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秋染香炷山‖张大清
秋染香炷山
张大清
一个秋阳高照的日子里,我们向南部县西水镇香炷山走去,汽车在盘山公路盘旋而行。山下的鲤溪消失了夏天的热烈和奔放,流淌着一溪清澈的秋水,温温婉婉,矜持而沉静。溪边的水芭茅开得正茂,就象一条洁白的哈达,铺设在高山峡谷间。蓬松的飘絮,书写着秋天的情思。路边一丛丛、一株株、一簇簇、一团团的山菊花,在阳光下金黄而芬芳。她们或悬垂于山岩,或生于山坡,或扎根路边,清馨、绚丽,细细碎碎的花朵,恣意绽放,弥漫着秋姑娘的爱意。
当汽车吃力地爬行到山间平台时,只见重山中有一孤峰突起,耸立天际,气宇轩昂,特有仙风灵气之神韵。意识中跳跃出这应该就是我们慕名欲登的香炷山了。它确实像一炷神香傲立,我想大概这就是为什么叫香炷山的原因吧!
当我们沿着登山石梯,穿过几曲狭路,攀级而上,到达山顶时才发觉,神秘的香炷山原来是由八块巨石镶嵌而成。传说是上古时期女娲炼石补天的余石,由吕洞宾等八位神仙相邀各自搬移到这里构成的天然景观。敬洪琳老先生《香炷赋》中有句“立于冠首天鼎,坐于凌倚云间,东南面如斗方悬空,势若北辰,西北面如醒狮飞天,吼镇群山”。东北面和东南面,陡如刀削,无路可走。立于山顶,极目远眺,原野空旷,沃野千里,山峦起伏,河流如带,神驰气壮。云海苍苍,树海茫茫,蔚然深秀。重峦叠岭,林静壑幽,形影分明,好一幅山水田园的原始、自然风光。
据香炷山的道人指引,在一个视野开阔的平台,朝南眺望,只见一尊天然睡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浑然天成,让人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惊叹不已。睡佛头东脚西,只见天庭饱满,眉如卧蚕,圆鼻高耸;梁上的古赛遗址和参差的树木,构成了睡佛的胸和腹,丰韵对称;古代演兵场和金鼓包是睡佛的腿和脚,实乃天神所为、鲁班之造焉?睡佛其势古朴雄浑,其态安静祥和,其像庄严凝重。当清晨阳光初露时,透过郁郁葱葱的树木,照在佛首上、熠熠生辉,佛光冉冉,极为神奇壮观,睡佛面对苍穹,背倚奇石,缥缈虚幻,给人一种神圣之感。
我们沿着一条乡间小道,来到托起睡佛的香炷山奇石景观,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奇石图;漫步翠柏古藤中,攀行于僻幽泥径间,许多突兀的岩石,或似怒目而威的猛狮,或如鹰击长空,或似石船出海,或如石塔凌空,更象八仙拜佛,诸如此类奇石比比皆是,而每块奇石背后的传说,更是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令人唏嘘。凌霜傲雪的青松喜迎四方宾朋;穿过如意洞,就感受到飞天石的魅力。有一处石罅,上可通山顶,数十米高,只见陡壁之上,有一条只能一人侧身而行的小道可进入石罅中探奇,岩壁上刻有“空中长廊”“天地一脉”字样。当你行至有几百平方米的石壁前,只见该石壁平展如镜,是刻字留迹的绝佳处。在一处叠垒有序的石团前,我们被其气势所征服,从下至上五块巨石垒成,四面凌空,无路可上。若有山风吹来,会生隐隐抖动之感,谓之“风动石”。
穿过一线天,便来到神话传说中的“阴曹地府”,这里的人们说是“阴间第七殿”,说是人死后要站在望乡台上,回望家中的父母和妻室儿女后,登上天梯,来到奈河桥上,生前行善之人就可趟过奈河桥,上到慈航船,由神把你普渡到极乐世界。如是作恶之人,便会坠入奈河桥下的“血河里”,永世不得超身。
形似望乡台、天梯、慈航船的奇石尚在。绝壁之上,飞跨一座天生石桥,长约十数米,宽半米不等,空悬十余米高,弯弯曲曲,起起伏伏,似断非断,似摇非摇,形如蛟龙起舞,又似闪电虹腾,独享风雨数千年,有斗胆之人可胆颤心惊地走过空悬的奈河桥。
当你还沉浸在造山运动留给人类这样的宝贵财富而自豪时,当你游兴正浓时,来到一处石崖下,只见多种植物长势丰茂,如果你留意抬头仰视,会惊奇地发现悬崖绝壁上,也同样生长着多种植物,依然葱绿,顽强地生长着,傲视着一切艰难困苦,在逆境中茁壮成长,你会忘记你的一切困难与烦恼,增强信心和意志,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繁茂的山林中穿行,一巨崖处,一道石屏挡着去路,其下有石座,笔直断裂,名曰:“镇山宝镜”。在众多的岩石上,有大小不等的冰臼状的石洞。其岩石是河沙、卵石构成,特别坚硬。据专家分析,应该是在两万多年前板块撞击留下的古冰川遗址。
保城山的奇石景观约12平方公里,极其壮观,但又数香炷山一带的景观具有代表性。由于风吹雨打,酷暑霜雪的侵蚀,最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古老而自然的奇石峰貌。
当你步入形如睡佛的寨梁上,进入林荫道时,定会心旷神怡。茂密的松柏林中,时而有一株,时而有一团,时而有一群,时而有一片的青杠树,在夏、春之时并不为人所青睐,待秋天一到,经秋霜颜染,它就从万绿丛中脱颖而出,仿佛特别鲜艳而美丽。那殷红的树叶象枫叶一样,摇曳着秋天的原野,成为香炷山的神来之笔。站在林荫道的适当位置,只见层峦叠嶂都披上了盛装,远近上下全是一片绚丽多姿、灿若云霞的景色。绿是秋天的底色,激荡着香炷山的岁月;黄是秋天的主调,惊艳着香炷山的第三季;红是秋歌的音符,颤动着香炷山的秋韵。清晨云雾缭绕,亦真亦幻,更增添了香炷山秋天迷人的神韵。
登上天然睡佛的头顶——烽火顶,极目远眺,到处是一派秋高气爽的景象。蔚蓝的天空一碧如洗,不见半点纤尘的侵扰。东望西河,蜿蜒曲折,澄江如炼;西眺剑门,披铠戴甲,银光闪烁;鸟瞰香炷山寺的殿宇楼阁,翘角凌风,金碧辉煌,承雨露,润沃土,五谷丰登。环视一周,身披黄金甲的香炷山,一峰独秀,让人流连忘返。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张大清(1953年2月生,四川省南部县双峰乡羲皇村人,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会员。获199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021年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