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底 蕴‖黄伟民
底蕴
黄伟民
秋的温度暖意洋洋,秋的清香弥漫飘荡,秋的清凉神清气爽,秋的沉淀底蕴十足。2023年10月18日,二十多位战友和部分家属,相伴富有诗意而令人陶醉的深秋,走进绵阳,沐浴在智慧都城的光芒之下。
第一次听说有个“科学家公园”,不禁怦然心动。顿有清新脱俗,意境超凡之感。我们庆幸那些默默无闻而推动着人类发展进步的人群,也有了一席之地。我们的第一站理所当然地选择了这个令人崇敬而向往的地方。
“科学家公园”坐落于绵阳第一山富乐山脚下,芙蓉溪旁。公园整体组成有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雕塑、《智慧之城》雕塑、中国科技史地刻、大型现代科学家人物雕塑。
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辆指南车,车上的小金人手指正南方向。指南车四周分别是司南、指南鱼、悬浮指南针、指南龟。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四周是表示方位的格线和文字。指南鱼、指南针、指南龟发明于北宋时期。指南车与方向指示仪中间地面,是以古代航海罗盘为内容的地刻,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内容,按顺时针方向交叉排列。
活字印刷术雕塑显示了选字、排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场景。造纸术雕塑展示了传统造纸的场景。火药发明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用硫黄、硝石、炭等原料配制而成。雕塑中那个展翅欲飞的大力士,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广场中心的《智慧之城》雕塑,创意设计来自大脑。上半部分以大脑外形作为抽象雕塑的创意主题,下半部分以著名的“宇宙和基本力的起源”图形作为支撑,共同构成人与科学的文化象征。成为科学之城的标志,智慧之城的名片。
从公园入口到《智慧之城》雕塑之间的中抽线上,等距离镶嵌着六十块地刻。地刻图板选自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中华璀璨的科技历史重要事件,一一镌留在地刻上。
四千多年前嫘祖养蚕缫丝。
商代利用微生物和酶加工食品,酿酒、制醋、制酱。
公元前581年前已有针灸治疗医术。
战国时期已有二十四节气全称。
公元初世纪的人类第一次滑翔飞行尝试。
东汉的地动仪、麻沸散,南朝的世界第一道拦河大坝,南北朝已能炼钢,隋朝开凿大运河,唐代有了世界第一部《茶经》,南宋有了世界第一部司法专著《洗冤集录》,元代陕北凿井采油,公元1332年出现了铜火铳,明代已能接种人痘预防天花、郑和七下西洋……地刻放射出的是中华万代科技光芒。
从《智慧之城》雕塑再往前行,一片银杏林呈半圆状,林中分布着九组大型古铜色的人物雕塑。这些雕塑人物大多是长期在绵阳工作过的近现代科学家,雕塑旁还有文字介绍。
第一组:“光学和光电跟踪技术”,雕塑人物是中国光学和光电跟踪测量系统工程研究开拓者林祥棣。
第二组:“小麦育种”,雕塑人物是农业专家冯达仕和刘碧贵。
第三组:“两弹一星”,雕塑人物是核科学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朱光亚、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
第四组:“两弹一星”,雕塑人物是核科学、核武器开拓研制科学家邓稼先、陈能宽、于敏。
第五组:“电子对抗技术”,雕塑人物是电子对抗专家刘玉珍、李家驹、高兴全。
第六组:“航空发电机设计”,雕塑人物是燃气涡轮专家董绍庸。
第七组:“无线电通信”,雕塑人物是电子对抗专家金鑫。
第八组:“水稻育种”,雕塑人物是农业科学家龙太康。
第九组:“自动控制技术”,雕塑人物是自动控制专家何宗桐。
真的是群星闪耀,功业巨伟。参观完九组塑像,崇敬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不禁脑洞开放,设想假如在一个地球模型的空间内,以电子版的形式推出两组电子档案,一组古往今来世界杰出科学人物及成果简介,一组国内近现代科学家及成就介绍。让古今中外的智慧之光都在智慧之城闪耀,该有多完美呀。
