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中秋特辑】月饼寄思念│邓平‖寻月记│吴亦非

作者:邓 平 吴亦非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9-30 14:09:37 浏览次数: 【字体:

月饼寄思念

邓 平

外婆家的房子隔音相当之差。哪一房间人打鼾,这屋人有如耳悬一口大喇叭,让人不胜其扰。今天一大早,厨房里窸窸窣窣的声音,透过墙壁,钻进我的耳朵,我不由得大声抱怨:“外婆!不是和你说好了吗,不要大清早地弄东弄西,你就不能等我睡醒了再弄吗?”

外婆没有答话,但能很清晰地感觉到扰人清梦的声音消失了,房间恢复了寂静。我的脑海却朦朦胧胧地跳出外婆在厨房的身形,不等我多想,浓厚的睡意就拉下了我沉重的眼皮……

梦里,窸窸窣窣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我怒气冲冲地从床上一跃而起,似光如电闪身至厨房门口,怒目扫视而去。只见外公和外婆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清蒸鲈鱼、红烧土豆、糖醋排骨、炸酥肉、清炒小白菜……冒着腾腾热气摆在案上。我一看尽是我爱吃的菜品,忍不住咽了咽口水。这时外公瞧见我像个小馋猫似的站在门口,连连招手,呼我过去。我眼里腾腾火焰如积雪遇上了沸水,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满目愧疚。刚走两步,猛地想起,外公已离世好几年了!再看眼前景物时,风云大变,桌上哪还有什么佳肴,尽是蛇虫鼠蚁,而面目慈祥的外公外婆竟化作两具枯骨,粲粲怪笑地向我扑来……

“啊!”“扑通!”我惊叫一声摔倒在床下,像一尾搁浅的游鱼无助地扑腾身子。我神色慌张地望向四周,熟悉的环境映入眼帘才让我稍觉心安,但心却怦怦地跳得厉害。就在这时,厨房里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虽然这声音很轻很小,像是有所顾忌,但我还是听见了。我心中一紧,不知是睡懵了还是被当下相似的场景吓破了胆,思绪如乱麻,呆愣在原地良久,才蹑手蹑脚地朝厨房走去,想探个究竟。

厨房里,外婆正拿着不锈钢水瓢从水缸里打水,动作过于轻缓,不似外婆往日风格。尽管外婆小心翼翼,但水瓢放置在大理石案台时,还是发出“噔”的一声。声音不大,可在静谧的房间里却显得十分刺耳,外婆僵在那里。良久,外婆似确认了什么才又开始有所动作。

“外婆,你在忙什么呢?”我好奇地问道。

外婆闻声大惊,手一抖,擀面杖掉在地上,她转身望向我,目光里的震惊还未散去,带着歉意地道:“是我吵到你了吗?真不好意思,外婆也不想这样,只是……”她话没说完也许是我没听见,接着躬身捡起地上的擀面杖。这一瞬间我意识到了些什么,眼底闪过一丝愧疚,扫过案台上摆放的物件,又问道:“外婆,你这是在做月饼?”外婆点点头,“好几年都没做了,手艺退步不少”。我眉头轻蹙,紧盯着身子日渐佝偻的外婆,又气又忧地道:“家里不是有月饼吗,你怎么还自己做?”我指着外婆的腰,盯着外婆变形曲折的膝盖,“你是腰不疼了,还是腿不痛了?”

外婆低着头,小声地说道:“外边做的能有家里的好?你外公以前最爱吃我做的月饼了。”我正欲反驳,她又说道:“昨晚我梦见你外公了,不知怎的,脸色蜡黄,人变得干瘦干瘦的,原本合身的衣服,现在穿着像拢了身大袍子。”她顿了顿,望向我,一双浑浊的老眼,似有泪水闪动,“他见了我,嚷着说要吃月饼,说好几年没吃了。”

自外公离世后,外婆的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叔伯姑姨都在外地打工,加之我也外地读书,中秋节,家里仅剩她一孤零零的老太太,便再也没做过月饼了。我看了眼外婆,又望了望悬挂在客厅墙上的黑白照片,心中一抽,搓了搓眼睛,笑道:“外婆,你这速度,今天能吃上月饼吗?我来搭把手吧!”

“你会做?”

“不会,哈哈,向你学啊……”

寻月记

吴亦非

据说,中秋节最早和祭祀有关,春种秋收,春天祭太阳,秋天就拜月亮。据专家们研究,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成型期。中秋时节,天空中圆月高挂,总是勾起人的情思,明月朗照,文人骚客们开始吟咏作乐,月亮与酒伴着诗意下肚。只不过,这些活动还只是读书人的附庸风雅,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才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明代袁宏道在《虎丘记》里记述当时人们中秋赏月的盛况:“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我喜欢在中秋节看月亮。大一的中秋是我第一次在外地度过的中秋,到了晚上我便出了宿舍。因为学校在山里,我决定往山上去,在最高处看月。该说是事与愿违吗,站在山顶,向西方望去,并未见月亮的身影;环顾四周,天空被地上的光映成深蓝色,耳旁偶有虫鸣,依旧无月。我看了看坐落在附近的图书馆和教学楼,心里忖度着要不要再往高处去,抑或是就此别过。在我犹豫时,蚊子已在我身上吃起了大餐。有传说记载,高邮城南有一露筋祠,传说有女夜行至此,为避男女之嫌而不投宿村舍,在野外露宿,被蚊虫食尽皮血,为纪念其贞洁而立祠堂。假如我被咬死在山顶,能有幸在附近留下祠堂吗?暗自好笑,恐怕不能,遂寻下山路。

教学楼与山路有一连接处,当我带着郁闷的心情往回走时,偶然间,一个抬头,突然发现月亮像被打磨过的铜镜,远远地挂在天上,让我惊喜不已!

我总觉得这个故事充满了寓意,比如有些事情不能刻意求之。但每每想到那时的场景,一切似乎无言。正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想象一下,你为了看月而攀上山顶,受尽蚊虫骚扰而不见月,你的心已放弃,沿着无光的山径一步一步地回走,猛然一个转弯,月亮就在那里,不是卞之琳的,不是苏轼的,不是梵高的,也不是张若虚的,而那月亮是你的。远处是铁青的山,山上是救赎的月。

今年是我在宜宾学院度过的第三个中秋,经历和故事很多,但我依旧怀念而难忘那轮偶见的月亮。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邓 平(供职于广安市前锋区水务局,蒋德均书剑创意写作工坊成员)

吴亦非(宜宾学院文艺学部汉语言文学2021级,蒋德均书剑创意写作工坊成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