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我是你的眼‖甘元俊

作者:甘元俊(四川邻水)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29 18:54:56 浏览次数: 【字体:

我是你的眼

甘元俊

“我是你的眼”,是韩菊芳送给双目失明的丈夫刘志清的专用术语。她不仅是丈夫的眼,更是丈夫的“拐杖”“出气筒”及“解说员”。

认识本文的男、女主人公,大约是在20多年前的一个赶场天。那天上午下班后,我准备去街上逛一圈,顺便看看有没有适合要买的东西。刚出政府大门口,便看见一个30多岁的女人牵着一个双眼失明的男人的手,从政府门口经过。没有什么事的我,出于好奇,便悄悄尾随其后。每到一处,只见那个女人会不厌其烦地向男人介绍:“这是到了哪里那里了,然后这又是哪里哪里了……”他们的出现,引来了一些人的议论,有同情那个男人的,说他以前那么能干,眼睛怎么突然就瞎了呢?也有羡慕那个男人的,说他娶了一个好妻子,赞美声不断……

从那些人的议论中才知道,男人名叫刘志清,女人名叫韩菊芳,家住离场镇不远的搭布滩村3组,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家庭。后来的这些年,我又直接或间接见证过他们的一些感人故事。

说起他们夫妻两,故事还得回放到1980年。那年的8月,19岁的韩菊芳通过媒人介绍,从丰禾嫁给了比她大2岁的帅气小伙刘志清。那时的农村人比较保守,他们与大多数青年男女一样,结婚之前连手都没有摸过,就连对方的性格都不是很了解,只是各自感觉“第一印象”还可以,然后就“点头”稀里糊涂结婚在一起了,婚后才慢慢开始培养感情。

那时的刘志清是全生产队唯一的一个“老牌”高中毕业生,不仅脑瓜子非常灵活,还特别有主见,也是一个性格比较强势的人。而只有初中文化的韩菊芳刚好又是一个比较温柔的女人。因此,他们结婚后,家里大小事情基本上都是丈夫刘志清一个人说了算,成了“当家人”。好在妻子韩菊芳也不愿意与丈夫计较什么,心想,丈夫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只要能撑起一个家,让她少操心,也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分,自己就这样做一个安分守矩的家庭主妇,让她幸福无比。

日子平淡如水。三年后,家里先后添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个孩子的到来,无疑给家里增添了不少生气,日子虽过得有点苦,但生活总算有了盼头,丈夫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一心想尽快改变家庭生活状况的劲头也更加足了。

好日子一定会垂青那些勤奋的人。五年后,他们便在原土墙房旁边重新盖起了两间砖瓦房,虽欠了一些债,但总算远离了结婚时住的那间穿花漏眼的土墙房。有了自己的新家,一家人生活更是其乐融融。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在《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吸引下,在新房里住了不到半年的刘志清再也坐不住了,一来想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二来也为了尽快还清债务,让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好一点.他也不管妻子是否同意,便打起简单的行囊南下打工。丈夫走后,妻子一个人是又当妈来又当爹。

谁说庄稼注定是男人的舞台,女人一样也可以。从此,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韩菊芳一个人身上,她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希望。除照顾好两个年幼的孩子,还要像男人那样,重新去学在那时看来只有男人才能干的犁田等笨重农活,以至于成了全生产队第一个会耕田的女人。沉重的生活重担,压得韩菊芳很快从一个家庭主妇彻底变成了一个女强人。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流逝……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谁也无法预知,才刚刚过上幸福生活的一家人,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场意外给彻底打破了原本宁静的日子,给之后的生活激起了一层又一层波浪。

那是1995年的一天,丈夫突然感觉眼睛有点模糊,像被什么东西遮挡了似的。第二天,妻子就带着丈夫去县医院诊治,后又先后去过岳池县及重庆市的多家医院,得出的结论一致为:“视网膜色素严重变性,已没有什么治疗意义,你们还是回家好好静养吧......”晴天霹雳的诊断结果和医生的话,无疑给丈夫当头一棒,让他根本难以接受,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

开始那两年,他还能凭借一点微弱的光,靠拄着一根简易的拐杖独自到街上,或到麻将馆座座,或到街边某一个地方走走,以此来打发那难熬的时光,并幻想着能够出现奇迹。可是这样的“好景”也不长,没想到两年后,他的眼睛彻底失去了光华,什么也看不见了。从此,他便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成了一个很少说话、还动不动就发脾气摔东西的人,曾几度产生轻生念头。他并还多次对妻子说:“我不想看见你,滚回你娘家去。”可无论丈夫怎么激怒她,她就是不吭声不出气,待他稍微平静下来后,她才心平气和对他说:“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我绝对不会离开你和孩子们。你只是残疾,但不是废人,你虽然看不见,从此,我就是你的眼,今后,你想到哪里去,我就会带你去的......”

