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诗才激荡的报国之情——《长安三万里》观后‖孙梓文
诗才激荡的报国之情
——《长安三万里》观后
孙梓文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整个长安因战争陷入混乱,而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回忆起与李白的一生往事,两位诗人跌宕起伏的命运画卷缓缓展开。
影片以明暗两线,用人们所熟知的诗歌串起波澜壮阔的唐代兴衰,以60年的时间跨度书写了一部大唐史诗。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中又有浓厚的现实主义人文关怀,像一条浩荡的黄河之水,倾泻而下,淹没了观众。当人们沉浸在儿时的诗歌记忆时,又或许唤醒了血液中的诗歌因子时,却常常容易被影片中所传递出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那种儒家精神豪气干云的入世情怀所打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时尚变装”中加速“破圈”。从舞蹈《只此青绿》的成功,我们将目光投注到《千里江山图》,从《满江红》的热捧,我们开始重温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长安三万里》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中涌动的一个缩影。除诗歌调动起诗歌国度全民的诗歌热度,笔者所要打量和思考的是站在诗歌背后那些诗人们的人生际遇和国家命运,其内核正是诗才激荡的报国之志和家国情怀。
壮 心
大鹏意象所蕴含的冲天之志
唐朝,在历史长河里,一直都是特别的存在。因为那是群星璀璨的时代,涌现了像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岑参等众多千古流芳的伟大诗人。他们的诗词歌赋早已深深刻进国人的DNA里。从“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中,我们可以品出锦绣长安的烟火气;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我们可以展开扬州三月的繁华图景……国产动画电影用诗的井绳,打捞历史深处的源泉,令观众在“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中穿行大漠边塞,徜徉烟雨江南,在水墨意境与最新光影技术的完美融合里,感受辉煌壮丽的中华诗歌艺术。
但这些诗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更是他们那个时代可敬可爱可歌可泣的追梦人。他们借诗言志,渴望建功立业,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理想,流淌在笔端。正如电影中的李白,在唐代文人建功立业的热潮中几经波折,无奈入赘,又在入世和出世之间纠结辗转。
我们看到的既是他的传奇故事、历史浪潮的难以预料,更有对人生的感悟,对命运的理解。从青年的意气风发,到中年的壮志难酬,再到晚年的万丈豪情,让观众看到了两位大诗人在历史浪潮中的沉浮。
李白遭遇的挫折和困顿、高适在生活中的处处碰壁、杜甫的怀才不遇,同样也让我们从遥远的历史中跳脱出来,用他们反观自己。我们或许不能和李白、杜甫等相提并论,但我们一样能思索,自己该怎么做,该怎么用自己的方式去实现梦想、追求幸福?如果说千百年来,变的是时代洪流,变的是岁月蹉跎,那么不变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无愧于天地的精神。
片头片尾映入我们眼帘的展翅大鹏,在天地之间翱翔,正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种才尽其用的鲜明象征。一代人的沉浮,与国家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联。不仅如此,片中还塑造了一个女扮男装的“裴十二”,也充分表达了男女都有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眷顾和理想。
尤其是李白一直执着于“经世致用”,甚至到了晚年还由出世到入世,反而天真地参加了永王造反而不知,实属可悲可叹。这进一步说明“才”的“显与隐”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也说明“人才”的“用与不用”也有着不同的社会后果。
因此,《长安三万里》虽是一部动漫电影,但它的内核深刻,以史鉴今,启人深思。或者可以这样说,它的动漫只不过调动了科技手段,虚化了人物脸谱,或者说,用动漫这一手法更加强化了人们心中那种诗才激荡的报国之情和对理想的忠贞坚守。
血 性
枪剑意象所彰显的爱国之情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是一幅多么安宁祥和的盛世图景。但正所谓岁月静好,因为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爱国之情,是中国人内心不自觉的呼唤,是骨子里沉淀的血性与乡愁。那是因为,他们懂得自身与国家的关系。即使可以吟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但他们心底,始终交织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之情。
李白的剑,高适的枪,不过都是精神的骏马。“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的侠客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出塞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的从军行,是因为心底刻印着“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恢弘气象和建功理想。
剑锋所指,是疆土,长枪所向,是征途。剑有脉搏,枪有温度。我们感受到的是磅礴的气势,又怎能不热血澎湃?一个朝代的盛衰荣辱,历史的草蛇灰线,都在文人墨客的诗词里。读着这些诗词,我们与千年前的诗人情感共振,心意相通。
豪 情
诗书意象所传承的文化之根
片中借高适之口,说出两句话“只要那些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足以打动中国人的心灵。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生命力所在。“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的诗名,印证了这一点。
物质的外壳,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变化,但精神的内核却一直矗立在人心中。可以说,诗书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其内核是中国文化之魂、中国精神之魂。他们将自己的人生融入到民族的发展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我们治家治国所奉行的“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人生哲学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着天然的联系。
中国人在诗歌教育的潜移转化中,完成了万物归一,天人合一,家国统一。所以,片中所传递的诗歌教化的感动与感化,让全体国人在诗中发现了自我,发现了血液中那隐藏的天下情怀,发现了自己与孩子之间可以通过诗歌达到统一与内聚。家国情怀在诗书的缠绕下,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悠远气质,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内核的厚度宽度和广度。
时代在变,底蕴长存。从片片甲骨到浩瀚典籍,从灿若繁星的唐诗宋词到遍布神州的民间文化,新时代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愈加历久弥新。
END
来源:川观新闻
作者:孙梓文(本名孙国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国艺术报》《诗刊》《星星》《中国诗歌》《青年作家》《西藏文学》等报刊)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