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蓝”在闪耀
陈世旭
《光明日报》( 2023年11月10日 14版)
插图:郭红松
【中国故事】
蓝天长虹
将乐,一个仅有十来万人口的山区县,位于闽西北河谷的四面青山中。松杉竹林重叠如涛,碧水清波穿城而过。人们早出晚归,春种秋收,这里炊烟袅袅,轻杯慢盏,像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安静而贤淑地看着岁月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一次令百姓胆寒的沧海横流,一曲令群山垂首的烈士壮歌,让将乐声闻遐迩。
2004年盛夏,将乐与周边县市暴雨连绵,大河小溪洪水猛涨。距县城20多公里的安福口溪,成了一条怒龙,上下翻腾。困在沙洲上的六个村民,随时有被惊涛骇浪裹挟而去的危险!7月7日中午时分,将乐县消防大队五名官兵受命火速前往。冲锋舟载量有限,除了驾驶员,只能上一个救援人员。郑忠华主动请缨。
狂涛怒浪中的冲锋舟刚泊稳,郑忠华立即跳下,搀扶遇险村民上船。冲锋舟接近靠岸却突然熄火,失去了控制。郑忠华指挥所有人划水靠岸。几经尝试无果,郑忠华瞅准机会,猛地伸出备用竹篙,准确地钩住了岸上的小树,六个村民幸运登岸。一个大浪凌空扑下,留在最后的郑忠华与驾驶员范启金瞬间被卷入洪涛。范启金在水坝下游两公里处被沿岸追赶的人群救起,郑忠华则被激流带走。
四天后,日夜搜寻的人们,在离落水处五公里的大坝底下,发现了烈士的遗体。
消息震动了八闽大地,震动了全国各大媒体。2004年12月,郑忠华被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为“抢险救援勇士”,被公安部、团中央、福建省委、省政府先后授予“革命烈士”“中国杰出青年卫士”等荣誉称号;2019年12月,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正式将将乐县消防救援站命名为“将乐县郑忠华消防救援站”。
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牺牲的消防员名字命名的消防救援站。
农民的儿子郑忠华,1981年出生,1999年进入消防部队,五年间,参加灭火救援157次,一次次经受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最后一次,他用青春搭起生命的阶梯,让陌生的父老乡亲走过;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别人的生命。他走得如此突然,什么也不曾索取,却付出了人生的全部。
二十三载春秋,太过短暂;二十三岁的生命,会同山川大地一起长存。
激流翻滚着苍茫,覆盖了挺拔的山脊。曾经悠扬的芦笛,轻拂耳际。微微颤抖的芦花,低低絮语。瘦削而伟岸的身躯,在暴风骤雨中顶天立地。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又一个后续战友拿起郑忠华交下的接力棒,义无反顾地奔赴熊熊火焰,奔赴滔滔洪水,奔赴倒塌的建筑,奔赴千呼万唤的受灾百姓,用自己的骨骼和筋肉,铺就生命的坚实桥梁。
没有人希望出现烈士,但烈士一旦出现,便没有人不会仰望。壮烈的生命,会像长虹一样,撑起一片蓝天!
以生命守护生命
2004年那个沉重的夏天,站满了将乐县城五里长街送别郑忠华的人群中,七岁的张翔对母亲说:“长大了,我也要做郑叔叔那样的消防员。”
十五年后,张翔如愿成为郑忠华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士。入队第一课,是在郑忠华烈士的铜像前肃立。
炽热的阳光下,烈士目光深沉,面容平静。绿植环绕,庄严肃穆。铜像背后是队伍誓词和队旗,旗标为橄榄枝托起的盾牌,其中,五颗五角星体现国家使命;交叉斧头和水枪体现职业特点;雄鹰翅膀代表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定位标识象征精准定位;紧握手腕象征救援。
楼上,是郑忠华事迹陈列馆。橱窗里陈列着郑忠华的部分遗物及日记。
“青春,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多少同龄人过着五彩缤纷的生活,而我选择了终日与水枪相伴。”
张翔把郑忠华日记的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入队时向“忠华班长”报到,在队时循着“忠华班长”的足迹前行,离队时向“忠华班长”告别,成为郑忠华消防救援站铁打的传统。
越过初春的懵懂和青涩,催生信念的果实饱满而厚重。
一次次出警,一次次打磨,张翔体重由一百一十公斤降到八十公斤,却练就了“钢筋铁骨”。参加支队级、总队级的备战比赛:高层供水打靶操,水枪水炮协同操,把水喷到17楼;全套战斗服加两盘水袋,负重40公斤爬上十楼,最好成绩49秒。
作为特勤班班长,张翔参与处置的都是危情险情,现场惊心动魄,但他没有丝毫恐惧,只有热血在翻涌。入队四年,张翔被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队记三等功两次,嘉奖两次,荣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五四奖章”“最美消防员”等称号。
2019年入伍的黄绍鹏,每年接警数十起。2022年,将乐城区桥上一个八岁男孩落水,他和战友前去救援,挂上绳子第一个下水。水流湍急,不知深浅,这是他离郑忠华烈士最近的一次,让他想起了郑忠华在危难时刻常说的话:“我水性好,让我来!”“我有经验,我先上!”