这样的话,妻子曾对丈夫说过无数遍,不仅没有什么作用,相反丈夫的暴脾气是日渐升级,就连生产队的一些人,也看不下去了,于是纷纷劝说起韩菊芳来,叫她不如趁早另谋出路,何必呆在那个家庭遭受那份活罪。

其实,丈夫的这些“举动”,妻子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心里也难受啊。与丈夫心里的苦相比,她受那点苦又算什么呢?她了解丈夫的性格,他是放不下曾经“辉煌”的“面子”;她知道丈夫的想法,他赶她滚回娘家去,其真实意图就是不想连累她。

苦难并不可怕,怕的是苦难中的无奈。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面对丈夫的“粗暴”,面对“好心人”的劝说,妻子不仅没有“各自飞”,却依然选择不离不弃,始终坚守在丈夫身旁。她除了尽力种好庄稼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陪伴和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上了。看着日渐消瘦的丈夫,她决定改变丈夫先从改变他的胃做起,尽管两年来为其看病已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生活条件也大不如从前,但还是坚持靠养猪、养鸡变卖些钱出来,每天变着花样尽力为其做上可口的饭菜。她相信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她一定要通过行动慢慢去“感化”他、“征服”他,要让他心中的那道光自觉地散发出来。

“上帝为其关上了一道门,必将为其打开一扇窗”。双目失明的丈夫虽然看不见了,但听力却越来越好了,稍微有个风吹草动,他都能感觉到。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伤心时。一天,丈夫从电视上听了杨光演唱的那首《你是我的眼》后,回头看了一眼妻子,竟然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起来。他哭他的过去是如何如何的“风光”,他哭他的现在是如此如此的“狼狈”,他哭他的未来是多么多么的“无望”,哭得眼泪汪汪,哭得撕心裂肺,哭得地动山摇,哭得全生产队的人都听见了。而此时的妻子却显得特别冷静,也不去安慰他,让他尽情哭个够,她知道他的心被压抑得太久了,只有让他发泄出来,或许他就好受了。

大约半个小时后,丈夫终于停止了哭泣,紧紧拉住妻子的手,动情地说:“菊芳啊,我以前动辄就对你乱发脾气,还经常对你大喊大叫,做了很多对不起你的事,我错了,从此我一定听你的,你愿意做我的眼吗?”

看着“装睡”了两年的丈夫好不容易被“唤醒”,终于可以看见丈夫心中的那道光了,妻子的那个脸激动得都笑烂了:“我是你的眼,我一直是你的眼,我永远是你的眼......”妻子的话令他再度燃起了生的希望。从那以后,他不再自怨自艾,慢慢地,他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他可以自己吃喝、洗漱,房间的每一个地方,对他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他又成了她精神上的“顶梁柱”和坚强的依靠者。

从那以后,他就像彻底变了一个人似的,也不再吵闹,变得十分“乖巧”。后来,丈夫渐渐迷恋上了电视,于是“看”电视、听歌便成了丈夫的最爱。《你是我的眼》《雨花石》《阳光总在风雨后》等情感歌曲和正能量的歌曲,时常在丈夫房间里久久回荡......

“好久都没有去过街上了,我好想去逛一逛,走一走。”

“好的。明天就是赶场天,我一定带你去逛个够。”

从此,只要丈夫有想去街上的想法,她都会满足他这个并不算过分的要求,哪怕是有再忙的农活,又或哪怕是上街一点买卖也没有,她都要牵着他的手,去街上他想要去的地方,陪他逛一圈。

……

“前面是什么声音,好像每天都有车来车往似的?”

“门前二百米外,是一条新修的高速公路,叫邻垫高速公路,每天车流不断……”那是2008年的某一天,邻垫高速公路从家乡横穿而过,妻子给丈夫的解说词。

“这里怎么听不到猪儿的叫声了呢?”2010年的一个赶场天,丈夫好像感觉到了他站立的地方是以前的粮站,后来专门用来卖小猪儿的集市,于是又好奇地问妻子。

“以前的粮站,已变成一个大型超市了,超市里什么物品都有。平时,我们买生活用品,都是到这里来选购的。”妻子又补充道:“前不久,上场口和中街,又新开了两个超市。”

2013年的一个赶场天,妻子带着丈夫来到另外一个地方,给丈夫介绍说:“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是以前的‘烂八队’,现在已变成新农村了,住有80多户居民,这些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

“变化这么大呀?”丈夫将信将疑。

“这是什么路?怎么比以前走起来好像平稳得多呢?”丈夫好奇地问。

“这是新修的水泥公路,直接从家门口修到了街上,还有其他好多地方的黄泥巴路,都变成了水泥路了。”那是2017年全乡实现村村通、社社通、湾湾通、户户通水泥公路后,妻子给丈夫的又一次解说。

时间指向2021年3月的某一天。“还有更大的变化,你想不想去看嘛?我什么时候带你去县城走一走。”

“那要得嘛。怎么去呢?”此时的丈夫高兴得简直像个小孩。

“只要打‘黄车’(黄色的短客专线车)的电话,直接预约一下,在家门口就可以乘车了。”

“那下午就去嘛,也可以在城里住一晚。”

“没问题。”妻子摸出手机拨通了“黄车”司机的电话……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之间,他们已走过了慢慢四十多个春夏秋冬,妻子已牵着丈夫的手,给他当了近三十年的“眼”,去过许许多多的地方,看过许许多多的风景。如今,每隔十天半月,依然能看见那个牵着丈夫的手,一边行走,一边给丈夫当“解说员”的韩菊芳的画面,他们的身影,已在家乡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作者简介

甘元俊,四川邻水人,广安市作家协会、邻水县作家协会会员。散文《交公粮》获四川省报纸副刊(2018年度)好作品奖二等奖、广安市第六届(2020年)川东周末文艺奖一等奖;《放牛娃》获四川省报纸副刊(2019年度)好作品奖三等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甘元俊(四川邻水)

供图:莫小东(政协南部县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