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鹿山书院纪胜‖王永忠

作者:王永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5-29 16:23:51 浏览次数: 【字体:

鹿山书院纪胜

王永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过犹不及。

战争也不例外。国与国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人与人之间,当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时,最后大都诉诸武力,以拳头来说话:个人与个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小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的过激行为,叫打架;国与国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过激行为,叫战争。战争对于生命体和地方经济建设来说叫灾难,而对于社会发展、人类思想观念的变革等来说,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得已的战争,可以改变旧的秩序,可以砸碎旧的枷锁,可以打破恒常的固有观念,对于刺激慵懒的社会现状未尝不是一剂猛药。

保家楼鹿山书院的建制,就是一场战乱的产物。战乱后,移民后裔们出自对故土文化文脉的沿袭传承而建,也是移民后裔们对祖地族地回不去的一种思乡思绪的寄托方式,浓浓的睹物思亲之情蕴含其中。

发生在崇祯六年(1633年)的战乱,对巴蜀地区造成的破坏性很大。从这一年开始,张献忠曾五次进入巴蜀地区,直至1646年张献忠战殁,起义失败为止。加上后来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吴三桂叛乱。连连战乱,再加上自然灾害,人们口中的“天府之国”陡然变成人间炼狱。

据《四川通志》载:蜀“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而清末《成都通览》书中录:康熙初期,巴渝人口已从明朝万历六年的600多万,锐减到不足50万人。全省百分之九十的人口丧亡,重庆城中只剩下数百家人,而重庆下辖的有些州县,有些甚至只剩下十几户人了,“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清王朝统治者为了巴蜀地区的有序发展,从顺治至康熙年间曾两度发起“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工程。经过百多年努力,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康熙年间,前后约有155万人移民巴蜀地区,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巴蜀地区的人口达到了700多万,而至咸丰元年(1851年)人口约有4400万,一跃成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

其中,迁徙到重庆彭水保家楼的移民,大都来自现在的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这些移民在开发地方产业、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念念不忘的是对故土文化文脉的薪火传承。据《彭水县志》记载: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江西移民后裔士绅徐壁斋、徐缙臣昆仲倡导捐款兴建书院,胡德高、肖张氏等人大力乐助其成。其建筑宽敞,风景清幽。建院初,聘邑儒秦逢吉任山长,以主教务。书院建成后,即以江西白鹿洞书院名为蓝本,托仿其名寄以乡思,取名“鹿山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馆,是江西人引以为傲的文化根源,始建于南唐。南唐升元四年(940年),洛阳人李渤担任江州刺史,在此建成“庐山学馆”,此处四山环合,俯视似洞,李渤又在此养了一头鹿,于是取名“白鹿洞”。南宋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时,重修书院,躬耕讲学,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即《白鹿洞书院教规》)作为书院的办学章程,并奏请朝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江西重要的文化摇篮。

保家楼鹿山书院的沿袭与取名,从清代彭水万足乡著名学者、书画家刘龙霖《鹿山书院题联》可以得以佐证。其联说“教兴循史,美倡司农,为诸君营室营斋,就看广厦庇来,美并江泉争地胜;制访鹅湖,名同鹿洞,想一样治经治事,从此人才辈出,文参云汉炳天章。”。

其中的“制访鹅湖,名同鹿洞”句中的“鹅湖”,即江西武夷山脉北麓赣东北铅山县内的鹅湖山,鹿洞即“白鹿洞书院”。因此,从词句中可以看出,建筑鹿山书院,是迁徙者后裔们对江西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文化文脉的传承和尊崇。

鹿山书院的建成,与丹泉书院、摩云书院成为彭水的三大书院之一,也成了彭水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鹿山书院位于保家楼老街下场口处,整个地势与老街的走向一致,即东西走向,其西偏北方与猫耳寨相望,正西方与古寺回龙寺旧址相对,南面依托卫家鱼岩。那时,此地树木密植,地势狭长,以黄桷树、榕树、乌杨树为主,古木参天,荫庇左右。然而到了今天,由于不断建筑的原因,院内及周边的树木几乎砍伐殆尽,几棵直径一米左右的黄桷树和一棵树身直径为2米左右的乌杨树还在那里顽强努力地生长着。

