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桥头上‖杨青

作者:杨 青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07 16:55:58 浏览次数: 【字体:

桥头上

杨 青

铁索桥像个大力士,站在冰冷的荥河上,数十年间不知疲倦,承载着乡间的男女老幼往来于此。铁索桥不高,长度也不过数十米,但没有它,二十年前的乡村,定然沉寂萧索。

儿时住乡下,最爱去的地方是铁索桥头,乡人多称此地为“桥头上”。桥头上有间小屋子,是小卖部,售卖的东西也简单,不过烟酒糖盐一类,但这对一个闭塞的川西乡村来说,已然足够。

20世纪90年代初,桥头上是个让人驻足的地方。小卖部立在此地,有种威风凛凛之感。远远看去,像个堡垒,扼守着乡村与城市的界限。小卖部店主是对夫妻,男人平日干些修自行车的营生,女人则只管售卖货物。

店主夫妻皆本乡人,性情随和,每日往门外摆几张长凳,专供路人小憩。路人累了,常会在此休整片刻。也有人专程到这里,等候家人归来。再有,就是几个花甲老者,无事闲逛至此,只为找人谈天。

那些年,小孩儿随大人路过此地,总会借故在桥头上多呆一会儿,原因也简单,那小卖部里有最廉价的零食,只需三两毛钱,就可一解馋虫之扰。但那时的乡村,人们并不富裕,能大方掏钱购买油盐酱醋以外东西者,实在不算太多。

后来,城乡往来日益频繁,人们腰包渐趋鼓胀,桥头上一度成了乡村繁华的中心。每日清晨,这里有屠夫卖肉,有瓜果摊贩,甚至还有了补鞋、补锅、补伞的匠人长期在此摆摊。不大的桥头上,俨然一个小小闹市,虽谈不上人头攒动,但相较广袤冷寂的乡村,此处已算颇有人气了。

90年代中后期,城市对乡民们来说,成了名副其实的吸铁石。但不少乡邻却不舍走远,只愿在县城打散工,所以每日都需往返铁索桥一趟,而那时的桥头上,自然更热闹了。

有一次经过桥头上,因母亲不肯掏钱,我心中不乐。正当走过桥头时,一位在此补鞋的邻人凑上来招呼我,那人70开外,身材瘦高,面容慈祥,后来听人说,他是本乡有名的匠人。但那次我没给这位匠人半点面子,不但没回应他的招呼,还随口谩骂了几句。年老的匠人没生气,母亲却怒了。挨骂、挨打是必须的。因为自己的不快,而迁怒不相干者,这在朴实的乡间社会,是一件大错。

现在想来,即便因此挨揍,也不算“冤假错案”。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似乎长大了,也懂得一点反省。打那以后,再经过桥头上,看到那补鞋的老匠人,我一定笑脸相迎。大人们看见,都说我长大了,其实,我还是一如既往贪恋小卖部里的零食,只不过,有种奇怪的负罪感,让我放弃了小孩子特有的自尊和顽劣。

这次再回乡,乡村已面目全非,曾经的桥头小卖部,也被夷为平地。不过,铁索桥还在,只是少有路人穿越。20多年过去,故乡的田野房舍,被一大堆威风壮观的厂房代替,新修的水泥大桥也车来人往,好不热闹。桥头上的人与事,似乎被一拳打碎,不复存在。

当我走上铁索桥,来到曾经的小卖部前,脑海里却像放起了坝坝电影。母亲的叮嘱,小贩的吆喝,路人的闲话,补鞋匠的笑容,都瞬间浮现出来。

站在桥头上,河风夹杂雨丝,拍打在我脸颊上时,我的眼眶竟变得胀痛起来,进而涨起一阵潮水。

20多年前的乡村,似乎又在眼前了。桥头上人声鼎沸,桥下荥河奔涌,不远处,还有连绵起伏的翠绿群山。如果是春天,油菜花会开遍每一寸土地,让乡村成为一个金色花园。

雨越下越大,并无要停的痕迹。

我转过头,望着饱经沧桑的铁索桥,俯瞰桥下清澈的河流,以及河流上欢快的白浪,心底竟生起一股莫名的温暖。我径直朝对岸走去,铁索桥晃晃悠悠,如一双老人的双手,用尽全身气力,将我推向未来与远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 青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