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亲情文化】父亲‖董志平

作者:董志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03 13:56:57 浏览次数: 【字体:

父亲

董志平

我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一生都在与黄土地打交道。

孩童时代印象最深的是雷雨夜父亲赶山水。老家鲜店,地处山梁,常年缺水。家里栽秧的田,基本上是望天田。队上的两口蓄水堰塘,建在了石谷子地,常年关不住水,栽种时全靠天空凭兴下雨才能进行。每年5月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候。家里几亩收割了油菜的干田,一直在等雨蓄水,以待平整后栽秧。雷雨来临时,父亲最开心,不管风雨多大,父亲都会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扛着锄头出门,一头扎进茫茫大雨。白天还好,夜晚最是艰辛。很多时候,父亲一出门就忙活一整晚,天亮了才匆匆赶回家。他常说,雷雨夜晚,最是望天田蓄水的好时刻。他要在山坡上用锄头去刨沟,把坡上散流的雨水,归顺赶到沿途河沟,再将山水引至几里外的几块干田。很多时候,父亲整夜来回奔波在田边、地角、山坡,看沿路水沟哪儿需要填一点土堵一堵,哪里水沟浅了水外溢了需要再将沟掏深一点,田里的来水不能太大太猛了,怕冲垮田坎。雷声伴着他的脚步,闪电照亮他行走的山路。

将山梁的山水赶到半山腰自家干田后,天刚麻麻亮,父亲又借着微弱的晨光,从牛圈里赶出耕牛牵到已蓄上水的干田里开始犁田。父亲首先沿着田坎边来回反复耕,老家人称那是在“烂田边”。田边烂得好坏,决定着田是否关得住水,烂好边后还要用扯板儿(一种农具)垒边,一人在田里按住扯板儿,另一人在田坎上拉绳子,把犁烂的泥块拉到田坎边垒上,增大蓄水的保险系数。需要垒边了,父亲就会带话回来,叫我把扯板儿拿去,他卸下牛,让它在路边自由地“加餐”,他则在田里掌扯板儿,我在田坎上拉。劳作中,父亲还不时给我上课:“看嘛,当农民辛不辛苦嘛,昼夜都在忙,看你读书努不努力哈!不想读了,就说一声,回来接我的班。”来回沿田坎拉扯两次边,他又继续犁田,我则拿着扯板儿,回去吃过早饭匆匆直奔学校而去。

川北农忙季节,“打幺台”和吃“栽秧肉”总是令人兴奋和向往的。老家生产队紧邻乡场,当年集体生产时,每年插秧时节,生产队会派人到乡场馆子去买馒头回来打幺台(半上午中途加餐),参与栽秧的人中午会集体吃栽秧肉。一般情况下,父亲都会提前一天告诉我们三兄妹,说明天上午要打幺台,叫我们第二天前去插秧的田坎边等着吃馒头。要知道,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能吃上一口白面馒头,远胜于今天饱餐一桌菜。每次,父亲分得两个馒头,总舍不得吃,他只掰下小半个,剩下的分给早就等候在田坎边的我们三兄妹。中午分在碗里的那几片肥腻的栽秧肉,他也会用桑叶或桐巴叶包回来,晚上剁成小颗粒,一家人美美地打上一顿牙祭,吃上香喷喷的油油饭。

父亲最引以为傲的事是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加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南地区铁路的修建——襄渝铁路大会战。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和30多万巴蜀参战民兵一样,亲历了“同行的战友吃了早饭,都未能返回驻扎地吃上晚饭(午饭是送至工地)”的艰苦环境,用热血和青春支援和参与三线建设。由于长时间在隧道里打干风枪,因此落下矽肺病病根。但父亲没有怨言,还一个劲儿地说,与当时一起奋战而永远长眠在大巴山深处的参建官兵相比,他已算幸运。

从大巴山回来,父亲拜师学做石工活,成了一名石匠。农闲时,他带领一帮石匠兄弟,凭着娴熟的石工活技术,常年游走于乡间,为那时刚解决了温饱又急于改造住房的乡村农户修建石头房子,挣一些钱补贴家用。算是吃遍千家饭,干遍千家活,修遍千家房。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董志平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