穿过科学家公园,如巨龙盘旋在富乐山的之字形绵阳博物馆呈现在眼前。这是一个现代综合性博物馆,2016年8月10日正式开放,占地面积43524.94平方米,四层楼有三层可供参观。博物馆集文物陈列、历史陈列、自然陈列、非遗陈列于一体,还设置有音乐大厅、对外交流展、农家书屋管理服务中心。
绵阳历史文化陈列、绵阳自然生态陈列是博物馆的两个基本陈列。另有四个专题陈列,分别是: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绵阳摇钱树陈列、绵阳汉马陈列、绵阳崖墓陈列,展出文物400件、自然标本200余件。
二楼主体馆展出的汉代人体经脉漆木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漆木俑高28厘米,1995年出土于绵阳高新区永兴镇双包山2号西汉木椁墓。人像裸体直立,双手垂下。体表正面有红色线条8条,背面有红色线条5条,头部有纵线5条。据研究,这些线条表现的是人体十二经脉。这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人体医学模型之一。
展陈的众多东汉摇钱树,更能触动参观者的兴奋点。摇钱树全身挂满铜钱,手摇可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幻想飞天,追求富乐,正是古今人类的一种共同而美好的愿景。
绵阳博物馆文物精粹,重点突出了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特色。
下午,我们走进富乐山公园。绵阳战友介绍这是刘备的私家花园。资料显示,富乐堂是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它是为纪念刘备与刘璋涪城相会而建的殿堂,融合了庭院与园林的特点。公园内树林茂密,沟壑清幽,湖水荡漾,秋荷轻摇。走进大门,首先看到的是“蜀汉四英”大型雕塑及简介,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气宇轩昂。而五虎上将大型雕塑及简介排列于后。这种布局别具一格,突出了文治国、武安邦的中华传统,更符合智慧之城的理念。
富乐堂内的刘备塑像以及刮骨疗伤、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空城计、乐不思蜀等等雕塑和壁画,展示了三国历史的波澜壮阔,彰显和传承了蜀汉文化。
战友们在红墙黄瓦的四合院内品茶谈心,接受三国文化的熏陶,感受皇家园林的气派。
晚餐品过大牌美食——绵阳印象火锅,在麻辣鲜香的悠长回味中,我们登上了越王楼。
越王楼是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齐名的唐代文化名楼。公元656年,以越王加冠的唐太宗第八子李贞刺史绵州。李贞在任期间修建越王楼,以加强防御。公元755年发生“安史之乱”时,唐玄宗被迫逃至西蜀,入住越王楼,将越王楼作为临时行宫。
越王楼曾几毁几建,现存的越王楼于2011年建成,高99米,15层楼层,这个高度在唐朝时期是望尘莫及的。
越王楼收录了李白、杜甫、陆游等历代诗人题咏越王楼的诗篇多达154篇,具有“天下诗文第一楼”的美誉。李白的七绝诗《夜宿山寺》,特具夸张意味:“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绵阳一日游,给战友们带来了眼前三亮:一扫戏子扬名,科学家无闻的阴霾,科学家也有了亮相的园地,此当之无愧眼前一亮;富乐山公园一反突出喧嚣的战场和战将的常态,把“蜀汉四英”雕塑排在最突出的位置,给予了我们行程的眼前二亮;通常提起越王,让人联想到的是勾践,此越王非彼越王,而且越王楼乃“天下诗文第一楼”,不乏我们行程的眼前三亮。归根结底最大的亮点,无过于绵阳城无处不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处处展现出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浓厚氛围。我以为这正是绵阳城的底蕴所在,绵阳今天的发展十分靓眼,绵阳的明天会更加辉煌。因为底蕴推育新杰,底蕴塑造未来。
END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黄伟民(广元市作家协会、剑阁县作家协会会员)
供稿:剑阁县党史和地方志事务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