“忠华班长”的身影,总是在最重要的时刻,出现在战友面前。
高大英俊的张淼,上大一的时候毅然报名当消防兵,三年后考上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位于三明沙县的消防救援站,一年半后到郑忠华消防救援站担任副站长。
2022年8月8日夜,将乐乡村失火,因为防火间距小,火灾荷载大,毗邻建筑多,消防队赶到时,主体建筑已经烧塌,火已开始蔓延,很快就会形成火烧连营的态势。
无人机勘查现场,水枪压制火势,张淼指挥若定。一切顺利,疏散围观群众时突然发现了煤气罐,随时有爆炸的可能。张淼先下令用水枪冷却,然后冲上去把它拎出火场。
那一刻,人们看到的是又一个郑忠华。
同样是大学生的陈国坤,三明本地人,跟着消防志愿兵父亲在消防部队长大。父亲唯一的希望就是子承父业。当了两年消防兵后,陈国坤考上了大学。2021年毕业,分配到郑忠华消防救援站。
一年后,三明市遭遇暴雨侵袭。一位80多岁的老人被洪水围困,与外界隔绝,饥寒交迫,几近绝望。拼力搜寻被困者的陈国坤背起老人,蹚着没过腰部的凶猛洪水。老人死里逃生,洒泪打听恩人姓名,陈国坤回答:“忠华突击队员。”
三明市区西南的道路和房屋完全被淹,陈国坤带队前往,彻夜救援。车辆无法前行。他与战友搭起人桥,让受困群众从他们没在水中的肩头走上橡皮艇。
相邻的南平市是重灾区:停水、停电、停网,断粮、断药……陈国坤奉命在第一时间领队驰援。水厂厂房已被污水淹没,水深达8米。陈国坤选择站在最关键但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岗位:彻夜在水中守候机动泵,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吸水管是否堵塞,每一个小时检查水泵是否高温,每两个小时添加油料,不容半点差池。积水中的浸泡物在高温下沤烂腐败,气味让人窒息,他强忍头晕目眩,不肯与队友换岗。
整个救援期间,陈国坤虽几次从家门口经过,却只是深情一望,在心里祝福家人、也在激励自己:挺住吧,挺住就是一切!父亲打来电话:好好干,别管我们,这才是干消防的!