书院南面紧倚老街下场口处,有一口井,水尤清冽甘醇。直至20世纪80年代前,在水源没被污染时,一直是保家楼老街人生活用水的主要取用处。其井名为“白鹿井”,取名也是因“白鹿洞书院”名衍生而来。相传因旧时有一对白鹿曾在此饮用水而得名的说法纯属无端伪说,不可当真。

白鹿井旁侧门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其联为:我辈读书须得间,何人饮水不思源。

对这副对联的解说有不同版本,但按照《联律通则》要求,我认为,上联的平仄韵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其中的“间”,应读“jiàn”,仄声,一是指“空隙、孔隙”,比喻窍门。读书得间,是指读书得有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语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其中有“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句。读书得间,既是古人读书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读书的一种境界。贵在心存疑虑,贵在精准选择,这样上联的意思就是“我们读书应找准读书的窍门,时时发现所学知识的不足之处,反复修正,完善所学。”二是可以理解为:“间”通“涧”,即水沟、水井之意,其意思可以理解为:我们之所以能在这里努力学习、安心生活,应该得益于大自然(即上天、造物主)的馈赠。因为正是有了大自然恩赐的这口水井的润泽、付出,我们的学习生活才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下联“何人饮水不思源”韵律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其意思就简单了,即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本。结合上下联的意思,我认为“间”理解为第二层意思更合理一点,它与下联的意思才相关联。即它激励警示学子,在学习中不但要寻求好的学习方法,学好知识本领,还要懂得感恩。我想,这也许是创办书院、教化学子的一个意愿吧。

我对白鹿井可谓情有独钟。我在《七律·白鹿井》一诗中这样写道:

上苍馈赠银珠润,白鹿井清纹浪平。

贤刻楹联钟毓秀,师浇桃李引诗情。

读书得间勤耽学,饮水思源倍吐诚。

我辈今生齐努力,传承经史育才英。

如果说当时兴建书院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寄托乡思、倡导感恩,那似乎太肤浅了。现根据一些文献资料推究起来,可以看出,当时他们兴建书院的最大愿望,在于发展地方文化,鼓励后世子孙们勤学苦练,努力走仕途经济的道路,为家国服务。

关于这个说法,从清代彭水邑令奎荣给鹿山书院的题联可以印证。其联是:“大河居彭水要津,于此处特开宏规,毓秀钟灵,储才待用;经济与文章相辅,题诸生广求实务,端本肇末,全局同撑。”奎荣邑令的题词一联中的,指出创办书院的目的。

其间,清代一些学者也先后题联留墨,彰显其旨。现在读其联语,更是一目了然。张允武在《题〈院训〉》联中说:“师范岂定谈,本经师为人师,济济一堂,春风入座;学成归实用,由中学兼西学,皇皇大典,夏屋储才。”李英题联说:“读史讲经,愿多士研求实学;扶危拨乱,为国家造就真才。”

作为读书人,但凡读过曹雪芹《红楼梦》的就知道,虽然人们对贾政的“仕途经济”的读书观往往持否定的态势,但时值清王朝末期,且现实中儒家思想厚重的国人们,有这种办学观、读书观,也是无可厚非的,就看你处在怎样的境地中,怎样去理解了,至少我不认为“学而优则仕”的说法就完全错了。

其后,鹿山书院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鹿山小学堂”,清末改为师范传习所,教学兼中学西学。民国四年(1915年),由鹿山小学堂改为“大河乡中心校”,民国十七年(1928年)又改为“大河乡初级小学校”,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经大河乡世绅呈准设立高级班,改为“大河乡完全小学”。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保家区中心校”,1983年改为“大河坝乡中心校”,2002年改为“保家镇中心校。”

我与鹿山书院的交集,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2年7月,我初中毕业,在中考(那时中考分为中考预考和正考两次)预考中,发挥较正常,成绩上了预选线,于是,当年保家区教办就把全区各乡戴帽初中班中师中专预选上的40多位同学,在区中心校临时组成了一个复习班,从全区乡学校抽调有经验的老师来辅导,并由当时保家区中心校年年当班主任、威望极高、知识素养极丰厚的赵永安老师当班主任。在那一个月的复习里,我的收获挺大,在8月份的正考中,我如愿考上了彭水师范学校。那时的鹿山书院,就叫保家区中心校,淳世华老师任校长。

