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教育写作让我走出职业倦怠期‖牟联发

作者:牟联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1-02 16:29:51 浏览次数: 【字体:

教育写作让我走出职业倦怠期

牟联发

教师每天只重复备课、上课、作业和考试,不勤于、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人心中郁结不良情绪,感到枯燥乏味。如要走出这种困惑,坚持反思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而反思直接体现在教育写作上。坚持教育写作,不仅可让教师走出简单重复的工作,让他们有独立的思考、见解、解决困惑和挑战,还可让他们走出职业倦怠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广泛阅读 丰富自己

阅读是写作的源泉。身为教师,如果不读书,精神世界会匮乏,自然会对职业产生倦怠。教师成长的路径千万条,阅读学习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要研究阅读某一项教育专题,把握实质内容和最基本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导航自己的教育。

多年来,笔者坚持“指向性阅读”,即想写哪方面的内容就阅读哪方面的内容。比如想写小语“口语交际”方面的论文,就去阅读学习论文文体的写作知识;阅读小语教材里涉及的“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和相对应的教学参考书,深入体会此主题的分类、教学目标、基本方法、注意事项等;阅读同行撰写的有关该内容的例文,领悟其写作方法、写作技巧、语言表达等。这样对“口语交际”专题有了整体认知,为后续写作积累素材。

读书是教师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有效途径。为丰盈自己,闲暇时,笔者阅读《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报刊,浏览语文网、中国教育新闻网等教育网站;阅读《读者》《意林》等书籍。

另外,为了能在纸刊、微刊、网站发表教研文章,笔者会阅读相应媒体关于文章风格、主题、语言、字数等常规要求,然后有针对性地投稿。

勤于撰写 锤炼自己

日常教育中,每有启迪、感想、推测、收获等,笔者会写成教研文章。撰写时,会达到忘我的境界。有时到吃饭时间却忘记了;有时写起文章来,不知不觉到了半夜;有时在外散步,居然为了一篇腹稿在方圆数米内徘徊……

即使在他乡,也不忘撰写教研文章。如某年到更偏远的乡村小学支教,居住的出租屋没有桌子,没有电脑,只好趴在床上手写。又如在近400公里外的重庆主城一小学挂职学习时,由于周末没有电脑,一年内,去网吧撰写教研文章十余篇。

十余年来,笔者坚持撰写教育类文章,因此对诗歌、散文、小说、记叙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与展望,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充满更多期待。

反复修改 提升自己

鲁迅先生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每完成一篇文稿,笔者首先要通读几遍,再围绕主题逐段推敲,调整逻辑,修改语病,纠正语法,校对文字,揣摩标点符号,真是无所不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时为了“文眼”更准确,琢磨半天,甚至更久。一篇文稿,只有通过自己反复推敲与修改,才能真正体悟到文章及文字的奥妙,心里才感到踏实与意足。

笔者有个习惯,每当文稿被发表后,就和原文对比,赏析修改润色的妙词佳句,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

每当看见自己撰写的教育文章被发表时,信心倍增,鼓励我一如既往保持教育写作的积极心态和行动力。数年来,笔者坚持教育写作,创作的教研文章在媒体公开发表百余篇。

坚持教育写作,可促使人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教育方法,不断积累教育经验,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追寻教育生活新意义,直达教育人的精神世界,这样职业倦怠就会烟消云散。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心中有目标,一定能观赏到教育的彩虹!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牟联发(重庆市万州区长岭学校教师)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