三级消防长叶志诚,从小在武术学校学武,曾跟运输工父亲跑车,招兵时被一眼看中,三年后进入郑忠华消防救援站,现已是抱水枪的一号战斗员。他是站里出色的技术能手。
紧急奔赴火场的消防车在半路被突然抛锚的小车阻挡,叶志诚开上行政车直扑出事地点,凭着从小跟随父亲走南闯北的行车经验,迅速排除了小车故障;城市排涝清淤,高压油管爆裂,没有备件,他决定直接用液压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他有许多全新的理念:消防车在执行任务时,虽然可以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但前提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快速通过,严禁开霸王车、赌气车、英雄车,更不能因为驾驶员的鲁莽行为造成次生事故;郑忠华消防救援站是全国第三个水域救援训练基地,他游泳二百米只需六分钟,不注重观赏性,只注重实用;他强调消防救援队员必须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没有自己的安全,也就难以实施对群众的救援。
一切以实战的需要为前提。工厂仓库失火,叶志诚冲进火中通过热成像仪找火源,空气呼吸器只能坚持半个小时,指挥员在四到六分钟前通知撤出,但他一进去就是将近四十分钟。大火从晚上七点到凌晨两点才完全扑灭,他让战友在背后用水枪冲击降温,自己两次冲进大火中心。“用最快的速度把火扑灭,是专业消防员存在的最大意义。”
驰援三明。曾经的闹市区一多半被浸泡在洪水中,剧毒的银环蛇成堆瑟缩在楼梯。他们开着冲锋舟,一次又一次出入居民小区深处,接传孕妇、搀扶老人,背出小孩,送药急救。受困群众被安全转移疏散,叶志诚和战友连筷子也拿不稳了。
增援南平。200多公里的路程当晚赶到。上游泄洪,水已过人。为了尽快疏散受困群众,他们把橡皮艇动力卸掉,空出位置坐人,自己下水拖船。
消防救援的职业性质本身就决定了他们必须随时准备面对世界上最急、最难、最险、最重、最苦、最脏的极端状况;必须随时准备完成常人难以想象,甚至不敢想象的任务;必须随时准备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舍弃自己的一切。战时顾不上命,平时顾不了家。
火灾中冲进大火,他们想的是:那里是我的岗位!
大水中背出孕妇,他们想的是:背出的不止一条命!
车祸中救出血肉模糊的伤者,他们想的是:一个货车司机往往是一个家庭的支柱,救一个人,就是救一个家!
我们祈祷没有灾难,然而祈祷终究只是愿望。消防救援,就是直面生死,就是与死亡近在咫尺,就是舍命与死神相搏,就是用生命去赢得生命。
在郑忠华消防救援站的指战员看来,把处在危险中的人从死神手上夺回来,这是他们人生最大的成就,内心最大的动力;只有使命没有私心,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给予了他们理所当然的崇高感。
每一次,都会有受难百姓紧紧抓住他们的手,泪流满面地说:你们是救苦救难的菩萨!
这是他们最大的职业骄傲!
百姓的“蓝朋友”
2018年,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安消防部队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10月9日,正式移交。职责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消防与救援比肩而立,向“综合性应急救援”转型,从灭火救援专业力量向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主力军和国家队转变,面临的灾害类型更加多元复杂,面临的挑战难题不可预判,全域执勤、异地“作战”成为常态。消防救援,从原来的单一监管,转为综合监管;从原来的火灾抢险转为全灾种抢险救援。
最让世人耳目一新的是,消防救援队员着装的颜色改为了“火焰蓝”。
唯一不变的是“两严两准”: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准现役,准军事化。
全灾种、大应急,主力军、国家队——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换,武警消防部队长达53年的历史,已然成了一幅厚厚的历史画卷。
将乐县郑忠华消防救援站有了双重职能,一支队伍,两个名称:一个叫忠华突击队,另一支叫忠华服务队。
突击队在灾难来临时,一马当先,舍生忘死,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服务队则在日常生活中,从帮居民灭马蜂窝、摘电闸上的鸟巢、给养老院排水沟拔草,到逢年过节入户下乡去帮扶联系点慰问,事无巨细,解民困,纾民忧。一支突击队,一支服务队,恰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日复一日,把人间大爱的种子撒遍大地。