在我的记忆中,鹿山书院的布局结构是这样的:书院的正东方边沿,是一条贯穿老街的南北流向的宽约1.5米的小水沟,水流注入与书院正北端平行的干渔溪河,最后流入郁江。沟沿上,绿树排列,葱郁挺拔。

整个书院为“二进一阁三厅”木结构建筑群,坐东朝西。一米见方的青石板镶嵌成的一条中轴线由礼堂一直通到院门口,距门口前2米处,又是一条宽1米左右的南北流向的小水沟,沟沿上一棵参天乌杨古树矗立其间,正对院门。沿着五级青石台阶而上,就是“一进”,即八字形院门(也叫下厅)。门框高八尺,宽六尺,两扇大门各嵌以青铜大门环,门楣横梁上有一条浮雕金龙。台阶两旁各有一个打磨得很光滑的条石,条石的两头各有一个石鼓,院正中挂一“通经致用”大匾。

下厅两边厢房各悬挂“高山仰止”“大河横流”的木质匾额,两侧围墙上是清代彭水县学者、书法家刘龙霖所书“鹿山书院”4个大字,字径一尺许,楷书。

下厅与中厅间是一工字型花园,两边各种一株丹桂,一株黄色,一株白色。

绕过一道照壁便进入“二进”。二进是坐东向西并排三间正阁称为中厅,又叫二层堂。中间是宽近两丈的走道,两边是教室,它与南北厢房和正厅组成一个四合院,但各自独立,相接而不相连。楼上下都是宽约六尺的走廊,走廊护栏全是木质雕花,俨然典型的走马转角楼格局。楼上是住宿,楼下是教室,分别有圆形门洞,各悬挂“日月斋”和“时习斋”匾额。四合院中间的矩形天井被中轴线和南北向的石板分成四块与天井相似的矩形。

中国传统的古院落建筑,大多讲究对称性和方位上的五行互补性。鹿山书院的建构也完全遵循这一共性,鹿山书院也可算是古四合院建设群的一个典范吧。

我们复习班那时在此复习时,书院正厅楼下正中央是空阔的大礼堂,学生课间时在那里玩耍,礼堂左面是教师食堂,我们班当时也在教师食堂用餐。那时学校没有住校生,都是走读生,早上从家里面吃了饭来学校上课,下午3点钟左右就放学回家,学生不在学校用餐,因为不论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班的学生,大都是保家楼场边就近的,因此,学校没有学生食堂。而我们复习班的学生则不同,是从全区各公社学校来的,只能临时住在学校。正厅楼上正中央是一间大教室,左右两边分别是我们临时住宿的地方和部分老师的寝室。我们班的教室就在南面厢房的楼上。临时抽调来指导我们复习的各科老师,算是当时保家区的精英老师吧,对我们指导认真负责。我想在这里对他们说一声迟来的感谢。

时间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保家镇学生人数猛增,原始的教学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了。加之木质结构的房屋年代久远,作为教学用房有很多安全隐患,于是在当地政府的重新规划下,学校将旧有的木质房屋全部撤出,重新修建了新的鹿山书院。

现在的鹿山书院,经几任校长不断打造、修整,既传承了古鹿山书院的风韵,又融入了现代学校建筑的符号,既雅致又大气,既古朴恢宏又书香馥郁。

而今,整个书院中,自始至终留存下来能见证鹿山书院发展变化的物灵,除上古造物主馈赠的那一口白鹿井外,就只有那棵有500多年树龄的古乌杨树了。它正恪尽职守、一如既往、始终不渝地庇佑着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木。我在《七律·鹿山书院之乌杨树》一诗中写道:

莫道真情付流水,波光潋滟景宜亲。

乌杨千绿护书院,教授一心教士人。

黄桷钟卿终作侣,门生尊我亦修身。

寻常敬业寻常事,别负乌杨精气神。

特别提示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永忠(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