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中秋特辑】诗词里的中秋‖蒋德均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29 16:03:24 浏览次数: 【字体:

诗词里的中秋

蒋德均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月亮最明亮、最美好的日子,也是一年收获的时节。秋高气爽,谷物成熟,田野一片金黄,乡村一派繁忙。人们在习习秋风吹拂下,在朗朗月光照耀下,聚集在一起,喝酒、吟诗、品赏美食、谈天论地,也品赏一年四季的劳动收获,享受亲人的团聚与天伦之乐,畅想美好未来。甚至弹起乐器,唱歌跳舞,无拘无束地玩乐,遐想万里之外,月宫里的嫦娥,还有伐树的吴刚也会分享人间的收获与欢乐。

学术界一般认为,中秋节的起源之谜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的形成时间何在?二是它的节日习俗是怎么来的?三是中秋节的节俗活动内容主要有哪些?

我们认为,中秋节应有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经历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部落首领或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中已有“中秋”一词。可见历史之悠久,但此时它还没有形成一个节日。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晚上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亮,所以又叫做“月夕”“月节”“八月节”。

在中国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那么,中秋节的形成时间在何时呢?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中秋节形成于先秦,一种观点认为中秋节形成于唐代,一种观点认为中秋节形成于宋代。

中秋节的源头何在?说法有三:一说源于上古时期的月神崇拜,一说源于嫦娥崇拜,一说源于古人庆丰收祭拜土地神。

这些说法都有一些道理。其实,我们认为,可以将它们统一起来,其中主要与月亮有关,与时间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大多有一个从自然时间物候的自然属性到人文社会属性的人为转变和发展演变过程。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天人合一、物我感应。唐人的赏月爱好与中秋月色的美好便具有这种高度契合度。从科学角度认知,太阳是白天的光源,月亮本身没有光源,它的光源来自对太阳光源的反射。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北半球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向南退去,天空中的云雾也少了许多,太阳的倾斜度逐渐变大,地面得到的太阳热能逐渐减少,气温也渐渐变得凉爽,一天比一天低一些,空气也变得纯净透明。所以,我们常说秋高气爽,夜空如洗,月色皎洁,赏月效果特佳。古代文人墨客多有咏叹,理亦在此。让我们品读古人的诗词,穿越时空,游历明清、两宋、盛唐、两汉和先秦,领略中秋节的温情、浪漫与轻松、疏狂。

明月皎夜光

汉·佚名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诗歌借景抒情,把失魂落魄的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秋夜的星光、月色等之中,情景交融。

中秋月二首

唐·李峤

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

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李峤的《中秋月》第一首诗,主要写实写景,描绘了月中丹桂。第二首诗,借咏月而寓哲理,指示深远。表明世上万物存在着千差万别,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可能风雨交加,颇有哲理。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此乃望月怀思抒情的名篇。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成为千古名句。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描绘出一幅月下美景图:秋月高照、月光似水、鹊鸟惊飞、流萤入帘、庭槐影疏、砧声不断、佳人独立……

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的《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不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成为千古思乡念亲名句。

月 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全诗意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采用从对方设想写起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诗题为玩月,诗人匠心独运,描绘的是在中秋欣赏到的夜月美景,同时写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内涵。自然与社会,物候与人事以及诗人的内在情怀,皆在诗行里。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诗人说,以往八月十五日之夜,我在曲江池畔的杏园边赏月。今年八月十五的明月夜,我已在荒僻的江州湓浦水边。向西北望去,哪里才是我的故乡?身在东南,月亮已经圆了几次了。昨晚的风吹了一夜也无人领会,今夜月光还和去年一样清凉明亮。

明月三五夜

唐·元稹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等到月亮西移到西厢房,当你看到我房间的门是半开着的时候,那院墙上花在摇动,我以为是你来了。

嫦 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人说,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孤寂的嫦娥想必早悔恨当初偷吃仙药,如今独处蟾宫而形影孤单。

中 秋

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诗人说,闲暇之余,我漫步在秋天的夜色里低声吟唱,总感觉得心里空空、万事悠悠。今天晚上如果没有圆月高挂,今年的中秋节就算是虚度了。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移动着,在这团圆之夜,我却面对着角落,茕茕独立。月宫中的嫦娥也未尝不感遗憾啊,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的桂树。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古往今来有离别相思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词时,都会产生强烈共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作者苏轼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清寒。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亮在天空中移动。人的一生中难得有像今夜的美景啊!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此诗境界宏阔,意蕴悠长,颇显诗人个性与气度。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景中寓情;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同时,诗人所创造的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也受到后人的重视。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该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词人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中 秋

明·王守仁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去年中秋节先是阴云密布,但最终天晴见月,今年中秋却始终阴云满天,不见月儿。人的一生,本来中秋圆月的美景就看不到多少次,更何况一个人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不过我的心中自有一轮光明的圆月,千古常在,永不缺独。山河大地都沐浴在它的光辉下,这等快乐,不必非要在中秋节才有哦。

舟次中秋

明·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此夜衔杯惭庾亮,几年持斧笑吴刚。观涛岂必钱塘去 ,碧海银潢自渺茫。

这首诗主要写中秋佳节,望月相思,月、桥、燕一系列的意象,写出闺中思妇的相思之苦。淡淡的月光映照着不知多长的道路,小舟飘摇,划过弥漫清香河水。明月照着圆峤,人却相隔千里,风儿拂着船帆,夜空中燕飞过。这一夜,举杯便想起庾亮,感到惭愧,也想起持斧的吴刚,觉得好笑。看波涛潮水何必去钱塘呢,那夜空的银河自是浩瀚无边。

琵琶仙·中秋

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词作书写在中秋月下对于昔时情爱的思忆。此词可能作于康熙十六年(1678)中秋。这年春天,纳兰妻卢氏病故,词人悲痛不已。词的上片写现实的中秋时节,充满了悲凉。下片望月感慨,写望月忆及往事,感慨唏嘘。词人说,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天上的月亮却为何时圆时缺呢。今夜里,金风送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花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莹透澈。谁知道,这好天良夜却让人忧愁,让人悲咽。孤身只影,如何面对旧时明月?那时节,也是这么个中秋夜,你和我,在花径里捉迷藏,曾经将梧桐的霜叶惊落。手握轻巧的小纨扇,至今又经历几番凉热。一时间,不由得百感丛生,但这又仿佛与相思离别无关。面对这旧时明月,只好让玉萧声将夜晚的寒意吹裂。

作者简介

蒋德均,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古代文化、地方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写作》《商务与政务写作》主讲教授。主持或主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以及纪念馆展陈策划与撰稿。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册,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刊发作品和文章。作品选作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材。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等学术著作6部,文化随笔集10部,《文生抒情哲理诗选》《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等诗集2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册,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文章入选全国高考语文阅读材料和党政领导干部学习材料。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宜宾学院)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