忠华服务队创造了“百夫长”平安乡村治理模式:以100户为基本单元,以消防安全较为薄弱的山村为重点,组成平安乡村治理小组,“百夫长”由郑忠华消防救援站队员担任,一人负责一个小组,并牵头建立“百户微信群”,全天候开展联防联控,将包括火警在内的各种事故,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
黄绍鹏“遥控”灭火,是“百夫长”发挥作用的一个范例。一天上午,他任“百户长”的一户村民慌慌张张地打来电话:“家里失火了”。黄绍鹏请他在电话里简单描述一下现场情况:该户儿子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两口,一早出门前,他们在露台点燃了祭祀的烛台,回来发现蜡烛把被风吹到露台的布帘烧着了。
从县城到这户村民家,开车过去得二十多分钟。水火无情,必须争分夺秒。黄绍鹏让村民老伴打开手机摄像,让村民用晾衣竿将燃烧的布帘挑在阳台空旷处……再用一盆水把窗帘的火头浇灭。
远程视频的紧急指导处置,避免了火势的蔓延。祖传的老宅保住了,周边一大片高低错落、挤挤挨挨的老宅也保住了!随后,“百夫长”们在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的同时,不断深入百姓家,普及相关知识,着重细节提醒。他们结合日常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内行政村(社区)、自然村、各类型社会单位、老旧住宅、弱势群体等基础数据,综合分析、明确标注消防安全风险类别和消防水源、道路以及消防救援力量的部署等,为高效开展日常工作奠定基础,为辖区救援力量提供强有力的指导辅助,大大提升了乡村消防安全工作效率。
“百夫长”承担辖区日常消防安全巡查、火灾隐患排查,是常规消防力量的一大补充,极大地缓解了基层消防力量的不足,是将乐消防救援大队在探索全民消防新模式方面的成功尝试。
2000年,郑忠华将刚领到的45元津贴悉数捐给两名因家境困难、学业难以为继的小学生。之后四年,捐助从不间断,直至牺牲。两位同学在郑忠华牺牲的河边,久久伫立,泪流满面。战友们继承老班长的遗志,接过捐资助学的接力棒,不仅两位同学继续得到资助,资助还扩大到更广的范围,许多同学在郑忠华服务队的倾情助力下,圆了上学梦。
截至2022年,将乐县郑忠华消防救援站已经发放了19个批次的“忠华助学金”,累计金额已近百万元。2023年上半年,仅有十余万人口的将乐县,被他们资助的贫困学生就已达一千五百多人,所有的钱都是队员们从每月的工资里自愿上交。
多年来,忠华服务队队员坚持每年最少义务献血一次。一旦得知县里血库存血告急,队员们就立即赶赴血站,慷慨地挽起衣袖,每次都要求医护人员顶格抽取血液。让医护人员感动不已。忠华服务队成立以来,已经累计献血400多次。
志愿者、公益大使、“红马甲”、尊老爱幼、捐资助学、扶危济困、有难即帮……是队员们秉承郑忠华精神、践行郑忠华足迹、熔铸郑忠华业绩的再出发。
“火焰蓝”是他们的标志,老百姓因此称他们为“蓝朋友”。
郑忠华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胡闽强,2021年2月被任命为郑忠华中队(站)第九任指导员时,已经进入消防队伍7年。面对二十多位来自省内外的战友兄弟,他心中忐忑:这是一块金光闪亮的牌匾,一支诞生过英雄的队伍,能否稳得住,带得好,接得上,是严峻的考验。思想、体能与技能的锤炼是日常功课。而所有功课最终都要通过“实战”来检验。
令人欣慰的是,多年来的风雨兼程,赴汤蹈火,战友们没有让他失望:漳州“4·6”古雷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泰宁“5·8”大型泥石流灾害、将乐高速异丁酸槽罐车泄漏……在参与完成一桩桩急难险重任务中,郑忠华消防救援站逐渐成长为一支区域性灾害事故救援的尖刀力量。在一桩桩一件件无微不至的为民服务中,队员们成了人民贴心的亲人。
火焰蓝在闪耀!
郑忠华消防救援站一张张黝黑的脸庞,一双双坚毅的眸子,一个个跃动的身影,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在消防救援的砥砺中,在服务百姓的奉献中,闪闪发光,证明着“郑忠华”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动态却始终如一的优秀群体。长期以来,个人或单位受上级机关和地方政府的记功嘉奖连续不断。
正是礁石的阻挡,才使浪花显得美丽。(王文岚)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黄绍鹏)
将美好的一切留住,这便是我们努力的意义。(张俊敏)
渴望像鹰,奋击长空;渴望像帆,劈波斩浪。(滕健)
…………
这是将乐县郑忠华消防救援队员们庄重地挂在各自床头的心声。
“忠华传人”,是召唤,是责任,是荣誉,是赤胆忠心的见证,是对江河大地的致敬!
天地变色心不变,水火无情人有情。
郑忠华和他的后继者,让无数人的心灵为之怦然,他们用闪光的人格创造出一个个救援奇迹,用忘我的行动照亮了别人的生活。他们的行动会在所有人的心中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共鸣,成为一种震撼,一种洗礼,一种美德的凝聚和弘扬!
(作者:陈世旭,系江西省作协原主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