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端午特辑】过节印象‖唐代兴

作者:唐代兴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6-10 14:48:00 浏览次数: 【字体:

过节印象

唐代兴

又到端午节了,一些别样的情绪像泉水一样在心的深井里涌动着。

端午节,这个词是我小时从妈妈的嘴里知道的。每到这一天,妈妈就会说:“端午节了,你们几姊妹去割一些陈艾、菖蒲、桉树枝和柏树枝回来。”

那时,我们都欢天喜地去了。因为妈妈在灶屋里揉着面团,锅里已倒进去很多的菜油,我们又可以吃一顿饱饭好饭了。我拿着镰刀走在前头,弟弟背着背篼走在中间,妹妹空着手走在后面。很快,我们就弄回一大背篼清香的枝枝叶叶,然后把它们放进大铁鼎锅里熬煮成棕褐色的热水。母亲说:每个人今天必须洗头洗澡,这样,头上不会长疮,病虫不会上身。

那时的五月,家家都有了新菜油、新麦面。又恰是农忙时节,人们都需要体力,不然怎么干农活呀?这一天,妇人都会待在灶屋里做麻花或油团子。做麻花,技术含量高,面揉得不好面条就不能扭在一起又不变形;炸油团子简单多了,只要看好火候,在油泡散完之后,就在柴灶里燃一点小火,把发泡的面团放进去,隔一会给它翻个身,看着整个金黄了,就可以出锅了。

记得过节的前一天晚上,妈妈总会在灶屋里将上一年保存的老面用水泡一会儿,然后揉开,倒进装有新麦面的陶盆里,用筷子在里面搅拌,不时加点水进去,直到面粉湿润为止。最后,将陶盆放进已加了热水的大铁锅里,盖上锅盖,才静静地走出灶屋。

妈妈心灵手巧,会炸麻花,院子里小孩子都羡慕我们。当妈妈炸出一些麻花后,我就会拿一把到院子的竹林坝走一圈,和其他家的同伴一起分享,他们都说好吃。这时,妈妈就会喊我回去,给同院子的伙伴一人拿一把完整的麻花。中午,妈妈还会煮一小段腊肉,弄一碗蒸蛋,炒一碗鲜猪肉,凉拌一点四季豆和茄子……所有的食物都放在方桌上了,父亲开口说:“还是把安哥哥喊来一起吃。”

母亲说:“喊嘛,平时我们走哪里去,都要他照看一下院子。编个什么背篼簸箕,说一声就给我们弄好了。”

于是,父亲就到安爸家请人了,安爸一边走着,一边说:“这怎么要得?平时又没有给你家做过事,还吃你们家的。”

父亲将安爸安排坐最上位,他自己就和安爸坐一方。他俩喝着雄黄酒,摆谈农事。妈妈给我们夹一块肉我们才敢吃一块,妈妈给我们舀一汤勺蒸蛋,我们就吃一勺蒸蛋,我们不敢自己主动去夹肉舀蒸蛋,因为那是用来待客的。现在想来,我更加觉得父母生活不易。你想,几个孩子由着自己去挑菜,客人吃什么呀?

吃完饭,母亲就用喝剩下的雄黄酒在我们的耳朵上抹,说是辟邪。然后,又叫我们在院坝四周洒蒜水。她说,蛇知道了就不会跑到家里来了,蛇爬过有蒜水的地方就会烂肚子。于是我们手舞足蹈,在屋子里里外外挨着洒蒜水,特别是那些阴暗的角落。

吃完午饭,母亲就和我们一起把新鲜的陈艾和菖蒲捆成两束,挂在家里的后门和大门上,这一年的端午节才算过完了。艾叶和菖蒲由青绿化为干枯后,就会被母亲收起来,静静地等待来年与我们相逢。

后来,我离开家乡外出读书,读到沈从文的《边城》,才知端午节是人们划龙舟的节日。笔者家乡没有什么大河,自然没有划龙舟的习俗。待到后来参加工作,才知端午节要吃粽子,知道端午节是民间纪念屈原的日子。

我还记得,屈原在《离骚》里写到很多香草,并用它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格。“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唯有内心高洁的人才会有如此诗意的表达。

自从有了这些感悟,我明白了陈艾和菖蒲的寓意。它们是香草,是对希望美好生活的人们的护佑。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儿时和孩子一起过端午节的母亲。抬头看向窗外,阳光明媚,天空辽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唐代兴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