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倘佯摩诃池‖田闻一
徜徉摩诃池
田闻一
以狂飙突进之势,生机蓬勃地跨入新一线特大城市,开埠2500年以来,国内唯一没有更过名的成都,时有惊喜。
2023年7月14日,霹雳一声,报端披露:历史上曾煊赫一时、过后却在历史深处无疾而终的摩诃池(一期)开池。
压抑不住心中的欣喜,我一早就去了。
巍然矗立于市中心四川科技馆后的后子门左侧,印象中寸土寸金、车水马龙的一段大街不见了,为一方突然荡开、占地面积60余亩、池水面积10余亩的一片青葱的摩诃池所取代,恍惚间,似有一个浓妆艳抹、颇有丰韵的唐代仕女款款而来,让我惊诧、惊喜莫名。再看,在四周退后一步的高楼华厦包围映衬中,在七月的烈日骄阳下,让我一时感到有些时空颠倒恍惚的摩诃池,池中大面积蓝得发绿的池水,还有田田的荷花,长虹卧波般玉砌雕栏的小桥,四周的茵茵绿草,亭亭如盖的大树,环湖别有意味的小道、路灯等,无不具有遥远而切近的唐宋意味。特别是环湖无数可感而不见的喷头喷起的水珠,在空中迸裂开来,先是在金色的骄阳中鸣珠溅玉,随即化作云烟缭绕,给人以扑面凉爽之时,产生了一种现实中的海市蜃楼感。
沿着脚下的小道走。小道造型独特别致——走在两边蓬过来的立体有菱的青砖黛瓦上,就像走进了历史的纵深;恍然如梦,有穿越千年之感。我在其中寻寻觅觅。
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隋文帝杨坚将他溺爱的四子杨秀封为蜀王。杨秀修建蜀王宫,不惜挥金洒银,就近取土,这就挖出一个大大的深坑,注满水,成了一个浩荡的大湖。有西域来到成都的僧人,面湖惊讶间,一句“摩诃池”(梵语里池大有龙的意思)随口而出。此语形象,不胫而走,摩诃池也就由此而生而名。杨秀锦上添花,将摩诃池边的东城楼扩展成更有文化气息,可登高望远的散花楼。
朝代更迭,沧海桑田。
到了唐、宋时期,摩诃池更加完善,君王们挖空心思,大张旗鼓,最是引金水河入池,让摩诃池更为丰沛,鼎盛时期,池水面积达千亩。这里留下了李白、杜甫、苏东坡等大家们流芳百世的诗篇。有言:从古至今,天下文人尽入蜀,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里留下的各朝各代的文人们的名诗佳赋,难以计数。唐代那个很少出门、心情抑郁、常住翠竹环绕望江楼的的风华卓绝的女校书薛涛,也多次在此流连忘返,情不自禁写下了出自心底的“摩诃池上春光早,爱花爱水日日来”的诗句。
这里,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后蜀主孟昶和他的花蕊夫人。934年,风流倜傥、最会享受的孟昶在对摩诃池大肆扩展培修的同时,深爱芙蓉的他,命人不仅在城中甚至在抵御敌人入侵的城楼上也广种芙蓉。史载,“深秋时节,芙蓉花盛开,高下相照,40里如锦绣。”因为孟昶,成都又得名“芙蓉城”,简称“蓉城”,芙蓉花成了成都的市花。
可是,在宋朝大军刚刚抵达城下,只会寻欢作乐、治国无能的后蜀主孟昶却不战而降。消息传到后宫,让很有骨气的花蕊夫人写有一首直抒胸臆、慷慨激昂的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14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这首诗就从一个方面显示,在文风很盛、自古战乱少、偏安一隅的蜀地,蜀人既有儒雅斯文、彬彬有礼的一面,更有慷慨悲歌、不屈不挠的一面。这从多年后的抗日战争中得到明显的证明。“无川不成军”,抗战中,四川出兵350万,伤亡64万,当时每十四五个川人中,就有一个在前线作战;抗战中,四川的伤亡人数和出兵人数都居全国第一。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四川单独一省承担了全国财赋的三分之一,其多项指标也都是全国第一。
摩诃池兴于盛世,没于战乱。
1644年,张献忠入川,在成都建立大西国,明朝的蜀王朱至澍就是在张献忠率军攻入蜀王府时,走投无路间投池自尽。当了皇帝的张献忠,将蜀王府改为皇宫,将摩诃池的一半任其壅塞,一半纳入他的后花园。他就此躲进宫中,一边尽可能享受,醉生梦死,一边又迷信武力,一味嗜杀。三年不到,张献忠被杀进川来的清军从梦中惊醒。仓皇败逃的他,一把火把成都烧成一片废墟,让成都在以后的百年之间成了虎狼之地,整个四川人迹寥寥。史载,清初,四川省省会不得不设在离关中相对近些的嘉陵江边的川北名城阆中;也因此有从清初开始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湖广填四川”。生于斯长于斯的笔者,没有遇到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四川人,包括笔者,全都是“湖广填四川的后裔”。
我完全想象得出,摩诃池鼎盛时期的洋洋大观。李白、杜甫、苏轼、武元衡等名人,或泛舟湖上,或登上散花楼,观景赋诗作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范仲淹在其名篇《岳阳楼记》中的几点概括——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迁客骚人多汇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于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维斯人,吾谁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走笔至此,我只需将后面的时间改为“2023年7月14日”。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田闻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创作员;著作甚丰,多篇多次获四川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图源:行脚成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