我一直兴奋得睡不着,索性就着穿过窗棂的皎洁月光,将书箱抱到床上,一遍又一遍地整理着图书,直到倦了困了才得以安睡。

有了一点图书,我开始琢磨着如何创收,实施以书养书的计划。从此,只要是星期天,我便气喘吁吁地抱着书箱到家中院坝下的柿子树下摆书摊,纸片上用毛笔写着:五分钱看一本,概不赊欠。第一次做生意,赚了三角钱。

前来租书的邻村孩子狡猾着呢,采取一人掏钱多人看的办法。其中一人付钱挑书,然后跑到墙根阴凉处,其他孩子分别趴在他的两肩,滴溜溜一排闪亮的眼睛。出钱的那个孩子满脸骄傲,只顾随心所欲地控制着整个集体的阅读节奏,把主人翁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发挥到了极致。赚来的钱往往第二天我就花完了,通常是买冰棍和小人书。

上初三时,中考在即,同学们都沉浸在紧张不安的气氛中,我却找来了一本《现代文学作品选读》津津有味地读着,其中我最喜欢读的是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看了多少遍,却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漫漫夏夜,左邻右舍的兄弟姐妹鼓动我讲故事给他们听。吃罢晚饭,我腋下夹着一本《水浒传》或《西游记》,在大伙簇拥下,慢腾腾地来到喻家塘塘堤上,寻一个绿茵茵的草坝,大伙席地而坐,我便开始抑扬顿挫地讲起书中的故事来,直到月上柳梢、星斗满天,村庄沉浸在如梦如幻的宁静中。塘堤上蚊虫多,小伙伴们便轮流上前给我打扇子。

那个暑假,我读完了半部《水浒》和一本厚厚的《薛刚反唐》,白天读,晚上讲,大伙仍觉得不过瘾,但也没辙,因为马上要开学了,农忙时节也即将来临。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后来,参军到了部队,得益于喜欢读书和爱好写作的缘故,我在各级报刊发表了一些文章,因而引起了支队领导关注,继而一纸调令进了都市的机关大院。由此,开始了一段美好而快乐的读书时光。在机关,我的职责是搞新闻报道,除了例行的采访外,我更多的时间是埋首书山。记得那时一到晚上,读书几乎占了我的整个休息时间。静静夜里,常常是一书在手,不知不觉间就读到了天明。

我那时的精力格外好,即使经常熬夜,也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其实,我知道,自己早已完全沉浸在书籍给我营造的美好世界里了。不读书的人灵魂是空虚的,说话也是没有底气的。而读书恰恰会让人的精神世界变得丰润而充实。在军营的那段日子里,我尽情地享受着书籍给我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快乐:我看见马尔克斯在自己简易的蜗居,让心血不分昼夜地耗在马孔多小镇和布恩蒂亚家族命运的兴衰与沉浮中,他忍受着孤独的侵袭,历时15年完成了惊世骇俗的《百年孤独》;我看见贝多芬隐忍耳聋的残疾和一世没有获得爱情的落寞,满怀激情地弹奏出不甘屈服于厄运的生命交响;我看见鲁迅先生用投枪与匕首,蘸着沸腾的血滚烫的泪,唤醒国人的麻木和民族的自尊;我看见路遥用朝圣文学的心和作家的良知与责任,在《平凡的世界》里走完了自己辉煌的《人生》……

那些日子,我俨然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书虫”。因为成了“书虫”,自然拥有了自己的书橱。若干年后,当我从广元调入成都的总队机关,安置那些好书时,我清楚地意识到,我的成功靠的就是读书的累积和知识的沉淀。我用读书换来了报刊上的数千篇文学、新闻作品,也用勤奋和执著靠写作改变了人生和命运。然而,人总是难逃惰性的。当生活日趋稳定、日子逐渐殷实后,我却蜕变为拥有书籍的“书橱”。终日里,为了所谓的“事业”,给自己寻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忙碌”成了挂在口头的可笑的托词。看到书籍蒙尘,我心不禁黯然。远离了读书和写作的我,不知还能做些什么。遥想广元时的那段读书岁月,看看身边的作家朋友,我羞愧难当,自愧弗如。

于是,顿悟:朋友圈再光鲜滋润,仍无法遮掩生活的千疮百孔,无法拭去内心的疲惫不堪,更无心静下读书,走进书香深处。这样的状态,直到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将来的事》。片中,女主人公面对母亲的逝世、丈夫的出轨、事业的停滞,痛哭到痛苦,但常年的阅读习惯、丰富的精神世界,给予她修复创伤的力量,她化蛹为蝶,告别过去,重启人生。她阅读的镜头,在片中大量出现,很温暖,很动人,给我的触动很大。当女人爱上阅读,她的心中有广阔的星辰大海,她的人生不再囿于爱与厨房,让我想起杨绛说过的一句话:“你的问题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女人如此,男人呢?又何尝不是这样!

突然间,我认识到,唯有读书方宁静,最是书香能致远。在书香的天空下,去领略“看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展云舒”的那份超然;去感受“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那份大气;去想像“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那份凄凉;去品味“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那份美丽;去体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自信……

书香缕缕,缕缕书香,无限地漫延开来,充实着我平凡的生活,也让我欣享着平凡中不平凡的收获。试想,如果没有书香作伴,将会多么无趣,也会缺少一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正是这些书香,才藏起了岁月的风、时间的雨,还有世间的风尘。

与书为伴共年华,愿做潜心夜读郎。书香,才高,人儒雅,往后余生,努力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先熠熠生辉,然后照亮他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唐雪元 (国防时报社记者部主任兼《国防时报·军民文艺特刊》主编,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四川省文促会理事)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